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预制保温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60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3
一种可拆卸预制保温管,其特征是它是由若干保温管道组装件直接拼装而成,组装件组成包括内保温层、软质保温层、反射层、发泡保温材料层、外护层和钢骨架等主要构件;钢骨架具有凸起朝内的加强筋结构,管道组装件的径向、轴向端面形成阶梯形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整装预制管道的运输和管廊施工不便的难题,具有模块化的优势,且能在不降低保温管道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防止软质保温材料出现凹陷、坍塌和分布不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降低保温管道材料成本、提升应力安全裕量、增强保温节能效果、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预制保温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力管道保温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卸预制保温管。

技术介绍

[0002]石化、电力、冶金等工业企业和城市集中采暖、供热等领域,常需要各类液体、气(汽)体等热介质以满足企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这些热介质具有一定的品质,其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需达到预期的要求,为减少热介质在输送过程中的热损失,需要对输送管道采取保温隔热的措施。
[0003]预制保温管道能减少现场制作和安装的工作量,方便管道施工的质量、进度和管理的把控,对整个项目流程的成功有促进和提升作用;但整装预制管道因占用空间大,不便运输工序和管廊现场起吊、焊接、安装、补口等工序的开展,甚至还会出现保温管外壁和端部与管廊构件磕碰、摩擦、撞击,使预制保温管强度和保温效果下降,影响安全、节能要求和项目的验收。
[0004]微孔硅酸钙硬质保温材料广泛应用于管道保温领域,但其价格较一般的软质保温材料(高温玻璃棉、硅酸铝针刺毯等)高;其密度高、质量大,整个保温管道显得较为笨重,且隔热性能也较软质保温材料稍低;硅酸钙隔热瓦在安装施工时,普遍存在着拼缝、接缝多的问题,影响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管道保温层不能实现现块安装而影响施工进度和保温质量的问题,设计一种可拆卸式的保温结构,方便预制保温管道各施工工序的开展;为了降低硬质保温材料的经济成本和减轻硬质保温材料拼缝、接缝多的弊端,本专利技术采取软质保温材料(高温玻璃棉、硅酸铝纤维等)的替代技术手段;同时为了不降低软质保温管道的机械性能,防止软质保温材料出现坍塌、凹陷和分布不均等现象,本专利技术采取在保温层内部增加钢骨架的加固措施。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拆卸预制保温管,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部分:若干保温管道组装件;所述组装件包括内保温层1、第一软质保温层2、第二软质保温层3、第三软质保温层4、第一反射层5、第二反射层6、第三反射层7、第四反射层8、发泡保温材料层9、外护层10、钢骨架11;所述保温层1为内保温层,钢骨架11布置在内保温层1的外侧,第一反射层5布置在钢骨架11的外侧,第一软质保温层2布置在第一反射层5的外侧,第二反射层6布置在第一软质保温层2的外侧,第二软质保温层3布置在第二反射层6的外侧,第三反射层7布置在第二软质保温层3的外侧,第三软质保温层4布置在第三反射层7的外侧,第四反射层8布置在第三软质保温层4的外侧;所述第四反射层8的外侧为发泡保温材料层9;所述组装件的最外侧为外护层10;所述组装件的内外层保温材料的径向、轴向端面均形成阶梯形接头的结构。
[0007]所述可拆卸预制软质保温管由相同大小的2个管道组装件、3个管道组装件或4个
管道组装件拼接而成。
[0008]所述钢骨架11具有轴向钢条和周向钢条11

2;所述轴向钢条包括钢骨架11沿周向分布的两端部轴向钢条11

3和其余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轴向钢条11

1;所述周向钢条11

2沿钢骨架11的轴向间隔均匀分布。
[0009]所述钢骨架11沿周向分布的两端部轴向钢条11

3不带加强筋结构,所述其余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轴向钢条11

1具有加强筋结构,凸起朝内,且凸起嵌入内保温层1内部。
[0010]所述内保温层1边沿处具有45
°
坡口,方便缠裹、搭接,并减少热量通过径向缝隙向外的热损失。
[0011]所述第一反射层5、第二反射层6、第三反射层7、第四反射层8均为铝箔玻纤布,且铝箔反射层均朝内,面向热源;第一反射层5、第二反射层6、第三反射层7、第四反射层8均为螺旋、错边包裹状态;错边量不小于30毫米。
[0012]所述第一软质保温层2、第二软质保温层3、第三软质保温层4各边沿处均具有45
°
坡口,方便缠裹、搭接,并减少热量通过径向缝隙向外的热损失。
[0013]优选地,所述内保温层1的材质为纳米气凝胶,厚度为5

30毫米。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软质保温层2、第二软质保温层3、第三软质保温层4的材质为高温玻璃棉或硅酸铝针刺毯,各层厚度为30

80毫米。
[0015]优选地,所述发泡保温材料层9的材质为聚氨酯(PUR)或聚异氰脲酸酯(PIR),厚度为30

80毫米。
[0016]优选地,所述钢骨架11材质为Q235碳钢,钢条厚度为0.5

5.0毫米,宽度为10

50毫米,周向钢条11

2沿轴向每间隔150

400毫米分布;根据管道组装件的个数不同,具有加强筋的轴向钢条11

1在弧形钢条的分布角度间隔为15
°‑
45
°

[0017]优选地,所述可拆卸预制软质保温管的组装件的轴向切面的阶梯形接头的每个阶梯的高度为30

50毫米;所述可拆卸预制软质保温管的组装件的径向切面的阶梯形接头的每个阶梯的宽度为50

100毫米。
[0018]优选地,所述外护层10为玻璃钢、镀铝钢板或彩钢板。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介于整装预制管道和直接在现场制作、施工之间,可拆卸软质预制保温管道可直接在现场拼接、安装,保留了预制管道的施工特点,避免了整装预制管道的运输和管廊施工不便的弊端,具有模块化的优点,能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
[0020]2、采用软质保温材料可降低成本,且避免了硬质保温材料拼缝、接缝多的问题,降低导热系数,提升保温层效果。
[0021]3、钢骨架可以提高软质保温管的机械性能,避免软质保温材料出现坍塌、凹陷和分布不均等现象,使软质保温层横截面尽可能保持同心圆,提升软质保温管的保温效果。
[0022]4、轴向钢条的加强筋,增加了钢条抗荷载变形的能力,从而可以减薄钢骨架钢条的厚度,减轻重量,节省材料,进而减少保温管道的整体荷载,提升应力安全裕量。
[0023]5、加强筋朝内凸起且嵌入内保温层的设置,使钢骨架和内保温层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增加内保温层的强度,避免内保温层出现坍塌、凹陷和分布不均等现象。
[0024]6、轴向、径向切面的阶梯形接头的结构使可拆卸预制软质保温管组装件在拼接时内外层缝隙和径向缝隙错开,减少热量直接通过轴向、径向缝隙向外的热损失,提升保温效
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拆卸预制软质保温管纵截面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由两个组装件(半圆)组成的可拆卸预制软质保温管横截面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预制软质保温管组装件(半圆)横截面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预制软质保温管钢骨架(半圆)横截面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预制保温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若干保温管道组装件;所述保温管道组装件包括内保温层(1)、第一软质保温层(2)、第二软质保温层(3)、第三软质保温层(4)、第一反射层(5)、第二反射层(6)、第三反射层(7)、第四反射层(8)、发泡保温材料层(9)、外护层(10)、钢骨架(11);所述保温层(1)为内保温层,钢骨架(11)布置在内保温层(1)的外侧,第一反射层(5)布置在钢骨架(11)的外侧,第一软质保温层(2)布置在第一反射层(5)的外侧,第二反射层(6)布置在第一软质保温层(2)的外侧,第二软质保温层(3)布置在第二反射层(6)的外侧,第三反射层(7)布置在第二软质保温层(3)的外侧,第三软质保温层(4)布置在第三反射层(7)的外侧,第四反射层(8)布置在第三软质保温层(4)的外侧;第四反射层(8)的外侧为发泡保温材料层(9);所述保温管道组装件的最外侧为外护层(10);所述组装件的内外层保温材料的径向、轴向端面均形成阶梯形接头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预制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预制软质保温管由相同大小的2个、3个或4个保温管道组装件拼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预制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架(11)具有轴向钢条(11

1)和周向钢条(11

2);所述轴向钢条(11

1)包括沿周向分布的两端部轴向钢条(11

3)和其余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轴向钢条;所述周向钢条(11

2)沿钢骨架(11)的轴向间隔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拆卸预制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架(11)沿周向分布的两端部轴向钢条(11

3)不带加强筋结构,所述其余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轴向钢条(11

1)具有加强筋结构,凸起朝内,且凸起嵌入内保温层(1)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卸预制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兵毛玉海蒋艳云张波张万伟吴然陈子禾戴宗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圣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