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脚、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引脚、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动力电池的卷芯与引脚之间,是通过设置在卷芯两端的极耳与引脚超声焊接实现电连接。极耳为多层结构,与引脚超声焊接时,极耳易超出引脚,且引脚在折弯处易断裂,导致焊接不良,进而影响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引脚,用于解决引脚在折弯处易断裂导致焊接不良的问题;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引脚的二次电池;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二次电池的用电装置。
[0004]技术方案,本申请的一种引脚,包括:
[0005]极柱连接部、极耳连接部和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与所述极柱连接部连接,所述极耳连接部与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极耳连接部位于所述过渡部远离所述极柱连接部的一侧;
[0006]其中,所述过渡部包括至少一个延伸部和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极柱连接部与所述过渡部一端的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弯折部中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连接部(11)、极耳连接部(13)和过渡部(12);所述过渡部(12)与所述极柱连接部(11)连接,所述极耳连接部(13)与所述过渡部(12)连接,所述极耳连接部(13)位于所述过渡部(12)远离所述极柱连接部(11)的一侧;其中,所述过渡部(12)包括至少一个延伸部(121)和至少一个弯折部(122),所述弯折部(122)与所述延伸部(121)连接;所述极柱连接部(11)与所述过渡部(12)一端的所述延伸部(121)和所述弯折部(122)中的一者连接,所述极耳连接部(13)与所述过渡部(12)另一端的所述延伸部(121)和所述弯折部(122)中的一者连接;所述弯折部(122)的厚度小于所述延伸部(121)的厚度,所述弯折部(122)的密度大于所述延伸部(121)的密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21)为一个,所述弯折部(122)为一个;其中,所述延伸部(121)与所述极柱连接部(11)连接,所述弯折部(122)与所述极耳连接部(13)连接;或者,所述弯折部(122)与所述极柱连接部(11)连接,所述延伸部(121)与所述极耳连接部(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21)为两个,所述弯折部(122)为一个,所述延伸部(121)中的一个与所述极柱连接部(11)连接,所述延伸部(121)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极耳连接部(13)连接,所述弯折部(122)位于两个所述延伸部(121)之间,所述弯折部(1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延伸部(1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22)为两个,所述延伸部(121)为一个,所述弯折部(122)中的一个与所述极柱连接部(11)连接,所述弯折部(122)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极耳连接部(13)连接,所述延伸部(121)位于两个所述弯折部(122)之间,所述延伸部(1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弯折部(12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22)的厚度与所述延伸部(121)的厚度比为0.7~0.99:1;和/或,所述弯折部(122)的密度与所述延伸部(121)的密度比为1:0.1~0.97。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脚,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弯折部(122)之间的厚度比为1~2: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脚,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弯折部(122)中的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猛,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