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装置以及弯弧真空室的成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10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粒子加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矫形装置以及弯弧真空室的成型方法,其中,矫形装置,包括施压内模、整形外模以及挤压部件,整形外模具有定型面,整形外模套设在施压内模的外部,整形外模与施压内模之间形成供加工件通过的矫形间隙;挤压部件包括驱动组件,用于挤压施压内模,以使施压内模形变并顶动加工件紧压在定型面上产生形变。施压内模受到挤压时,整体受力形变,挤压部件的挤压力逐渐增大时,施压内模在形变的过程中逐渐顶动管体,直至将管体紧压在整形外模的定型面上,管体在施压内模与整形外模的挤压下实现定型、矫形,其整体的操作极为简单,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成型方式较为稳定,且加工效率较高的优点。且加工效率较高的优点。且加工效率较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矫形装置以及弯弧真空室的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粒子加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矫形装置以及弯弧真空室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薄壁弯弧真空室是同步加速器的核心部件,是脉冲磁场环境中组成超高真空系统的基本真空设备。其中,薄壁弯弧真空室由0.3mm薄壁弯弧不锈钢外壳与外部加强筋焊接而成。弯弧外壳的弧度是影响加速器设备的关键参数之一。为了保证弯弧真空室的弯转弧度能够满足束流轨道的要求,实际生产时,需要将薄壁直筒真空室弯曲成型,令薄壁直筒真空室具有一定精度的所需弧度,而在实际生产时,薄壁直筒真空室所需要的弧度往往难以成型,存在加工难度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矫形装置以及弯弧真空室的成型方法,具有成型方式较为稳定,且加工效率较高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矫形装置,包括:
[0006]整形外模,所述整形外模具有定型面;
[0007]挤压部件,所述挤压部件包括施压内模以及驱动组件,所述整形外模套设在所述施压内模的外部,所述整形外模与所述施压内模之间形成供加工件通过的矫形间隙;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挤压所述施压内模,以使所述施压内模形变并顶动所述加工件紧压在所述定型面上产生形变。
[0008]所述的矫形装置,优选地,所述挤压部件还包括主动模以及被动模,所述施压内模位于所述主动模与所述被动模之间;
[0009]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所述主动模与所述被动模挤压所述施压内模。
[0010]所述的矫形装置,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11]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穿设所述被动模以及所述施压内模,所述拉杆的端部与所述主动模连接;
[0012]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被动模抵接;以及
[0013]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拉杆相对所述套筒进行轴向移动。
[0014]所述的矫形装置,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拉杆传动连接。
[0015]所述的矫形装置,优选地,所述套筒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被动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垫片;
[0016]所述第一垫片与所述第二垫片呈球形凹凸式配合设置。
[0017]所述的矫形装置,优选地,所述施压内模穿设有活动螺栓,所述活动螺栓的两端分
别与所述主动模以及所述被动模活动连接。
[0018]所述的矫形装置,优选地,所述整形外模包括上半模以及下半模,所述上半模与所述下半模可拆卸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弯弧真空室的成型方法,基于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矫形装置而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0020]将管体装入到所述整形外模与所述施压内模之间形成的矫形间隙当中;
[0021]操控所述驱动组件挤压所述施压内模,以使所述施压内模形变并顶动所述管体紧压在所述整形外模的定型面上产生形变,重复此过程,直至将所述管体从一端形变成型至另一端。
[0022]所述的弯弧真空室的成型方法,优选地:
[0023]还包括将加强筋间隔焊接到所述管体的外部,相邻所述加强筋之间形成供所述整形外模装入的间距的步骤。
[0024]所述的弯弧真空室的成型方法,优选地:
[0025]所述管体卷曲成与所述矫形间隙相匹配的形状
[0026]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7]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应用本矫形装置时,先行将加工件装入到矫形间隙中,随后操控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开始挤压施压内模。施压内模受到挤压时,整体受力形变,驱动组件的挤压力逐渐增大时,施压内模在形变的过程中逐渐顶动管体,直至将管体紧压在整形外模的定型面上,管体在施压内模与整形外模的挤压下实现定型、矫形,其整体的操作极为简单,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成型方式较为稳定,且加工效率较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矫形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管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整形外模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拉杆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各标记如下:
[0033]1、管体;
[0034]2、整形外模;21、上半模;22、下半模;23、螺栓;24、定型面;
[0035]3、挤压部件;31、主动模;32、被动模;33、施压内模;34、拉杆;35、套筒;36、第二垫片;37、第一垫片;38、活动螺栓;39、驱动件;391、输出轴;392、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
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0038]薄壁弯弧真空室是同步加速器的核心部件,其中,管体中弯弧外壳的弧度是影响加速器设备的关键参数之一。为了保证弯弧真空室的弯转弧度能够满足束流轨道的要求,实际生产时,需要将薄壁直筒真空室弯曲成型,薄壁直筒真空室所需要的弧度往往难以成型,存在加工难度较高的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矫形装置以及弯弧真空室的成型方法,具有成型方式较为稳定,且加工效率较高的优点,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39]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一种矫形装置,包括整形外模2以及挤压部件3,其中,整形外模2具有定型面24,挤压部件3包括驱动组件和施压内模33,整形外模2套设在施压内模33的外部,整形外模2与施压内模33之间形成供加工件通过的矫形间隙。驱动组件用于挤压施压内模33,以使施压内模33形变并顶动加工件紧压在定型面24上产生形变。
[0040]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加工件整体为管体1,本矫形装置整体应用于同步加速器中薄壁弯弧真空室的矫形加工。在实际加工操作时,管体1装入到矫形间隙当中,其中,施压内模33位于管体1的内部,整形外模2套设在管体1的外部,且整形外模2套设在施压内模33外部的对应设置。另外,定型面24以及施压内模33的形状以及弧度设置与加工件所需要达到的定型要求相关,故在设计定型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形外模,所述整形外模具有定型面;挤压部件,所述挤压部件包括施压内模以及驱动组件,所述整形外模套设在所述施压内模的外部,所述整形外模与所述施压内模之间形成供加工件通过的矫形间隙;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挤压所述施压内模,以使所述施压内模形变并顶动所述加工件紧压在所述定型面上产生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件还包括主动模以及被动模,所述施压内模位于所述主动模与所述被动模之间;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所述主动模与所述被动模挤压所述施压内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穿设所述被动模以及所述施压内模,所述拉杆的端部与所述主动模连接;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被动模抵接;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拉杆相对所述套筒进行轴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拉杆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被动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垫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振蒙峻杨建成谢文君焦纪强魏宁斐朱小荣马向利罗成刘建龙张喜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