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缆卧拉测试模具,包括:嵌入模,其包括结构对称且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分模,分模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半圆台形的成型槽,两个分模连接时,两个成型槽组合形成圆台形的成型腔;成型腔内填充有用于包裹在电缆端部外侧的热熔性填充物;连接套,其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有连柄,连柄上形成有用于与卧拉设备的作动机构连接的第一连接孔,连接套上形成有与嵌入模相适配的嵌入槽,第一连接孔与嵌入槽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作动机构的拉力方向;嵌入模可拆卸地嵌入在嵌入槽内。本公开具有拆装方便、应用难度小、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且无需通过敲击的方式拆卸样品电缆,避免敲击对样品电缆造成损伤,确保抗拉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抗拉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抗拉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卧拉测试模具
[0001]本公开涉及电缆卧拉测量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卧拉测试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电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抗拉强度测试,抗拉强度测试一般通过卧拉设备实现,将电缆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卧拉设备的作动机构上,通过作动机构向电缆施加拉力,待施力完成后,取下电缆,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分析,以判断电缆的抗拉强度。
[0003]现有的卧拉设备其作动机构的连接位置多为固定孔,这种常用的卧拉设备结构在测试时主要采用将电缆端部穿过固定孔打结或多次缠绕的方式,而由于电缆连接位置缠绕打结的结构,当作动机构施加水平拉力时,会使电缆实际受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存在一定夹角,导致电缆受力情况复杂,影响最终的抗拉强度测量结果。
[0004]基于此,经检索,现有专利CN209416823U一种电缆拉力试验模具,其包括模具,左夹具,右夹具,左夹具和右夹具互为镜像,左夹具和右夹具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中部带锥状凹槽的模具,左夹具和右夹具外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条状凹槽,条状凹槽中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左夹具和右夹具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铝块为锥状结构,铝块中心位置设置有电缆,铝块放置在锥状凹槽中,利用熔融的铝液将电缆浇筑在一个锥状的铝块中,然后利用模具对铝块进行固定,该模具能使电缆试验过程中所受拉力保持水平。
[0005]但上述试验模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其不能与现有卧拉设备作动机构常见的连接孔结构相契合,无法直接与作动机构连接使用,而为了避免该模具在测试过程中受拉力而脱落,需保证该模具与作动机构连接位置非常稳固,因此通常需要对卧拉设备进行结构改进,使其适配于该模具的外形,且还会导致模具拆装非常不便的问题,因此为提高测试效率,避免反复拆装该模具,在测试结束需要取下样品电缆时,一般是通过反复大力敲击铝块的方式直接将样品电缆从模具中敲出,敲击力通过铝块作用于内部的电缆,可能会对电缆线芯的内部结构造成损坏,从而造成后续对电缆抗拉强度测量结果的误判。
[0006]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电缆拉力试验模具虽然解决了试验过程中的拉力角度问题,但其未结合目前常用的卧拉设备作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导致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应用难度大、拆装操作不便、敲击过程中容易对电缆线芯造成损坏的缺陷,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卧拉测试模具。本公开具有拆装方便、应用难度小、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且无需通过敲击的方式拆卸样品电缆,避免敲击对样品电缆造成损伤,确保抗拉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0008]本公开所述的一种电缆卧拉测试模具,包括:
[0009]嵌入模,其包括结构对称且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分模,所述分模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半圆台形的成型槽,两个所述分模连接时,两个所述成型槽组合形成圆台形的成型腔;所述
成型腔内填充有用于包裹在电缆端部外侧的热熔性填充物;
[0010]连接套,其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有连柄,所述连柄上形成有用于与卧拉设备的作动机构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套上形成有与所述嵌入模相适配的嵌入槽,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嵌入槽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作动机构的拉力方向;
[0011]所述嵌入模可拆卸地嵌入在所述嵌入槽内。
[0012]优选地,所述成型腔的最小内径与最大内径之比为0.5~0.6。
[0013]优选地,所述电缆卧拉测试模具还包括:
[0014]连接螺杆,所述分模的侧面上形成有若干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且与所述连接螺杆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杆穿设于两个所述分模的第二连接孔中,将两个所述分模可拆卸连接。
[0015]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分模的内侧面上向外侧突出形成有定位外沿,另一个所述分模的内侧面在与所述定位外沿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外沿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时,两个所述分模的第二连接孔相对齐。
[0016]优选地,所述定位外沿和所述定位槽分别围绕两所述成型槽延伸设置。
[0017]优选地,所述分模的外侧面上向内凹陷形成有纵截面呈梯形的凹槽,且所述凹槽靠近所述成型槽的窄口端的一端宽度较大,远离所述成型槽的窄口端的一端宽度较小。
[0018]优选地,所述嵌入槽远离所述连柄的一侧壁的中部形成有用于供电缆穿出的穿出口,所述嵌入槽的底壁的中部形成有贯通的推出口。
[0019]优选地,所述嵌入模在与所述推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相适配的凸台,所述嵌入模嵌入在所述嵌入槽内时,所述凸台嵌入在所述推出口内。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为长条形孔。
[0021]优选地,所述嵌入模呈长方体结构。
[0022]本公开所述的一种电缆卧拉测试模具,其优点在于:
[0023]本公开结合常用卧拉设备作动机构的结构及现有的测试模具,针对其与作动机构连接不便的问题,设计了连接套作为连接部件,在连接套的连柄上设计与作动机构的固定孔相适配的连接孔,连接孔可通过纵向插销等方式与固定孔稳固连接,由于连接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作动机构的拉力方向,可使插销等连接件垂直于拉力方向,确保连接套与作动机构之间连接稳固,不会在测试过程中因拉力而脱落。另一方面,通过在连接套的另一端设置与嵌入模相适配的嵌入槽,嵌入槽的延伸方向同样垂直于拉力方向,将电缆通过热熔性填充物固定在成型腔内后,通过嵌入模嵌入到嵌入槽内安装固定,此时拉力作用于嵌入槽的槽壁,可避免嵌入模与连接套因拉力脱离,通过上述结构可确保嵌入模、连接套与作动结构之间连接稳固,不会在测试过程中因受水平向的拉力导致连接位置脱落,确保测试过程的连接稳固性。且连接孔连接、嵌入安装的方式拆装操作方便、应用难度小、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更利于推广应用。
[0024]另一方面,由于嵌入模嵌入安装的方式,可便于将嵌入模单独拆下,在测试完成后可将嵌入模取下进行加热,使热熔性填充物热熔,这样可便于将样品电缆从模具内取出,无需进行反复大力敲击,避免敲击对电缆线芯结构造成影响,确保抗拉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嵌入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施例所述分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实施例所述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
‑
嵌入模,11
‑
分模,111
‑
成型槽,112
‑
第二连接孔,113
‑
凹槽,2
‑
连接套,21
‑
连柄,211
‑
第一连接孔,22
‑
嵌入槽,221
‑
穿出口,222
‑
推出口,3
‑
连接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
‑
图3所示,本公开所述的一种电缆卧拉测试模具,包括:
[0030]嵌入模1,其包括结构对称且可拆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卧拉测试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入模,其包括结构对称且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分模,所述分模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半圆台形的成型槽,两个所述分模连接时,两个所述成型槽组合形成圆台形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内填充有用于包裹在电缆端部外侧的热熔性填充物;连接套,其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有连柄,所述连柄上形成有用于与卧拉设备的作动机构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套上形成有与所述嵌入模相适配的嵌入槽,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嵌入槽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作动机构的拉力方向;所述嵌入模可拆卸地嵌入在所述嵌入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卧拉测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的最小内径与最大内径之比为0.5~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卧拉测试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杆,所述分模的侧面上形成有若干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且与所述连接螺杆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杆穿设于两个所述分模的第二连接孔中,将两个所述分模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缆卧拉测试模具,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分模的内侧面上向外侧突出形成有定位外沿,另一个所述分模的内侧面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岛,张麟翔,王莎莎,梁汉中,黄日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