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18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检测辅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转接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转接机构和活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粘砂滚筒,所述转接机构包括转接柱、摩擦盘、固定块、电机和固定盘,所述转接柱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上端,所述摩擦盘固定安装在转接柱的端部,所述固定块位于支架的左侧,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块的上方。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粘砂滚筒,在使用时,会与砂石产生摩擦,从而造成磨损,当磨损较大时需要更换,更换过程较为繁琐,不够方便的问题。方便的问题。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检测辅助
,具体涉及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检测vehicle detection,是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或行驶里程的增加),其零件逐渐磨损、腐蚀、变形、老化,以及润滑油变质等,致使配合副间隙变大,引起运动松旷、振动、发响和漏气、漏水、漏油等,造成汽车技术性能下降,汽车维护作业(或称汽车保养作业)的核心是“维护”汽车技术状况的完好汽车出厂前、以及汽车定期维护时均需要对汽车进行检测,而在检测时,则需使用到粘砂滚筒。
[0003]但现有技术中的粘砂滚筒,在使用时,会与砂石产生摩擦,从而造成磨损,当磨损较大时需要更换,更换过程较为繁琐,不够方便,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粘砂滚筒,在使用时,会与砂石产生摩擦,从而造成磨损,当磨损较大时需要更换,更换过程较为繁琐,不够方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转接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转接机构和活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粘砂滚筒。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转接机构包括转接柱、摩擦盘、固定块、电机和固定盘,所述转接柱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上端,所述摩擦盘固定安装在转接柱的端部,所述固定块位于支架的左侧,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块的上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和摩擦盘上套设有皮带,所述固定盘固定安装在转接柱远离摩擦盘的一端。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粘砂滚筒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凸柱,所述凸柱上固定安装有十字凸块,所述十字凸块上开设有锁定槽,所述固定盘上开设有十字凹槽,所述固定盘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贯穿十字凹槽,当十字凸块与十字凹槽槽壁贴合时,第一螺栓端部伸入锁定槽。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内侧设有轴承的转动环和固定柱,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转动环活动安装在活动槽内,所述固定柱固定安装在转动环上,所述活动槽槽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柱伸入凹槽内,所述粘砂滚筒远离凸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伸入转动环内。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凹槽连通,所述螺纹
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与固定柱接触。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2]1、本技术,在转接机构和活动机构之间设置粘砂滚筒,在粘砂滚筒产生磨损后,方便对粘砂滚筒进行拆卸和安装。
[0013]2、本技术,转动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使第一螺栓与十字凸块接触卡接状态并使转动环处于活动状态,此时粘砂滚筒可左右、倾斜活动,方便将粘砂滚筒拆卸。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中粘砂滚筒拆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中转接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中第二支撑板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中粘砂滚筒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2]1、支架;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
[0023]4、转接机构;41、转接柱;42、摩擦盘;43、固定块;44、电机;45、固定盘;
[0024]5、活动机构;51、转动环;52、固定柱;53、第二螺栓;
[0025]6、粘砂滚筒;61、凸柱;62、十字凸块;63、十字凹槽;64、第一螺栓;
[0026]7、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包括支架1,支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2上设置有转接机构4,第二支撑板3上设置有活动机构5,转接机构4和活动机构5之间设置有粘砂滚筒6。
[0029]转接机构4包括转接柱41、摩擦盘42、固定块43、电机44和固定盘45,转接柱41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的上端,摩擦盘42固定安装在转接柱41的端部,固定块43位于支架1的左侧,电机44固定安装在固定块43的上方,电机44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摩擦轮,摩擦轮和摩擦盘42上套设有皮带,固定盘45固定安装在转接柱41远离摩擦盘42的一端。
[0030]粘砂滚筒6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凸柱61,凸柱61上固定安装有十字凸块62,十字凸块62上开设有锁定槽,固定盘45上开设有十字凹槽63,固定盘45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64,第一螺栓64的端部贯穿十字凹槽63,当十字凸块62与十字凹槽63槽壁贴合时,第一螺栓64端部伸入锁定槽。
[0031]活动机构5包括内侧设有轴承的转动环51和固定柱52,第二支撑板3的上端开设有活动槽,转动环51活动安装在活动槽内,固定柱52固定安装在转动环51上,活动槽槽壁上开设有凹槽,固定柱52伸入凹槽内,粘砂滚筒6远离凸柱6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7,固定杆7伸入转动环51内。
[0032]第二支撑板3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凹槽连通,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53,第二螺栓53的端部与固定柱52接触。
[0033]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4]使用时,电机44工作,通过摩擦轮和皮带带动摩擦盘42转动,从而使转接机构4带动粘砂滚筒6转动,完成对汽车的检测;
[0035]当粘砂滚筒6出现磨损时,转动第一螺栓64和第二螺栓53,使第一螺栓64与十字凸块62接触卡接状态并使转动环51处于活动状态,此时将粘砂滚筒6向右推动,并向上抬起,可使粘砂滚筒6从活动机构5上脱离,方便对粘砂滚筒6进行拆卸;
[0036]安装粘砂滚筒6时,将固定杆7伸入转动环51后,使十字凸块62伸入十字凹槽63内,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设置有转接机构(4),所述第二支撑板(3)上设置有活动机构(5),所述转接机构(4)和活动机构(5)之间设置有粘砂滚筒(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机构(4)包括转接柱(41)、摩擦盘(42)、固定块(43)、电机(44)和固定盘(45),所述转接柱(41)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的上端,所述摩擦盘(42)固定安装在转接柱(41)的端部,所述固定块(43)位于支架(1)的左侧,所述电机(44)固定安装在固定块(43)的上方,所述电机(44)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和摩擦盘(42)上套设有皮带,所述固定盘(45)固定安装在转接柱(41)远离摩擦盘(42)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筒粘砂磨损后便于更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砂滚筒(6)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凸柱(61),所述凸柱(61)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青文兰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尖锐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