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便携式增强现实超声影像可视化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19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增强现实超声影像可视化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通过预设的超声探头模块扫描患者身体得到超声图像;所述超声图像通过预设的三维定位模块进行接收,根据超声图像序列的散班噪声结合惯性测量单元对三维空间位置进行预估;将超声图像传送至预设的图像处理与融合模块,通过所述图像处理与融合模块将二维的超声图像根据三维空间位置转化为三维模型,并进行畸变预处理;将所述三维模型与二维的超声图像进行融合渲染,并发送至预设的光学投影模块进行图像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医疗超声成像系统无法直观展示具有视差信息的三维图像且便携性差的问题。信息的三维图像且便携性差的问题。信息的三维图像且便携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增强现实超声影像可视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增强现实超声影像可视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超声图像具有成像快、实时性好、对人体无损伤等优点。目前临床上的急诊超声、重症超声均属于便携式超声的范畴。医生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快速诊断出患者体内的潜在威胁,从而做出及时的判断和救治。
[0003]市面上可采用的便携超声系统图像一般只能显示在二维显示器上,难以呈现出生理结构在深度方向上的前后差异和位置关系。另外,医生也需要准确的三维空间信息来操纵相关工具和器械。为了获取三维结构关系,医生需要多次转换探头位置,反复观察显示器,在大脑内重构器官组织之间的三维关系做出判断,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同时也增大了误判的几率。因此,实际应用中,需要三维超声来解决这个难题,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体内空间解剖结构,进一步实现精准医疗。因此三维超声可视化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医护的需求,同时,为了解决普通超声笨重庞大的问题,以便急救时携带,兼具三维显示特性和便携特性的超声可视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增强现实超声影像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预设的超声探头模块扫描患者身体得到超声图像;所述超声图像通过预设的三维定位模块进行接收,并对三维空间位置进行预估;将超声图像传送至预设的图像处理与融合模块,通过所述图像处理与融合模块将二维的超声图像根据三维空间位置转化为三维模型,并进行畸变预处理;将所述三维模型与二维的超声图像进行融合渲染,并发送至预设的光学投影模块进行图像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增强现实超声影像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的超声探头模块扫描患者身体得到超声图像,具体包括:通过所述超声探头模块的超声探头采集二维超声图像;对所述二维超声图像针对病灶和解剖特征进行实时分割处理,将处理后的二维超声图像传送至三维定位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增强现实超声影像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图像通过预设的三维定位模块进行接收,并对三维空间位置进行预估,具体包括:所述三维定位模块利用自动位方案通过分析超声图像特征估计两帧图像间的相邻位姿,根据散斑的相关现象,在相邻两帧超声图像上,解相关与两个图像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将所获得的图像划分为小的子区域,计算得到的互相关值可用于分析相邻二维图像的相对位姿;利用预训练完成的卷积神经网络估计相邻两帧超声图像的六自由度相对空间位姿作为输出,估计超声探头的空间三维坐标,完成对三维空间位置的预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增强现实超声影像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超声图像传送至预设的图像处理与融合模块,通过所述图像处理与融合模块将二维的超声图像根据三维空间位置转化为三维模型,并进行畸变预处理,具体包括:通过所述图像处理与融合模块对超声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并通过深度学习网络进行实时分割,得到感兴趣区域的平面信息;将所述平面信息根据三维定位信息转换为三维模型,通过畸变校准对曲面镜带来的变形进行补偿,完成畸变预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增强现实超声影像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三维模型与二维的超声图像进行融合渲染,并发送至预设的光学投影模块进行图像显示,具体包括:选择渲染对象,将所述渲染对象载入到渲染空间内;根据三维显示器的物理参数设置多个虚拟相机拍摄渲染对象获得多视点视图,模拟从三维医学图像发出的每一条光线通过透镜阵列的透镜中心记录到对应的基元图像的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洪恩黄天琪宋冠玉武语童张欣然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