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运输车控温加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31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运输车控温加热机构,包括沥青罐,所述沥青罐安装在沥青运输车车体上,所述沥青罐内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有四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分别通过法兰座与沥青储罐端面相连接、另一端焊接有封堵盖,所述换热管与防浪板的连接位置上设置有限位支撑件,所述换热管内插装有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沥青运输车改造技术领域,换热管采用对称式分组布置,可以有效增加沥青罐内的热源数量,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加热管通过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后,再利用换热管与沥青进行换热,热量辐射更加均匀,可以有效保证加热的均匀性,同时避免加热管直接与沥青接触而造成结焦现象。时避免加热管直接与沥青接触而造成结焦现象。时避免加热管直接与沥青接触而造成结焦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运输车控温加热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沥青运输车改造
,具体为一种沥青运输车控温加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由于沥青独特的物理特性,因此在进行运输时需要使用专用的运输设备,一般通过沥青运输车进行沥青的运输工作,但是市场上常见的沥青运输车在工作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沥青常温下呈固体状态,所以沥青运输车上需要安装加热装置,维持沥青的液体状态,方便后续使用,但是传统的直电加热机构,加热元件直接与沥青相接触,加热元件部件温度过高会使沥青焦化附着在其表面,影响沥青质量及加热效果,且对于罐体内的沥青加热均匀性较差,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运输车控温加热机构,解决了传统的直电加热机构,加热元件直接与沥青相接触,加热元件部件温度过高会使沥青焦化附着在其表面,影响沥青质量及加热效果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沥青运输车控温加热机构,包括沥青罐,所述沥青罐安装在沥青运输车车体上,所述沥青罐内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有四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分别通过法兰座与沥青储罐端面相连接、另一端焊接有封堵盖,所述换热管与防浪板的连接位置上设置有限位支撑件,所述换热管内插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通过法兰盘与换热管密封固定,所述换热管内灌注有导热油,所述加热管的外侧设置有缓冲支撑件,所述缓冲支撑件的一端与换热管内壁相贴,所述换热管内设置有测温元件,所述测温元件的接线端伸出到换热管外侧,所述沥青罐内设置有浮球液位计以及温度探针,所述沥青罐一侧连接有循环导液组件。
[0005]上述循环导液组件包括料液循环泵,所述料液循环泵设置于沥青罐一侧,所述料液循环泵的进料端与沥青罐下端面通过保温进料管相连通,所述料液循环泵的出料端伸入到沥青罐上方且通过保温回料管与沥青罐相连通。
[0006]上述沥青罐外壳体采用分层结构设计,由内而外依次为内胆、保温层、隔热层以及外壳体。
[0007]上述限位支撑件包括环形座,所述防浪板上对应换热管位置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环形座设置于贯穿孔位置上且内环面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环形座上螺旋安装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内侧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的内环面为圆锥面且与换热管外壁相贴。
[0008]上述缓冲支撑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加热管固定架外侧壁面上,所述
安装座一端设置有顶推弹簧,所述顶推弹簧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外侧与换热管内壁相贴。
[0009]上述顶推弹簧内插装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一端与安装座相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托板相连接。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运输车控温加热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换热管采用对称式分组布置,可以有效增加沥青罐内的热源数量,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加热管通过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后,再利用换热管与沥青进行换热,热量辐射更加均匀,可以有效保证加热的均匀性,同时避免加热管直接与沥青接触而造成结焦现象;
[0013]2、换热管内设置有测温元件,可以对换热管内部温度进行监测计量,沥青罐内设置有温度探针,可以对沥青液的稳定进行监测计量,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二者温度差,对加热管的发热功率进行调节,保证沥青流动性的同时,降低能耗;
[0014]3、沥青罐一侧连接有循环导液组件,可以对沥青罐内的沥青液进行连续的循环,从而使得罐体内的沥青液可以连续循环,并实现对沥青液的扰动作业,进一步保证加热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A

A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缓冲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沥青罐;2、换热管;3、封堵盖;4、防浪板;5、加热管;6、测温元件;7、浮球液位计;8、温度探针;9、料液循环泵;10、保温进料管;11、保温回料管;12、环形座;13、限位套;14、橡胶垫圈;15、安装座;16、顶推弹簧;17、弧形托板;18、伸缩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0022]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1

4可知,本方案所设计的沥青罐1安装在沥青运输车车体上,沥青罐1内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有四根换热管2,换热管2一端分别通过法兰座与沥青储罐端面相连接、另一端焊接有封堵盖3,换热管2与防浪板4的连接位置上设置有限位支撑件,换热管2内插装有加热管5,加热管5通过法兰盘与换热管2密封固定,换热管2内灌注有导热油,换热管2采用对称式分组布置,可以有效增加沥青罐1内的热源数量,提高加热效
率,同时加热管5通过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后,再利用换热管2与沥青进行换热,热量辐射更加均匀,可以有效保证加热的均匀性,同时避免加热管5直接与沥青接触而造成结焦现象,加热管5的外侧设置有缓冲支撑件,缓冲支撑件的一端与换热管2内壁相贴,换热管2内设置有测温元件6,测温元件6的接线端伸出到换热管2外侧,沥青罐1内设置有浮球液位计7以及温度探针8,沥青罐1一侧连接有循环导液组件,热管内设置有测温元件6,可以对换热管2内部温度进行监测计量,沥青罐1内设置有温度探针8,可以对沥青液的稳定进行监测计量,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二者温度差,对加热管5的发热功率进行调节,保证沥青流动性的同时,降低能耗。
[00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循环导液组件包括料液循环泵9,料液循环泵9设置于沥青罐1一侧,料液循环泵9的进料端与沥青罐1下端面通过保温进料管10相连通,料液循环泵9的出料端伸入到沥青罐1上方且通过保温回料管11与沥青罐1相连通,可以对沥青罐1内的沥青液进行连续的循环,从而使得罐体内的沥青液可以连续循环,并实现对沥青液的扰动作业,进一步保证加热的均匀性。
[00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沥青罐1外壳体采用分层结构设计,由内而外依次为内胆、保温层、隔热层以及外壳体,可以有效保证罐体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运输车控温加热机构,包括沥青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罐安装在沥青运输车车体上,所述沥青罐内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有四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分别通过法兰座与沥青储罐端面相连接、另一端焊接有封堵盖,所述换热管与防浪板的连接位置上设置有限位支撑件,所述换热管内插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通过法兰盘与换热管密封固定,所述换热管内灌注有导热油,所述加热管的外侧设置有缓冲支撑件,所述缓冲支撑件的一端与换热管内壁相贴,所述换热管内设置有测温元件,所述测温元件的接线端伸出到换热管外侧,所述沥青罐内设置有浮球液位计以及温度探针,所述沥青罐一侧连接有循环导液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运输车控温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导液组件包括料液循环泵,所述料液循环泵设置于沥青罐一侧,所述料液循环泵的进料端与沥青罐下端面通过保温进料管相连通,所述料液循环泵的出料端伸入到沥青罐上方且通过保温回料管与沥青罐相连通。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田付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金碧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