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及其涂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24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及其涂布方法,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包含基体、抗菌材料和溶剂,抗菌材料和基体溶解于溶剂,抗菌材料包含包覆层和第一抗菌组合物,包覆层含有第一光致电离螺吡喃末端基团,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切换,在处于第一状态时,包覆层覆盖在第一抗菌组合物的外周,抗菌材料和基体分布在溶剂内;在处于第二状态时,包覆层覆盖在第一抗菌组合物的外周,抗菌材料朝向光源活动至形成的涂料层的最外侧;在处于第三状态时,包覆层打开,使得第一抗菌组合物暴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料具有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性能。发明专利技术的涂料具有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性能。发明专利技术的涂料具有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及其涂布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及其涂布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逐渐重视,对于涂料的功能性也提出了更高需求,例如涂料具有抗菌功能。但是现有的涂料通常不具有抗菌功能,或者抗菌效果差,亟需得到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能够解决现有涂料抗菌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包含基体、抗菌材料和溶剂,所述抗菌材料和所述基体溶解于所述溶剂,所述抗菌材料包含包覆层和第一抗菌组合物,所述包覆层含有第一光致电离螺吡喃末端基团,所述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切换,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包覆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抗菌组合物的外周,所述抗菌材料和所述基体分布在所述溶剂内;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包覆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抗菌组合物的外周,所述抗菌材料朝向光源活动至形成的涂料层的最外侧;在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包覆层打开,使得所述第一抗菌组合物暴露。
[0005]可选地,所述的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还包括:第三抗菌组合物和载体,所述第三抗菌组合物设于所述载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三抗菌组合物含有第二光致电离螺吡喃末端基团和银锌颗粒,所述载体包含石墨烯片;其中,在所述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和所述第三状态时分别位于定向磁场内。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抗菌组合物包含银、铜、锌、二氧化钛、氯化锌中的至少一种纳米粒子。
[0007]可选地,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光源发出紫外光。
[0008]可选地,在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光源发出红外光。
[0009]可选地,所述的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还包括第二抗菌组合物,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抗菌组合物、所述抗菌材料和所述基体分布在所述溶剂内;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和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二抗菌组合物位于所述抗菌材料的内侧。
[0010]可选地,所述的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还包括: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内形成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内分散有所述第二抗菌组合物。
[0011]可选地,所述多孔材料和所述基体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抗菌组合物包含银、铜、锌、二氧化钛、氯化锌中的至少一种纳米粒子。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的涂布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S1、在涂布前,将基体、抗菌材料和溶剂混合在一起,得到混合溶液;S2、在涂布时,将所述混合溶液涂布在载体上;S3、通过第一预设条件使得所述抗菌材料朝向光源活动至形成的涂料层的最外侧;S4、通过第二预设条件打开所述包覆层,使得所述第一抗菌组合物暴露。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采用基体、抗菌材料和溶剂相结合,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可以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切换,通过含有第一光致电离螺吡喃末端基团能够引导抗菌材料活动至支撑面最外侧,通过提供刺激源能够打开包覆层,实现第一抗菌组合物的抗菌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涂料因离最外侧较远导致的抗菌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在与病菌或病毒接触24h后,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抗菌率分别不小于99%,并且耐久性分别不小于95%,对于流感病毒H3N2的抗病毒率分别不小于99.9%,对于肠道病毒EV

71的抗病毒率分别不小于99.5;对于流感病毒H3N2的抗病毒性能耐久性不小于99%,对于肠道病毒EV

71的抗病毒性能耐久性不小于85%。此外,还无需过于控制第一状态下的整体溶液的均匀性,降低了劳动强度。
[001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6]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17]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的涂布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9]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0]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1]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23]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进行详细说明。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包含基体、抗菌材料和溶剂,抗菌材料和基体溶解于溶剂,抗菌材料包含包覆层和第一抗菌组合物,包覆层含有第一光致
电离螺吡喃末端基团,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切换,在处于第一状态时,包覆层覆盖在第一抗菌组合物的外周,抗菌材料和基体分布在溶剂内;在处于第二状态时,包覆层覆盖在第一抗菌组合物的外周,抗菌材料朝向光源活动至形成的涂料层的最外侧;在处于第三状态时,包覆层打开,使得第一抗菌组合物暴露于所述涂料层的最外侧。在与病菌或病毒接触24h后,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抗菌率分别不小于99%,并且耐久性分别不小于95%,对于流感病毒H3N2的抗病毒率分别不小于99.9%,对于肠道病毒EV

71的抗病毒率分别不小于99.5;对于流感病毒H3N2的抗病毒性能耐久性不小于99%,对于肠道病毒EV

71的抗病毒性能耐久性不小于85%。
[0025]换句话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主要由基体、抗菌材料和溶剂组成,其中抗菌材料和基体溶解于溶剂,溶剂可以起到溶解的作用,溶剂的种类可以根据溶解需求选择。
[0026]其中,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可以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切换,抗菌材料包含包覆层和第一抗菌组合物,在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处于第一状态时,包覆层可以包裹住第一抗菌组合物,即包覆层具有收容空间,第一抗菌组合物位于收容空间内部。此时,抗菌材料和基体分布在溶剂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其特征在于,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包含基体、抗菌材料和溶剂,所述抗菌材料和所述基体溶解于所述溶剂,所述抗菌材料包含包覆层和第一抗菌组合物,所述包覆层含有第一光致电离螺吡喃末端基团,所述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切换,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包覆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抗菌组合物的外周,所述抗菌材料和所述基体分布在所述溶剂内;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包覆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抗菌组合物的外周,所述抗菌材料朝向光源活动至形成的涂料层的最外侧;在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包覆层打开,使得所述第一抗菌组合物暴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抗菌组合物和载体,所述第三抗菌组合物设于所述载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三抗菌组合物含有第二光致电离螺吡喃末端基团和银锌颗粒,所述载体包含石墨烯片;其中,在所述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和所述第三状态时分别位于定向磁场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组合物包含银、铜、锌、二氧化钛、氯化锌中的至少一种纳米粒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抗菌抗病毒环保涂料,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光源发出紫外光。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罗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