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降低贯通孔周围的变色的带贯通孔的膜的制造方法和圆偏振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圆偏振板的层叠体。一种带贯通孔的膜的制造方法,具备依次进行以下工序的A工序:A1工序,其在与膜的层叠体200的厚度方向平行地配置立铣刀(300)的轴的状态下,使立铣刀在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移动小于层叠体的厚度的距离L,由此在层叠体形成孔部(200H1);以及A2工序,其在A1工序后,使立铣刀沿着孔部(200H1)的内周面相对移动,从而扩大孔部的内径。各膜包括液晶相位差板,将A工序重复2次以上而在层叠体形成贯通孔。上而在层叠体形成贯通孔。上而在层叠体形成贯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贯通孔的膜的制造方法和圆偏振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带贯通孔的膜的制造方法和圆偏振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智能电话等图像显示装置的摄像孔的小径化正在发展,例如,存在对偏振板设置直径为2~3mm左右的贯通孔的情况。作为在偏振板形成小径的贯通孔的方法,有激光加工和立铣刀加工。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
151162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
‑
083878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20
‑
149034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20
‑
1490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0]在激光加工中,容易减小贯通孔的直径,但存在因激光的热等而使偏振片改性,并在贯通孔周围必然形成不具有偏振性能的消偏振部的问题。
[0011]另一方面,在立铣刀加工中,虽然在贯通孔周围不易形成消偏振部,但明确了若贯通孔的直径变小,则存在在贯通孔周围形成变色部的情况。
[0012]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贯通孔周围的变色的带贯通孔的膜的制造方法和圆偏振板。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带贯通孔的膜的制造方法具备依次进行以下工序的A工序:
[0015]A1工序,其在与膜的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平行地配置立铣刀的轴的状态下,使上述立铣刀在上述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移动小于上述层叠体的厚度的距离,由此在上述层叠体形成孔部;以及
[0016]A2工序,其在上述A1工序后,使立铣刀沿着上述孔部的内周面相对移动,从而扩大上述孔部的内径。
[0017]各上述膜包括液晶相位差板。该方法中,将上述A工序重复2次以上而在上述层叠体形成贯通孔。
[0018]各上述A1工序中的上述相对移动的距离可以为1.5mm以下。
[0019]上述方法可以还包括以下的B工序:在将上述A工序重复2次以上而在上述层叠体形成贯通孔后,进一步用立铣刀以0.01~0.10mm的厚度对贯通孔的内周面整体进行切削。
[0020]在上述A1工序和上述A2工序中,可以使上述立铣刀旋转,以使得上述层叠体的屑朝向上述立铣刀的柄部侧排出。
[0021]在上述A1工序和上述A2工序中,可以在相对于上述立铣刀的轴倾斜且从上述立铣刀的柄部朝向刃部的方向上喷射干冰雪。
[0022]各上述膜可以进一步包括偏振片。
[0023]上述膜可以是图像显示装置用膜。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圆偏振板是依次具备在至少一个面赋予了保护膜的偏振片、以及液晶相位差板的圆偏振板,
[0025]上述圆偏振板具有2.5mm以下的直径的贯通孔,
[0026]位于上述贯通孔周围的相位差偏离区域Q的最大宽度为30μm以下。
[0027]从上述贯通孔周围起宽度30μm的环状区域可以具有偏振功能。
[002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层叠体是上述圆偏振板的层叠体。
[0029]专利技术效果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够降低贯通孔周围的变色的带贯通孔的膜的制造方法和圆偏振板。
附图说明
[0031][图1]图1是表示膜100的层叠体200的一例的端面图。
[0032][图2]图2是表示液晶相位差板10的一例的端面图。
[0033][图3]图3是表示膜100的一例的端面图。
[0034][图4]图4的(a)~(c)是表示偏振板30的一例的端面图。
[0035][图5]图5是表示相位差膜70的一例的端面图。
[0036][图6]图6的(a)~(d)是依次表示对膜100的层叠体200进行的A1工序、A2工序、A1工序、A2工序的示意立体图。
[0037][图7]图7的(a)是表示在层叠体200形成有贯通孔200HT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图7的(b)是表示对贯通孔200HT进行B工序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0038][图8]图8(a)和(b)是表示立铣刀的旋转方向与加工屑排出方向的关系、以及干冰雪的喷送方向的侧视图。
[0039][图9]图9是膜的贯通孔100HT的周围的放大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200
…
层叠体;10
…
液晶相位差板;36
…
偏振片;80
…
临时保护层;300
…
立铣刀;300a
…
柄部;300b
…
刃部;100
…
膜(圆偏振板);200H1、200H2
…
孔部;200HT
…
贯通孔;140
…
防护膜;200H1、200H2
…
孔部;200HT
…
贯通孔;D1、D2
…
内径;L
…
距离;Q
…
区域;W
…
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3](膜的层叠体)
[0044]首先,如图1所示,准备膜100的层叠体200。各膜100可以是单层膜,也可以是层叠膜。层叠体200的厚度可以为3mm以上、4mm以上、5mm以上、6mm以上,可以为20mm以下,可以为15mm以下,也可以为10mm以下。层叠体200的两个表面可以具有PET等防护膜140。各膜100的厚度可以为30~500μm。
[0045](膜)
[0046]各膜100包括液晶相位差板。液晶相位差板的例子示于图2。液晶相位差板10具有取向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以下,有时称为液晶相位差层)14,可以进一步具有与固化物层14接触的取向层12。
[0047]所谓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是具有聚合性官能团(优选光聚合性官能团)的液晶化合物。
[0048]所谓光聚合性官能团,是指可利用由光聚合引发剂产生的活性自由基、酸等参与聚合反应的基团。作为光聚合性官能团,可举出乙烯基、乙烯氧基、1
‑
氯乙烯基、异丙烯基、4
‑
乙烯基苯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环氧乙烷基、氧杂环丁烷基等。
[0049]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棒状液晶化合物、圆盘状液晶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可以是热致性液晶,也可以是溶致性液晶,但基于能够进行致密的膜厚控制的方面,优选热致性液晶。另外,作为热致性液晶中的相有序结构,可以是向列型液晶,也可以是近晶型液晶。在聚合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光聚合引发剂等。
[0050]液晶相位差板可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贯通孔的膜的制造方法,具备依次进行以下工序的A工序:A1工序,其在与膜的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平行地配置立铣刀的轴的状态下,使所述立铣刀在所述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移动小于所述层叠体的厚度的距离,由此在所述层叠体形成孔部;以及A2工序,其在所述A1工序后,使立铣刀沿着所述孔部的内周面相对移动,从而扩大所述孔部的内径,各所述膜包括液晶相位差板,将所述A工序重复2次以上而在所述层叠体形成贯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各所述A1工序中的所述相对移动的距离为1.5m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的B工序:在将所述A工序重复2次以上而在所述层叠体形成贯通孔后,进一步用立铣刀以0.01mm~0.10mm的厚度对贯通孔的内周面整体进行切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A1工序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干士,铃木到,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