红脉穗螟幼虫人工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346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饲养红脉穗螟幼虫人工饲料,是由槟榔果梗粉、豆粉、麦胚芽、蔗糖、啤酒酵母、山梨酸、九维片、琼脂和水均匀混合配制而成;所述九维片是由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2、维生素E、烟酰胺、泛酸钙和辅料混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经济环保,原材料中以废弃物槟榔果梗替代原报道人工饲料中的椰子幼果,不仅大大节省了成本,而且解决了原有人工饲料在幼虫3龄期需要进行天然饲料转换才能提高繁殖力的问题,可实现多世代的持续大量饲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昆虫饲料,具体是一种用于饲养红脉穗螟幼虫的人工饲料。
技术介绍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为槟榔、椰子、油棕等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 虫,该虫分布于中国海南及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斯里兰卡,在海南各地普遍发生为害, 对槟榔的株被害率达10 67 % ,花果穗被害率为10 40 % ,是影响槟榔产量的重要因素 之一。随着槟榔产业的发展,槟榔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红脉穗螟对槟榔为害所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 目前,在槟榔种植生产上对红脉穗螟的防治仍采用化学药剂。然而,槟榔为中国传 统药材,除药用外,大都用于生产槟榔保健食品,槟榔虫害的化学药剂防治不仅造成自然环 境的污染和杀伤大量有益的天敌,而且给药材及其产品的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新研究结 果表明,在改良农业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利用天敌昆虫和生物药剂对该虫进行综合防治是 安全有效的方法。 天敌昆虫的大批量生产和生物药剂的筛选都必须大量繁殖天敌寄主,而作为天敌 寄主的红脉穗螟主要取食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物花苞和果实,大量采集天然饲料既不经 济又受季节限制,而且天然饲料在离体情况下易变质饲养难度很大,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脉穗螟幼虫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是由槟榔果梗粉、豆粉、麦胚芽、蔗糖、啤酒酵母、山梨酸、九维片、琼脂和水均匀混合配制而成,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分的含量为:槟榔果梗粉6.5~7%、豆粉6.5~7%、麦胚芽5.28%、蔗糖5.28%、啤酒酵母5.94%、山梨酸0.33%、琼脂2%,九维片2%、水68~70%;所述槟榔果梗粉是取槟榔果梗经烘干粉碎后而制得;所述豆粉是黄豆粉或玉米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炳春周亚奎杨新全黄良明陈旭玉卢丽兰何明军林一鸣刘丽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