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876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6
一种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包括水相罐和油相罐,两者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乳化装置连接,乳化装置通过管道依次与均质装置和收集装置连接,均质装置通过管道与水相罐的进液口连接;系统通过调整管路连接,实现均质乳化和均质的连续制备,极大缩短待均质乳液的放置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亚微乳注射液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亚微乳,通常是指粒径在100nm~1000nm的乳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交替分散体系,外观不透明,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亚微乳一般由脂质、表面活性剂、渗透压调节剂、稳定剂等组成,通过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目前上市亚微乳主要有提供肠外营养的亚微乳注射液和静脉注射载药乳剂,由于乳剂能够增加药物溶解、改善化学稳定性和降低毒性,成为难溶性药物开发的重要方向。
[0003]物理稳定性作为亚微乳递药技术最具挑战的因素之一,与体系的热力学不稳定性有关,同时制备过程中工艺路线、设备组成和过程参数也会对稳定性产生显著的影响,物理稳定性如絮凝、分层和聚结,会直接影响产品粒径分布和理化表征,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疗效,甚至会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针对产品固有的不稳定性特征,探索一个最佳的制备系统是非常有必要。
[0004]现有的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主要由水相罐、油相罐、初乳罐、均质罐、剪切机、均质机和配套管路阀门组成。其中初乳罐位于剪切机和均质机之间,用于储存待均质的液体。对上述常规制备系统而言,采用初乳罐储存待均质的药液,存在如下弊端:
[0005]1、初乳罐与前端剪切机相连,油相与水相经剪切机乳化后,先转移至初乳罐,再通过控制转移至均质罐,过程连接的管路和初乳罐体物料剩余,均会造成物料的损失,尤其是批量较小或比较昂贵的物料;
[0006]2、剪切乳化后,待均质的乳液稳定性很差,不宜长时间放置,应尽快完成高压均质处理,采用初乳罐作为待均质乳液的储罐,需要水相和油相全部乳化转移至初乳罐后,才能启动均质操作,大大延长了待均质乳液的放置时间,不利于产品的稳定性;
[0007]3、制备乳剂结束后,需要转料至灌装系统中,会在均质罐与灌装系统之间设置过滤器,即乳剂最后一次均质完成后,放置于均质罐(由于产量较大时,放置时间较长),再经过滤器过滤后灌封;但乳剂在均质罐中放置过久,容易导致乳剂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
[0009]一种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包括水相罐和油相罐,两者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乳化装置连接,所述乳化装置通过管道依次与均质装置和收集装置连接,所述均质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相罐的进液口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均质装置包括离心泵、均质机和至少一个均质罐;
[0011]所述离心泵的入口端与所述乳化装置的出口端连接;
[0012]所述均质机入口端与所述离心泵的出口端连接;
[0013]所述均质罐的出口端与所述离心泵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均质罐的入口端与所述均质机的出口端连接;
[0014]所述均质机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收集装置、所述水相罐的入口端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均质罐为两个,两个所述均质罐并列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均质机的出口端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管道内乳状液体的视镜。
[0017]优选地,所述均质机的出口端的管道末端设有三通,所述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均质罐的入口端及所述收集装置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三通与所述收集装置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0019]优选地,所述三通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均质机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均质罐连接;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处均设置气动阀。
[0020]优选地,所述水相罐、所述油相罐和所述均质罐通过管道与气源连接。
[0021]优选地,所述气源的出口、所述水相罐的气源入口端、所述油相罐的气源入口端和所述均质罐的气源入口端的管道均设置有气体控制气动阀。
[0022]优选地,所述油相罐与乳化装置之间设置有隔膜泵。
[0023]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4]1.本技术提供的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通过调整管路连接,去掉现有技术中的初乳罐,实现乳化和均质的连续制备,极大缩短待均质乳液的放置时间。
[0025]2.本技术提供的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均质后乳液的过滤装置调整至均质机之后,能够实现均质与在线过滤的连续性,能够缩短亚微乳注射液的制备时间,有利于产品质量稳定。
[0026]3.本技术提供的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可以实现乳化和均质过程中乳液的均一性,通过不同均质罐连续制备,避免不同均质次数间药液的混合。
[0027]4.本技术提供的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保证剪切乳化后待均质的乳液在更快的进入均质机,从而降低了由于乳液本身不稳定造成放置过程中物理稳定性问题,例如:乳滴合并或药物析出现象,影响产品质量;节约制备时间、人员和设备成本。
[0028]5.本技术提供的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可实现管线式剪切机到均质机全程管路的循环,保证制备过程中药液的流速稳定。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00

水相罐;200

管线式剪切机;300

油相罐;400

隔膜泵;500

离心泵;600

过滤器;700

均质机;800

第一均质罐;900

第二均质罐;1000
‑ꢀ
气源;1100

视镜;
[0033]1‑
第一气动阀;2

第二气动阀;3

第三气动阀;4

第四气动阀;5

第五气动阀;6

第六气动阀;7

第七气动阀;8

第八气动阀;9

第九气动阀;10
‑ꢀ
第十气动阀;11

第十一气动阀;12

第十二气动阀;13

第十三气动阀;14
‑ꢀ
第十四气动阀;15

第十五气动阀;16

第十六气动阀;17

第十七气动阀; 18

第十八气动阀;19

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相罐和油相罐,两者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乳化装置连接,所述乳化装置通过管道依次与均质装置和收集装置连接,所述均质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相罐的进液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装置包括离心泵、均质机和至少一个均质罐;所述离心泵的入口端与所述乳化装置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均质机入口端与所述离心泵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均质罐的出口端与所述离心泵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均质罐的入口端与所述均质机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均质机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收集装置、所述水相罐的入口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罐为两个,两个所述均质罐并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机的出口端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管道内乳状液体的视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亚微乳注射液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华王玉洁金毅群王路申琪琪王亚楠夏学军孙德俊王会宾索士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五和博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