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双层夜磨牙牙合垫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967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双层夜磨牙牙合垫的制作方法,属于牙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方法包括获得患者的上下颌口内数据模型,进行模型修整;隐藏下颌模型,在上颌模型上生成夜磨牙牙合垫的文件A;在文件A的表面依次生成夜磨牙牙合垫的文件B和文件C;将文件B和文件C合并为文件D;放入隐藏的下颌模型,将文件D与下颌模型重叠处做减法得到文件E;将文件A用软性树脂3D打印,文件E用硬性树脂3D打印,将两层树脂粘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设计中考虑到患者在息止牙合位时,下颌处于最佳放松状态,设计息止牙合位时的咬合接触点,简化了夜磨牙牙合垫的制作工艺,更为省时,创新的将下颌放于息止牙合位上,可有效的减少下颌的过度运动。可有效的减少下颌的过度运动。可有效的减少下颌的过度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双层夜磨牙牙合垫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牙科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3D打印双层夜磨牙牙合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磨牙症是指人在睡眠或醒着时有无意识的上下牙齿彼此磨动或紧咬的行为。由于牙齿磨动时常伴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又因它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又叫“夜磨牙”。人在6岁至13岁都处于换牙期,为适应上下牙齿磨合都会有磨牙现象。但是,过了换牙期的青少年和成人若常有磨牙的现象发生是一种病态。磨牙不仅影响牙齿的美观,还会破坏牙齿的质量以及损伤牙龈导致出血或造成牙齿脱落。其中咬合高点是造成夜磨牙的主要原因。
[0003]佩戴夜磨牙保护牙合垫(occlusalsplint)是目前治疗夜磨牙症的方法之一。夜磨牙保护牙合垫多为真空压膜的牙合垫,压膜成型后在口内佩戴时少数点存在牙合接触,患者长期佩戴可能会导致咬合状态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整个口颌系统的功能。
[0004]中国专利CN202011534067.5公开了一种夜磨牙颌垫及其制作方法,采用数字化设计制作个性化夜磨牙保护牙颌垫,制作方法包括,分析测量患者个性化息止颌间隙,扫描获取患者上下牙列及其咬合状态的三维影像数据,据此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颌垫的数字化模型,根据CAD设计文件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制作个性化颌垫实物,临床调整颌关系、固位松紧并且完成佩戴。该技术中,“息止颌间隙”是指不张嘴、不说话、不吞咽时,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颌分开、牙齿脱离接触,从咽部到唇部,上下牙列之间所形成的楔形间隙。该技术基于患者个性化的息止颌间隙来设计颌垫厚度,制作流程更规范。
[0005]但是,该技术由于需要引入息止颌间隙这个参数,就需要精确的测量,并且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时需要导入息止颌间隙数据并进行数据整合运算,在模型上根据息止颌间隙数据进行模型调整,无疑增加了操作步骤,复杂化了制作流程。实际操作时,受限于息止颌间隙的测量精度、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以及息止颌间隙数据与原数据计算时的匹配差异,容易导致夜磨牙保护牙合垫的功能与质量达不到理想中的息止咬合接触点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双层夜磨牙牙合垫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旨在简化和优化夜磨牙保护牙合垫的制作流程,使医生能够很轻松并准确地把握息止牙合位时的咬合接触点,确保患者戴牙合垫后下颌放于息止牙合位上处于最佳放松状态。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8]一种3D打印双层夜磨牙牙合垫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获得患者口内数据和上下颌息止牙合位关系数据;
[0010]导入数据获得模型,进行模型修整;
[0011]隐藏下颌模型,在上颌模型上框选牙合垫边界的范围;
[0012]在框选的牙合垫边界范围内以一定厚度生成夜磨牙牙合垫的文件A;
[0013]在文件A的表面以一定厚度生成夜磨牙牙合垫的文件B;
[0014]在文件B的牙合面以一定厚度生成夜磨牙牙合垫的文件C;
[0015]将文件B和文件C合并为文件D;
[0016]放入隐藏的下颌模型,将文件D与下颌模型重叠处做减法,得到文件E;
[0017]将文件A用软性树脂3D打印,文件E用硬性树脂3D打印,将两层树脂粘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导入数据获得模型,进行模型修整,在上颌模型上框选牙合垫边界的范围的步骤使用PlastyCAD软件。
[0019]进一步的,所述在上颌模型上框选牙合垫边界的范围的要求是在上颌的牙龈边缘。
[0020]进一步的,所述文件A的厚度为1mm。
[0021]进一步的,所述文件B的厚度为2mm。
[0022]进一步的,所述文件C的厚度为2mm。
[0023]进一步的,所述将两层树脂粘接时,以软性树脂3D打印的文件A位于内层,以硬性树脂3D打印的文件E位于外层。
[002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应用3D打印双层夜磨牙牙合垫,内层为1mm均匀的软性树脂,佩戴舒服,外层为患者个性化厚度的硬性树脂,可增加耐磨性。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中考虑到患者在息止牙合位时,下颌处于最佳放松状态,通过将文件D与下颌模型重叠处做减法的生成文件E的方式,设计息止牙合位时的咬合接触点。本专利技术方法将极大地简化夜磨牙牙合垫的制作工艺,更为省时,创新的将下颌放于息止牙合位上,可有效的减少下颌的过度运动。同时可复制,减少患者就诊次数。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27]在附图中: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扫描仪获得的患者口内数据和上下颌息止牙合位关系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患者的上下颌口内数据进行模型修整后获得的STL文件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框选上颌牙合垫边界的范围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生成1mm厚度的夜磨牙牙合垫内层软垫的文件A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文件A的表面生成2mm厚度的夜磨牙牙合垫的文件B的示意图。
[0033]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文件B的牙合面生成2mm厚度的夜磨牙牙合垫的文件C的示意图。
[0034]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文件B和文件C合并为文件D的示意图。
[0035]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放入隐藏的下颌模型的示意图。
[0036]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得到的夜磨牙牙合的外层树脂的示意图。
[0037]图10是本申请的制作方法的流程总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9]本专利技术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原料和设备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0040]一、数据采集:
[0041]参见图1,通过口内扫描仪获得患者口内数据和上下颌息止牙合位关系数据。
[0042]二、生成模型:
[0043]参见图2,在PlastyCAD软件中导入前述采集到患者的上下颌口内数据,生成模型,进行模型修整。生成STL体积。
[0044]三、框选范围:
[0045]参见图3,隐藏下颌模型,只保留上颌模型,使用PlastyCAD软件中的CreateGuide功能键框选上颌牙合垫边界的范围,要求在上颌的牙龈边缘。该步骤确定了夜磨牙牙合垫的边界范围。
[0046]此处选择PlastyCAD软件仅为实施例,也可选用其他计算机3D设计软件,都有类似功能。
[0047]四、生成内层软垫:
[0048]参见图4,以上一步的牙合垫边界范围为底,生成1mm厚度的夜磨牙牙合垫内层软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双层夜磨牙牙合垫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患者口内数据和上下颌息止牙合位关系数据;导入数据获得模型,进行模型修整;隐藏下颌模型,在上颌模型上框选牙合垫边界的范围;在框选的牙合垫边界范围内以一定厚度生成夜磨牙牙合垫的文件A;在文件A的表面以一定厚度生成夜磨牙牙合垫的文件B;在文件B的牙合面以一定厚度生成夜磨牙牙合垫的文件C;将文件B和文件C合并为文件D;放入隐藏的下颌模型,将文件D与下颌模型重叠处做减法,得到文件E;将文件A用软性树脂3D打印,文件E用硬性树脂3D打印,将两层树脂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双层夜磨牙牙合垫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数据获得模型,进行模型修整,在上颌模型上框选牙合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房勇高宇峰陈志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