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建筑用漏水预警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主连接舱体,所述主连接舱体为左右贯通的腔体结构,所述主连接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主连接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管道连接机构,在压迫壁环斜面状的端面的引导作用下,促使此时滑动连接于固定耳盘内壁的压迫壁环逐渐向下发生滑动位移,并随着管道的逐渐推进,此时位于压迫壁环内部安装的材质为丁腈橡胶材质的密封环则会自动紧密贴合管道的外壁,自动完成管道的自动连接,不仅大大降低了管道连接所需的时间,而且通过托持驱动机构提供于合理的驱动力与导向作用,使得管道能够精准地完成连接与紧固。完成连接与紧固。完成连接与紧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漏水预警管道连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管道连接
,具体是涉及一种建筑用漏水预警管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建筑领域中会大量使用到管道,其可用于排水排污,同时在一些线路进行排线的过程中也会使用相应的管道对线路进行二次保护,由此可见管道在建筑领域的作用不可小觑;而公开(公告)号为CN216383091U,名称为“一种建筑暖通管道连接处漏水防护装置”的装置在使用时,“将第一半式卡箍和第二半式卡箍套在管道丝接处,环形橡胶垫与管道的外侧接触,然后将连接螺栓插入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内,然后将锁紧螺母与连接螺栓连接固定,使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连接固定,进而使第一半式卡箍和第二半式卡箍稳固地套在两个管道上,通过环形橡胶垫的设置,起到密封的作用”由此可见本使用过程虽然实现了对管道的连接及密封效果,但很直观地也可得知,本装置在连接管道的过程中较为繁琐,从而加大了工作人员安装的工作量,此外本装置在针对某些具体连接管道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的点考虑较为片面,例如在一些管道安装和连接时,由于需要在墙面或者较高的位置进行连接,故导致工作人员在连接管道时,不仅需要将连接装置安装至较高的位置,而且还需要将管道也抬升至与连接装置同高的位置,这样一来在高处连接管道不仅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强度,此外在高处连接管道时,由于管道需要人工手持托举着,此过程较为危险,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0003]于是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漏水预警管道连接装置以改善上述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用漏水预警管道连接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相应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用漏水预警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主连接舱体,所述主连接舱体为左右贯通的腔体结构,所述主连接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该连接件用于将本装置固定至墙面上,其可通过螺栓固定于墙面,但不限于该固定方式,所述主连接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管道连接机构,且管道连接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托持驱动机构,所述主连接舱体前侧外壁设置有漏水预警机构,所述管道连接机构下方设置有接水组件;所述管道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耳盘、随动耳盘、外齿环、齿轮轴、压迫壁环、密封环,所述主连接舱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盘,且固定耳盘的外侧设置有随动耳盘,并且随动耳盘的外侧设置有外齿环,所述外齿环的外缘均匀啮合有齿轮轴,所述固定耳盘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迫壁环,且压迫壁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密封环。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耳盘、随动耳盘、外齿环三者均为同心排列,所述外齿环靠近随动耳盘的一侧通过轴承与随动耳盘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齿轮轴由啮合于外齿环外缘的齿轮与靠近随动耳盘一侧的螺纹轴构成,所述齿轮轴中靠近随动耳盘一侧的螺纹轴与固定耳盘、随动耳盘的外缘均呈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压迫壁环的左右两侧端面呈对称的斜面状,所述密封环为丁腈橡胶材质。
[0009]优选的,所述托持驱动机构包括:延伸条板、托架、粗糙面、横移轴、中心筒,所述主连接舱体的底部设置有延伸条板,所述延伸条板呈左右对称固定连接于主连接舱体的底部外壁,所述延伸条板为可调节伸缩结构,其便于在使用时通过调节向两侧延伸的长度,且延伸条板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托架,且托架的表面设置有粗糙面,所述托架靠近外齿环的一侧表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横移轴,且横移轴靠近外齿环的一侧设置有中心筒。
[0010]优选的,所述托架中靠近外齿环一侧的一组托架底部滑动连接于延伸条板的内部,所述粗糙面位于该组托架的上表面,所述横移轴位于该组托架靠近外齿环的一侧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横移轴与中心筒处在同一中心线上,且横移轴与中心筒呈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漏水预警机构包括:水位传感器、导线、传导电极,所述主连接舱体的前侧外壁安装有水位传感器,该水位传感器可通过无线讯号与外部控制室的相应设备连接,且水位传感器的左右两侧均电性连接有导线,并且导线的两端均电性连接有传导电极,所述传导电极的一端延伸至固定耳盘的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接水组件包括:接水舱、插榫、插槽,所述延伸条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接水舱,该接水舱上方为敞口结构,且接水舱位于固定耳盘的正下方,所述接水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榫,且插榫的内端位于延伸条板的内部开设有粗糙面,所述粗糙面与托架互相适配。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管道连接机构:在压迫壁环斜面状的端面的引导作用下,随着随动耳盘逐渐靠近固定耳盘的过程中促使此时滑动连接于固定耳盘内壁的压迫壁环逐渐向下发生滑动位移,并随着管道的逐渐推进,在管道的一端进入到主连接舱体左右两端的内腔后,此时位于压迫壁环内部安装的材质为丁腈橡胶材质的密封环则会自动紧密贴合管道的外壁,而后自动完成管道的自动连接,且过程中无需借助其他外部辅助安装工具,以此不仅大大降低了管道连接所需的时间,以提升了管道连接的效率,而且通过托持驱动机构提供于合理的驱动力与导向作用,使得管道能够精准地完成连接与紧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托持驱动机构:工作人员将一组待连接的管道放置于各组托架之间,且放置时使得管道的一端靠近于外齿环的内表面,此时各组托架则会提供于管道的一端较好的托举力,这样一来工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工作人员的体力损耗,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规避因管道掉落而造成安全事故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漏水预警机构:当位于固定耳盘与随动耳盘之间的传导电极接触到水后,此时传导电极便会将该信号通过导线传导至水位传感器的内部,而该水位传感器可通过无线讯号与外部控制室的相应设备连接,即在水位传感器接收到该信号后便会及时地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室,以此及时地提醒相关维修人员需要对此处的管道进行检修,从而减少因管道漏水而造成不良情况的出现;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接水舱:由于在固定耳盘与随动耳盘的下方设置有接水舱,故此时的接水舱能够正好盛接住滴落的水,通过接水舱及时地接住漏出的水能够在检修人员前往检修现场的过程中,减少漏水从管道滴落至地面而出现其它不良影响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插榫、插槽:由于在接水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榫,而该插榫与插槽互相适配,即接水舱通过插榫插接于插槽的内部,故当检修人员抵达检修现场后可快速便捷地将接水舱取下将内部的水进行倾倒处理,并在完成倾倒后完成快速的安装,以此大大提升本装置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地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管道连接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压迫壁环、密封环的局部拆解展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耳盘、密封环的独立展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主连接舱体的局部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8中B处的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漏水预警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主连接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舱体(1)为左右贯通的腔体结构,所述主连接舱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1),所述主连接舱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管道连接机构(2),且管道连接机构(2)的两侧均设置有托持驱动机构(3),所述主连接舱体(1)前侧外壁设置有漏水预警机构(4),所述管道连接机构(2)下方设置有接水组件(5);所述管道连接机构(2)包括:固定耳盘(21)、随动耳盘(22)、外齿环(23)、齿轮轴(24)、压迫壁环(25)、密封环(26),所述主连接舱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盘(21),且固定耳盘(21)的外侧设置有随动耳盘(22),并且随动耳盘(22)的外侧设置有外齿环(23),所述外齿环(23)的外缘均匀啮合有齿轮轴(24),所述固定耳盘(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迫壁环(25),且压迫壁环(2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密封环(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漏水预警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耳盘(21)、随动耳盘(22)、外齿环(23)三者均为同心排列,所述外齿环(23)靠近随动耳盘(22)的一侧通过轴承与随动耳盘(2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漏水预警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24)由啮合于外齿环(23)外缘的齿轮与靠近随动耳盘(22)一侧的螺纹轴构成,所述齿轮轴(24)中靠近随动耳盘(22)一侧的螺纹轴与固定耳盘(21)、随动耳盘(22)的外缘均呈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漏水预警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壁环(25)的左右两侧端面呈对称的斜面状,所述密封环(26)为丁腈橡胶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漏水预警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持驱动机构(3)包括:延伸条板(31)、托架(32)、粗糙面(33)、横移轴(34)、中心筒(35),所述主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蕾,徐智蕾,张森,徐洁,陈修林,刘智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程技师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