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端子层叠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30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9
多端子层叠电容器(1)具备:多个第1过孔(21)以及多个第2过孔(22),配置在第1内部电极(11)以及第2内部电极(12)的内侧,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第1狭缝(31),形成为在将第2过孔(22)和第1内部电极(11)绝缘的第1绝缘部(111)与第1过孔(21)之间延伸;以及第2狭缝(32),形成为在将第1过孔(21)和第2内部电极(12)绝缘的第2绝缘部(121)与第2过孔(22)之间延伸。第1过孔(21)配设为将被第1狭缝(31)分割的第1内部电极(11)的多个区域电连接,第2过孔(22)配设为将被第2狭缝(32)分割的第2内部电极(12)的多个区域电连接。个区域电连接。个区域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端子层叠电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端子层叠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为了谋求电容器(capacitor)的低ESL(等效串联电感)化,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层叠型电容器阵列,即,构成为包含:电容器主体;第1内部电极以及第2内部电极,将层叠电介质层各层夹在中间而对置且交替地配置;第1外部端子和第2外部端子,形成在上述主体的上下表面中的一个面以上;以及第1导电性通孔和第2导电性通孔,在上述主体的层叠方向上形成,与上述第1外部端子和上述第2外部端子分别连结。特别是,在该层叠型电容器阵列中,为了使ESL降低,第1导电性通孔以及第2导电性通孔配置(交替配置)为在与各自连结的内部电极流过的电流所感应的磁场相互抵消。
[0003]此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的层叠电容器,即,为了谋求低ESL化,经由通孔导体连接内部电极和外部端子电极,在相对于通孔导体电绝缘的内部电极,在通孔导体贯通的部分形成了岛状切除部。在该层叠电容器中,形成有切除连结部,使得将多个岛状切除部相互连结,并且将内部电极各自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多端子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内部电极以及第2内部电极,隔着电介质层交替地层叠;多个第1过孔,在俯视下配置在所述第1内部电极以及所述第2内部电极的内侧,与所述第1内部电极电连接,并且与所述第2内部电极绝缘,在所述第1内部电极以及所述第2内部电极的层叠方向上贯通;多个第2过孔,在俯视下配置在所述第1内部电极以及所述第2内部电极的内侧,与所述第2内部电极电连接,并且与所述第1内部电极绝缘,在所述第1内部电极以及所述第2内部电极的层叠方向上贯通;第1狭缝,形成为在第1绝缘部与所述第1过孔之间延伸,所述第1绝缘部形成在贯通所述第1内部电极的所述第2过孔的周围,将所述第2过孔和所述第1内部电极绝缘;第2狭缝,形成为在第2绝缘部与所述第2过孔之间延伸,所述第2绝缘部形成在贯通所述第2内部电极的所述第1过孔的周围,将所述第1过孔和所述第2内部电极绝缘;多个第1外部端子,与所述多个第1过孔各自连接;以及多个第2外部端子,与所述多个第2过孔各自连接,所述第1过孔配设为在所述第1内部电极被所述第1狭缝分割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将该多个区域电连接,所述第2过孔配设为在所述第2内部电极被所述第2狭缝分割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将该多个区域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子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俯视下,所述第1外部端子和所述第2外部端子交替地且呈矩阵状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子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俯视下,所述多个第1外部端子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高青路藤田幸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