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921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该墙板包括增强芯体和包覆于芯体外周的PVC发泡体;所述增强芯体由短纤维增强材料和热塑性工程塑料在内的原料形成,所述工程塑料的玻璃化温度大于所述PVC发泡体中的PVC树脂,且所述工程塑料的熔点不低于1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具体地涉及一种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户外墙板是安装在外墙表面的一种建筑结构,根据户外墙板的不同材质和结构,除了对墙体本身的保护作用外,还能够起到防火、保温、隔音等功能,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墙板上设计图案结构来起到装饰效果,无需使用涂料在墙体表面进行处理,并且户外墙板损坏后容易进行拆装,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其中,PVC发泡墙板具有质地较轻、成本较低、容易生产加工的优点,适用于建筑外墙的装饰,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光照、温度等环境作用后容易导致材料收缩、翘曲、变形,造成墙板脱钩,导致其市场竞争力下降。
[0003]一些现有技术采用了玻纤增强结构来增加PVC发泡材料的结构强度,解决其容易翘曲、变形的问题,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2137484.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PVC发泡板,该PVC发泡板由多块PVC泡沫芯材铺装组坯而成,其中,每相邻两块PVC泡沫芯材之间通过粘接层粘接固定于一体;所述粘接层为表层涂覆有粘结剂的玻纤布。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156674.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PVC发泡共挤ASA玻纤增强工艺,该工艺制得的产品其结构由内向外为PVC发泡轻质芯层、玻纤增强骨架和共挤ASA耐候表层;其中,PVC发泡轻质芯层的厚度为20~50mm,共挤ASA耐候表层的厚度为5~15mm,玻纤增强骨架为双层并贯穿于PVC发泡轻质芯层中。以上技术方案的共同点在于生产的产品为规整对称的形状,因此玻纤增强结构能够方便地复合于其中并使整体结构增强,但对于墙板而言,在形状规则的墙板主体结构以外通常还需要设置多个分支结构,这些分支结构用于使墙板的主体形成架空以及在墙板两侧形成阴阳配合结构,而玻纤浸渍带只能复合于形状规则的墙板主体之中,导致分支结构无法得到强化,而这些分支结构的强度恰恰是影响墙板翘曲、形变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上述现有技术应用于PVC发泡墙板的结构增强时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该墙板在PVC发泡墙板的内部设置了限位复合树脂增强结构,该增强结构能够作用于墙板的各个部位,使墙板的结构强度增强,解决墙板容易翘曲、变形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包括增强芯体和包覆于芯体外周的PVC发泡体;所述增强芯体由包含短纤维增强材料和热塑性工程塑料在内的原料形成,所述工程塑料的玻璃化温度大于所述PVC发泡体中的PVC树脂,且所述工程塑料的熔点不低于160
°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VC发泡墙板包括可挤出成型的增强芯体和可挤出包覆在芯体外周并成型的PVC发泡体,其中增强芯体包含热塑性工程塑料以及短纤维增强材料,固化后的芯体相对于外层的PVC发泡体而言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使得墙板在受到光照、温
度等环境影响时具有更优的线性膨胀系数,不易发生翘曲和形变,安装后的墙面结构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更具体地,由于芯体和PVC发泡体均可通过挤出成型,因此可以通过共挤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即首先在模具的主流道中挤出熔融的芯体原料,使芯体原料在模具的作用下形成对应的形状,并使芯体进行初步冷却,得到预定型的芯体前体,芯体前体此时低于熔点但高于软化点,处于半固化状态,因此可以保持其形状结构,随后通过设置在模具上的侧边进料口将熔化后的PVC发泡体原料挤出在芯体前体的外周,形成包覆层结构,最后再通过定型模具将由包覆层结构和芯体前体形成的雏形板进行定型处理,即可得到所述的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直接将加工完成的固体物件(如铝材、玻璃钢等)作为芯材,并在芯材外周包覆PVC材料以制备型材的方案,相对于这一类方案,本申请的优点在于芯体和PVC发泡体是共挤复合成型的,熔融的PVC发泡体原料包覆于预定型的芯体前体外周后,能够在交界面上与半固化的芯体前体发生交融,形成渗透结构,从而提高芯体和PVC发泡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因此可以无需使用粘结剂,而直接使用固体物件作为芯材时通常需要在固体物件表面涂覆粘结剂,否则包覆层容易与芯材发生脱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首先芯体材料的热稳定性需要强于PVC材料,因此本申请中构成芯体的工程塑料应当选用玻璃化温度大于PVC树脂的类型,并且因为需要使熔融的PVC发泡体原料与预定型的芯体之间进行复合,而PVC的加工温度通常在160
°
~170
°
,在该温度下芯体前体应当处于固态和熔融态之间,因此芯体中的工程塑料熔点应当不低于160
°
,以保证熔融态的PVC发泡体原料包覆于芯体前体后,芯体前体不会重新进入熔融态而导致芯体发生变形。此外,本申请的另一有点在于,加工前芯体原料和PVC发泡体原料都是袋装的粉体材料,进行储存时空间利用率较高,储存成本较低,运输也较为方便,而采用铝材、玻璃钢等作为芯材时,由于芯材时非规则结构,因此存放时芯材之间会产生大量孔隙,使得空间利用率下降,提高原料的存储成本。
[0007]进一步地,所述工程塑料的熔点为160
°
~180
°

[0008]进一步地,所述工程塑料选自ABS、PP、POM等高分子材料及其改性材料中的一种。所述的改性材料的获得方式包括共混改性和化学改性等,共混改性指将工程塑料与其他功能性添加剂进行混合,化学改性指利用接枝、嵌段等方式改变高分子的链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短纤维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墙板包括使用时形成墙面结构的主体件和设置于所述主体件的内侧并与主体件形成连接的支撑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具有与主体件平行设置的抵接平面,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主体件的内侧面以及抵接部形成连接并使抵接部与主体件之间形成架空。
[0012]进一步地,所述墙板包括阳连接侧和阴连接侧;在所述阳连接侧,位于边缘部位的阳侧支撑件的支撑部中部连接有向外侧方向延伸的卡头部;在阴连接侧,位于边缘部位的阴侧支撑件的抵接部相对于抵接部与支撑部的连接位点向外侧方向延伸形成第一配合端头,主体件的端部相对于支撑部与主体部的连接位点向外侧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配合端头,所述第一配合端头与第二配合端头之间形成卡槽部;所述卡头部与卡槽部可形成配合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卡头部由内端至外端口径逐渐减小,以方便卡头部与卡槽部之间
形成配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件的厚度为8~12mm。在本申请中,由于芯体和PVC发泡体可通过共挤的方式成型,因此其厚度方面限制较小,可以达到8~12mm的较薄尺寸,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玻纤预浸带作为增强材料时,模具需要设计玻纤预浸带通道并使该通道与其他流道汇合,使得物理空间需求较大,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往往产品厚度需要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强芯体和包覆于芯体外周的PVC发泡体;所述增强芯体由包含短纤维增强材料和热塑性工程塑料在内的原料形成,所述工程塑料的玻璃化温度大于所述PVC发泡体中的PVC树脂,且所述工程塑料的熔点不低于16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塑料的熔点为160
°
~18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塑料选自ABS、PP、POM及其改性材料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维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包括使用时形成墙面结构的主体件和设置于所述主体件的内侧并与主体件形成连接的支撑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纤维复合树脂增强的PVC发泡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具有与主体件平行设置的抵接平面,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主体件的内侧面以及抵接部形成连接并使抵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道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森泰木塑科技地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