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器装置、及具备该滤波器装置的高频前端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38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2
滤波器装置(100)具备:电介质基板(110);与接地端子(GND)连接的接地电极(PG1、PG2);配置于该接地电极之间且彼此电磁耦合的多个谐振器。两个接地电极配置于电介质基板的法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多个谐振器各自包括:在俯视观察电介质基板时与接地电极(PG1)部分地重叠的第一电容电极;在俯视观察电介质基板时与接地电极(PG2)部分地重叠的第二电容电极;以及将电容电极之间连接的通路。多个谐振器包括:与输入端子连接(T1)的谐振器(RC1);与输出端子(T2)连接的谐振器(RC2);以及配置在谐振器(RC1、RC2)之间的谐振器(RC3)。滤波器装置还具备在谐振器(RC1)和谐振器(RC2)的每一者中将通路与接地端子连接的分流电极(PB1、PB2)。PB2)。PB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滤波器装置、及具备该滤波器装置的高频前端电路


[0001]本公开涉及滤波器装置及具备该滤波器装置的高频前端电路,更特定地涉及用于使叠层LC滤波器的特性提高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已知配置有多个LC谐振器的滤波器装置。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18/100923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配置有利用电容器与接地节点直流绝缘的多个LC谐振器的带通滤波器。通过将构成带通滤波器的LC谐振器与接地节点直流绝缘,从而能够抑制下述情况:在接地电极和与该接地电极连接的其它导体中流过电流的情况下接地电极和对应导体作为电感器起作用。由此,能够防止带通滤波器的特性偏离所期望的特性。现有技术文献
[0003]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100923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4]在国际公开第2018/100923号(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带通滤波器中,能够主要调整与通频带相比高频侧的衰减特性。然而,根据使用带通滤波器的设备的特性不同,有时会产生需要对与通频带相比低频侧的衰减特性也进行调整的情况。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滤波器装置,其具备:电介质基板;输入端子;输出端子;接地端子;第一接地电极和第二接地电极,配置于所述电介质基板的法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与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以及多个谐振器,在所述法线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接地电极与所述第二接地电极之间,彼此电磁耦合,所述多个谐振器各自包括:第一电容电极,在从所述法线方向俯视观察所述电介质基板时与所述第一接地电极部分地重叠;第二电容电极,在从所述法线方向俯视观察所述电介质基板时与所述第二接地电极部分地重叠;以及将所述第一电容电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电极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通路,所述多个谐振器包括: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的第一谐振器;与所述输出端子连接的第二谐振器;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谐振器与所述第二谐振器之间的第三谐振器,所述滤波器装置还具备第一分流电极和第二分流电极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第一分流电极与所述第一谐振器所包括的第一通路和所述接地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分流电极与所述第二谐振器所包括的第一通路和所述接地端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装置,其中,在所述多个谐振器的至少其中之一中,所述第一电容电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电极由多个第一通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波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分流电极和所述第二分流电极各自为具备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带状,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上连接有所述接地端子。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装置,其中,所述滤波器装置具备所述第一分流电极,所述第一谐振器还包括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将所述第一谐振器中的第二电容电极与所述第一分流电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装置,其中,所述滤波器装置还具备第三电容电极,所述第三电容电极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在从所述法线方向俯视观察所述电介质基板时与所述第一分流电极部分地重叠。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装置,其中,所述滤波器装置具备所述第二分流电极,所述第二谐振器还包括第三通路,所述第三通路将所述第二谐振器中的第二电容电极与所述第二分流电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装置,其中,所述滤波器装置还具备第四电容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哲夫菊田诚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