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核电弯管的芯模及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弯管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成型核电弯管的芯模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弯管是连接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的大型厚壁承压管道,弯管尺寸较大、结构复杂,弯管要求锻造、加工后弯曲成形,并且对其减薄量、成形管件的椭圆度等技术参数有着严格要求,因此弯管的弯曲成型工艺及配套模具的设计,是核电锻件制造领域的重点难题。
[0003]由于弯管锻件弯曲半径较小、相对壁厚较厚,在弯曲过程中,其内弯曲内壁增厚,极易形成塌陷或皱褶等缺陷,同时其弯曲截面也会产生畸变,变为椭圆。若是芯模设计不合理时,皱褶和畸变依然存在,内壁褶皱较大时,无法用机加工的方法去除;内孔畸变较大时也造成弯管报废;也有芯模设计不合理时造成弯曲过程中,芯模卡入弯管内壁,在内壁上形成多个凹坑导致弯管报废;其次,芯模设计不合理也会造成芯模拆卸困难,不易从弯曲后的弯管中取出,导致整个管道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避免弯管弯曲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核电弯管的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n+1个弯芯公模、n个弯芯母模、2n个支撑球12,且n为奇数;每个弯芯公模由弯芯公模内半模(1)和弯芯公模外半模(2)对合组成,弯芯公模外半模(2)为大半圆柱体在轴向端面上内凹一个长方体通孔(2a),弯芯公模内半模(1)为小半圆柱体在轴向端面上成型有与长方体通孔(2a)相嵌合的长方体凸台(6),且大半圆柱体的外径与小半圆柱体的外径相同;弯芯公模外半模(2)的两径向端面均向内开有相互连通的大半球台孔(4),弯芯公模内半模(1)的两径向端面均向内开有相互连通的小半球台孔(5),大半球台孔(4)的直径与小半球台孔(5)的直径相同;所述弯芯母模由弯芯母模内半模(9)和弯芯母模外半模(10)对合组成,弯芯母模外半模(10)为大半圆柱体在轴向端面上内凹一个长方体通孔,弯芯母模内半模(9)为小半圆柱体在轴向端面上成型有与长方体通孔相嵌合的长方体凸台,且大半圆柱体的外径与小半圆柱体的外径相同;弯芯母模外半模(10)的两径向端面均向内开有相互连通的大半球台孔,弯芯母模内半模(9)的两径向端面均向内开有相互连通的小半球台孔,大半球台孔的直径与小半球台孔的直径相同;支撑球(12)安装在弯芯公模和弯芯母模插入连接后由两个大半球台孔和两个小半球台孔形成的球形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成型核电弯管的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芯公模外半模(2)的径向端面上设有两个轴向通孔(8),弯芯公模内半模(1)的径向端面上设有一个轴向通孔(8),该三个轴向通孔(8)直径相同且呈圆周均匀分布;弯芯母模外半模(10)的径向端面上设有两个轴向通孔,弯芯母模外半模(10)的径向端面上设有一个轴向通孔,该三个轴向通孔直径相同且呈均匀分布;弯芯母模上的三个轴向通孔与弯芯公模上的三个轴向通孔呈一一对应布置,三个双头螺柱组件穿入弯芯公模的三个轴向通孔、弯芯母模的三个轴向通孔、支撑球(12)中,起串联和固定弯芯公模、支撑球(12)及弯芯母模的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成型核电弯管的芯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顶轴,每个顶轴包括圆柱体(21)、设置在圆柱体(21)一端面中心位置处的圆柱凸块(22)、设置在圆柱凸块(22)端面的球台凸块(13)及设置在圆柱体(21)一端面上的矩形盲孔(14),以及沿圆周均匀设置在圆柱体(21)一端面的三个轴向安装孔(23),三个轴向安装孔(23)与弯芯公模上的三个轴向通孔(8)直径相同且呈一一对应分布,球台凸块(13)的直径与大半球台孔(4)的直径相同,安装时,球台凸块(13)嵌在由弯芯公模的大半球台孔和小半球台孔对合的球台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成型核电弯管的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芯公模内半模(1)和弯芯公模外半模(2)对合后长方体凸台(6)和长方体通孔(2a)底面之间留有4~8mm的中间间隙、弯芯公模外半模(2)两侧的凸起(7)与弯芯公模内半模(1)的台阶面之间留有5~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生,邹泉,陈国遂,熊武,林晨,于海娟,祁波,王国栋,段来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