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烤箱应用电路,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包括电源板和控制板,电源板与控制板连接供电,电源板包括电源模块、发热体控制模块、炉灯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温度检测模块、门开关检测模块和风扇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当前设置的烘烤模式和温度、炉内当前的温度,实时调节发热体的功率,使炉内温度快速达到设定值,进而稳定的烘烤食物,通过控制光耦,使可控硅得电,进而控制电机的工作,电机就会带动一个大风扇运转,使发热体发出的热量均匀的分布到食物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烤箱应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烤箱应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烤箱是利用电热元件所发出的辐射热来烘烤食品的电热器具,利用电烤箱可以制作烤鸡、烤鸭、烘烤面包和糕点等。烤箱的内部设置有发热部件对加热内腔进行加热,从而对内部的食物进行烘烤。
[0003]传统的烤箱只能设置相应的烘烤档位,同时设置相应的烘烤时间,这样常常会使得烘烤食品出现部分烧焦的情况,食品的口感非常不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烘烤实物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设计一种对实物进行温度实时控制,更好的避免烘烤食品出现部分烧焦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烤箱应用电路,解决现有烤箱控制电路无法实时恒温烘烤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烤箱应用电路,包括电源板和控制板,电源板与控制板连接供电,电源板包括电源模块、发热体控制模块、炉灯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温度检测模块、门开关检测模块和风扇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供电,发热体控制模块、炉灯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门开关检测模块和风扇控制模块均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控制板包括显示屏模块、编码器模块、按键模块、控制板主控电路模块和蜂鸣器模块,显示屏模块、编码器模块、按键模块和蜂鸣器模块均与控制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
[0007]进一步地,发热体控制模块包括开关子模块、第一功率控制子模块和第二功率控制子模块,开关子模块、第一功率控制子模块和第二功率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均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开关子模块、第一功率控制子模块和第二功率控制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加热丝连接。
[0008]进一步地,开关子模块包括继电器RY1、二极管D8、三极管Q5和电阻R64,二极管D8的输出端接12V电源,并与继电器RY1的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8的输入端分别与三极管Q5的C极和继电器RY1的控制电源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5的B与电阻R64的一端连接,电阻R64的另一端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三极管Q5的E极接地。
[0009]进一步地,第一功率控制子模块包括压敏电阻MOV2、可控硅T2、电阻R51、光耦隔离器U7和电阻R58,压敏电阻MOV2的一端分别与可控硅T2的A极、光耦隔离器U7的第六端口和电源连接,压敏电阻MOV2的另一端分别与可控硅T2的K极和外部发热体连接,电阻R51的一端与可控硅T2的G极连接,电阻R51的另一端与光耦隔离器U7的第四端口连接,光耦隔离器U7的第一端口经电阻R58与电源连接,光耦隔离器U7的第二端口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
接。
[0010]进一步地,第二功率控制子模块包括压敏电阻MOV3、可控硅T3、电阻R61、光耦隔离器U9、电阻R62和电阻RJ5,压敏电阻MOV3的一端分别与可控硅T3的A极、光耦隔离器U9的第六端口和电源连接,压敏电阻MOV3的另一端分别与可控硅T3的K极和外部发热体连接,电阻R51的一端与可控硅T3的G极连接,电阻R61的另一端与光耦隔离器U9的第四端口连接,光耦隔离器U9的第一端口经电阻R62与电源连接,光耦隔离器U9的第二端口经电阻RJ5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
[0011]进一步地,炉灯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RY2、二极管D9、三极管Q6和电阻R67,二极管D9的输出端接12V电源,并与继电器RY2的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9的输入端分别与三极管Q6的C极和继电器RY2的控制电源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6的B与电阻R67的一端连接,电阻R67的另一端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三极管Q6的E极接地。
[0012]进一步地,电机控制模块包括压敏电阻MOV4、电阻R70、电容C22、电阻R68、电容C21、可控硅T4、电阻R69、光耦隔离器U10和电阻R71,压敏电阻MOV4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70的一端、电阻R68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和可控硅T4的A极连接,压敏电阻MOV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2的一端和可控硅T4的K极连接,电容C22的另一端与电阻R70另一端连接,电阻R69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68的另一端、电容C21的另一端和可控硅T4的G极连接,光耦隔离器U10的第六端口与电源连接,电阻R69的另一端与光耦隔离器U10的第四端口连接,光耦隔离器U10的第一端口经电阻R71与电源连接,光耦隔离器U9的第二端口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
[0013]进一步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NTC贴片、电阻R57、电阻R50、电阻R53、电容C17、电容C18和电容C19,NTC贴片的第一端口与电源连接,NTC贴片的第二端口分别与电阻R53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电阻R57的一端和电阻R50的一端连接,电阻R5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7的一端和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7的另一端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电阻R5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9的一端和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
[0014]进一步地,风扇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52、电阻RJ9、电阻R56、三极管Q3,电阻R52的一端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电阻R52的另一端经电阻RJ9分别与三极管Q3的B极连接,电阻R5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E极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3的C极与风扇连接。
[0015]进一步地,编码器模块包括第一编码器子模块和第二编码器子模块,第一编码器子模块和第二编码器子模块均与控制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
[0016]第一编码器子模块包括编码器W1、电阻R3、电阻R4、电阻R7、电阻R8、电容C1和电容C2,电容C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和控制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和控制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编码器W1的B端口和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编码器W1的A端口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0017]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根据当前设置的烘烤模式和温度、炉内当前的温度,实时调节发热体的功率,使炉内温度快速达到设定值,进而稳定的烘烤食物,通过控制光耦,使可控硅得电,进而控制电机的工作,电机就会带动一个大风扇运转,使发热体发出的热量均匀的分布到
食物上,通过两个下拉电阻与NTC进行分压,将温度信号转换为单片机可识别的电压信号,下拉电容使电压信号保持一段时间,以便单片机能采集。当单片机检测到NTC开路时,会控制LED显示Er1;检测到短路时会控制LED显示Er2来提醒用户。并且当单片机收到信号,PCB表面温度高于设定摄氏度,将会启动风扇模块来散热,有效的保护了PCB上的元器件。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电路框图;
[0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箱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板和控制板,电源板与控制板连接供电,电源板包括电源模块、发热体控制模块、炉灯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温度检测模块、门开关检测模块和风扇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供电,发热体控制模块、炉灯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门开关检测模块和风扇控制模块均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控制板包括显示屏模块、编码器模块、按键模块、控制板主控电路模块和蜂鸣器模块,显示屏模块、编码器模块、按键模块和蜂鸣器模块均与控制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箱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发热体控制模块包括开关子模块、第一功率控制子模块和第二功率控制子模块,开关子模块、第一功率控制子模块和第二功率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均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开关子模块、第一功率控制子模块和第二功率控制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加热丝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烤箱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开关子模块包括继电器RY1、二极管D8、三极管Q5和电阻R64,二极管D8的输出端接12V电源,并与继电器RY1的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8的输入端分别与三极管Q5的C极和继电器RY1的控制电源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5的B与电阻R64的一端连接,电阻R64的另一端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三极管Q5的E极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烤箱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功率控制子模块包括压敏电阻MOV2、可控硅T2、电阻R51、光耦隔离器U7和电阻R58,压敏电阻MOV2的一端分别与可控硅T2的A极、光耦隔离器U7的第六端口和电源连接,压敏电阻MOV2的另一端分别与可控硅T2的K极和外部发热体连接,电阻R51的一端与可控硅T2的G极连接,电阻R51的另一端与光耦隔离器U7的第四端口连接,光耦隔离器U7的第一端口经电阻R58与电源连接,光耦隔离器U7的第二端口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烤箱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功率控制子模块包括压敏电阻MOV3、可控硅T3、电阻R61、光耦隔离器U9、电阻R62和电阻RJ5,压敏电阻MOV3的一端分别与可控硅T3的A极、光耦隔离器U9的第六端口和电源连接,压敏电阻MOV3的另一端分别与可控硅T3的K极和外部发热体连接,电阻R51的一端与可控硅T3的G极连接,电阻R61的另一端与光耦隔离器U9的第四端口连接,光耦隔离器U9的第一端口经电阻R62与电源连接,光耦隔离器U9的第二端口经电阻RJ5与电源板主控电路模块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箱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炉灯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RY2、二极管D9、三极管Q6和电阻R67,二极管D9的输出端接12V电源,并与继电器R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传,张建宏,卢兆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麒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