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模组及其封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881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7
本申请适用于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发光模组及其封装方法。发光模组包括衬底、发光元件、封装层和阻隔层,发光元件安装于衬底的正面上,封装层形成于衬底的正面上,并将发光元件包覆其中,阻隔层形成于衬底和封装层的侧壁上,并覆盖衬底和封装层之间的连接缝;衬底的侧壁上凸设有台阶结构,阻隔层形成于台阶结构上;阻隔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阻隔部和第二阻隔部,第一阻隔部形成于组合件的侧壁上,第二阻隔部形成于衬底的背面。本申请提供的发光模组及其封装方法,可有效提高发光模组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模组及其封装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模组及其封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不断冲击,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行业不断的开拓创新,开发出了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ni

LED)和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cro

LED)。Mini

LED或Micro

LED简称MLED。
[0003]MLED直显将Mini LED芯片或者Micro LED芯片直接作为显示像素点,以此提供成像的基本单位,从而实现图像显示,其具有高亮度、宽色域、高对比度、高速响应、低功耗和长寿命等优势,相比于OLED和LCD显示,具有更低的功耗、更低的响应时间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发光元件、封装层和阻隔层,所述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衬底的正面上,所述封装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正面上,并将所述发光元件包覆其中,所述阻隔层形成于所述衬底和所述封装层的侧壁上,并覆盖所述衬底和所述封装层之间的连接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的侧壁上凸设有台阶结构,所述阻隔层形成于所述台阶结构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结构的背面与所述衬底的主体的背面齐平,且所述台阶结构的高度为所述衬底的厚度的1/3

1/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结构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阻隔层的厚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阻隔部和第二阻隔部,所述第一阻隔部形成于所述衬底和所述封装层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阻隔部形成于所述衬底的背面。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为光致发光层;和/或,所述阻隔层环绕所述衬底和所述封装层的连接缝设置,并围成封闭空间;和/或,所述阻隔层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刚李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