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及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08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行李施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一种施封锁控制装置。其中,一种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包括:壳体,设有第一取带口和第二取带口,还设有收紧口;第一卷轴,设于所述壳体内,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卷轴,设于所述壳体内,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打包带,一端卷绕于所述第一卷轴,另一端卷绕于所述第二卷轴;以及第三齿轮,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成型有收紧槽。本方案采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形成双卷轴结构以收卷打包带,主动卷收速度快,且能够卷收容置更长的打包带。且能够卷收容置更长的打包带。且能够卷收容置更长的打包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及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行李施封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及一种施封锁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申请人已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214409235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以下记为文件1)中记载了一种行李打包器,通过打包带捆绑行李,通过传动机构和卷簧机构以用于收卷打包带,具体为打包带卷绕于传动带,打包带端部的插扣插入插口,并通过锁芯机构锁止插扣以防止恶意拆封,通过棘轮机构的单向止逆性使打包带上锁后无法继续拉长;另外,还通过设置外部收紧口,以利用外部的扭力如人手动的扭力或机械设备的扭力通过外部收紧口实现主动卷收打包带。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0003]然而,文件1的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4]打包带仅能够朝一端单向收卷,主动卷收速度慢,也无法容置更长的打包带,捆绑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旨在提高打包带的主动卷收速度,且能够卷收容置更长的打包带。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包括:
[0007]壳体,第一侧面设有第一取带口,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二取带口,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三侧面设有收紧口;
[0008]第一卷轴,设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
[0009]第二卷轴,设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
[0010]打包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取带口并卷绕于所述第一卷轴,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取带口并卷绕于所述第二卷轴;以及
[0011]第三齿轮,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成型有紧邻于所述收紧口的收紧槽。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设有解锁口;
[0013]该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还包括:
[0014]棘轮,与所述第一卷轴或所述第二卷轴同步连接;
[0015]棘爪,与所述棘轮咬合,设置有紧邻于所述解锁口的解锁槽。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棘爪远离所述棘轮的一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还包括推动所述棘爪与所
述棘轮分离的解锁构件。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解锁构件包括:
[0019]锁座,设有容置槽;
[0020]解锁钩,包括钩部、凸缘部和铰接部,所述铰接部铰接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钩部伸出于所述容置槽;
[0021]第二复位弹簧,一端设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另一端抵顶于所述凸缘部靠近所述容置槽的一面。
[002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解锁钩靠近所述铰接部的一端设有限位抵持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顶推所述解锁钩转动预定角度,直至所述限位抵持部抵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
[002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以所述铰接部的铰接点作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Y轴平行于所述棘爪的运动方向,且Y轴靠近所述棘爪的方向为正方向,X轴垂直于所述棘爪的运动方向,且X轴靠近所述解锁钩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中:
[0024]所述铰接部的铰接点与所述钩部末端的端点之间的连线记为摆轴,所述摆轴与所述X轴之间的夹角记为θ,且0
°
<θ≤85
°

[0025]所述钩部末端的端点记为M,M点的坐标记为(a,b),a>0且b>0。
[002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与所述解锁口相通的导向滑槽,所述棘爪置于所述导向滑槽,所述解锁槽为通槽或盲槽。
[002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卷轴同步连接有第一卷簧,所述第二卷轴同步连接第二卷簧。
[002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扯带槽,所述打包带围绕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002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解锁构件包括抓柄和连接于所述抓柄的解锁钩,所述解锁钩的端部设有钩部。
[0030]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施封锁控制装置,该施封锁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该施封锁控制装置包括:
[0031]主支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0032]分支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靠近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收紧槽相对应的主动收紧件,靠近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主动收紧件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0033]推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远离所述分支架的一端,且与所述锁座同步连接;
[0034]开合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推动件和所述分支架沿所述第二导轨相互靠拢或分离。
[003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合驱动装置包括:
[0036]转盘,设置有第一弧形导槽和第二弧形导槽;
[0037]第一导向座,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并与所述分支架同步连接,设置有插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导槽的第一导向轴;
[0038]第二导向座,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并与所述推动件同步连接,设置有插设于所述第二弧形导槽的第二导向轴;以及
[0039]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盘转动。
[004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合驱动装置包括:
[0041]第一气缸,驱动分支架沿第一导轨活动;
[0042]第二气缸,驱动推动件沿第二导轨活动。
[004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合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上,所述主支架底部设置有顶升推板;
[0044]该施封锁控制装置还包括:
[0045]外护框架;
[0046]基座,设于所述外护框架内;
[0047]导柱,套设有第三复位弹簧,一端设于所述基座,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顶升推板;
[0048]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与所述导柱同向分布,设置于所述外护框架内,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顶升推板远离所述导柱的一端的两侧;以及
[0049]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顶升推板的底部且靠近所述第三导轨的一端,第二限位块设于所述顶升推板的底部且靠近所述第三导轨的另一端。
[005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支架上设置有同步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主动收紧件之间通过所述同步轮和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
[005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收紧件为六角扳手结构,所述收紧槽为内六角凹槽结构。
[005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收紧件套设有第四复位弹簧和卡簧。
[0053]本技术又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扯带机构,包括: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第一侧面设有第一取带口(111),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二取带口(112),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三侧面设有收紧口(113);第一卷轴(12),设于所述壳体(11)内且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121);第二卷轴(13),设于所述壳体(11)内且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131);打包带(14),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取带口(111)并卷绕于所述第一卷轴(12),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取带口(112)并卷绕于所述第二卷轴(13);以及第三齿轮(15),设于所述壳体(11)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121)和所述第二齿轮(131)啮合,成型有紧邻于所述收紧口(113)的收紧槽(1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设有解锁口(114);该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1)还包括:棘轮(16),与所述第一卷轴(12)或所述第二卷轴(13)同步连接;棘爪(17),与所述棘轮(16)咬合,设置有紧邻于所述解锁口(114)的解锁槽(17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17)远离所述棘轮(16)的一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其特征在于,该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1)还包括推动所述棘爪(17)与所述棘轮(16)分离的解锁构件(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构件(19)包括:锁座(191),设有容置槽(1911);解锁钩(192),包括钩部(1921)、凸缘部(1922)和铰接部(1923),所述铰接部(1923)铰接于所述容置槽(1911)内,所述钩部(1921)伸出于所述容置槽(1911);第二复位弹簧(193),一端设于所述容置槽(1911)的槽底,另一端抵顶于所述凸缘部(1922)靠近所述容置槽(1911)的一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钩(192)靠近所述铰接部(1923)的一端设有限位抵持部(1924),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93)顶推所述解锁钩(192)转动预定角度,直至所述限位抵持部(1924)抵于所述容置槽(1911)的槽底。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铰接部(1923)的铰接点作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Y轴平行于所述棘爪(17)的运动方向,且Y轴靠近所述棘爪(17)的方向为正方向,X轴垂直于所述棘爪(17)的运动方向,且X轴靠近所述解锁钩(192)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中:所述铰接部(1923)的铰接点与所述钩部(1921)末端的端点之间的连线记为摆轴(L),所述摆轴(L)与所述X轴之间的夹角记为θ,且0
°
<θ≤85
°
;所述钩部(1921)末端的端点记为M,M点的坐标记为(a,b),a>0且b>0。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内部设有与所述解锁口(114)相通的导向滑槽(115),所述棘爪(17)置于所述导向滑槽(115),所述解锁槽(171)为通槽或盲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轴(12)同步连接有第一卷簧,所述第二卷轴(13)同步连接第二卷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守凯陈芳明王泰健范福川罗富章
申请(专利权)人: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