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称分布式LTCC功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23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称分布式LTCC功分器,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包括外壳K1、金属柱X1、金属柱X2、金属柱X3、输入端INPUT、平行电容C1、电感L1、电感L2、第一输出端OUTPUT1、第二输出端OUTPUT2、接地电容C2和地线层GND,解决了提供一种采用LTCC技术具有优异的输入功率特性静电放电不敏感的功分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隔离度,低插入损耗,拥有优异的幅度不平衡和相位不平衡特性,作为功分器,有杰出的输入功率特性静电放电不敏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温度稳定的LTCC技术缠绕式终端,可焊性极佳,适用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等领域。信等领域。信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称分布式LTCC功分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对称分布式LTCC功分器。

技术介绍

[0002]功分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基站天线等领域,主要负责将输入信号分成多路信号并进行输出。
[0003]现有的功分器在小型化的过程中输入功率特性静电放电的敏感度高,隔离度不够,输出特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称分布式LTCC功分器,解决了提供一种采用LTCC技术具有优异的输入功率特性静电放电不敏感的功分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对称分布式LTCC功分器,包括外壳K1、金属柱X1、金属柱X2、金属柱X3、输入端INPUT、平行电容C1、电感L1、电感L2、第一输出端OUTPUT1、第二输出端OUTPUT2、接地电容C2和地线层GND,输入端INPUT、第一输出端OUTPUT1和第二输出端OUTPUT2均设于外壳K1的外表面,外壳K1的内部设有地线层GND,地线层GND的上面设有电容C1,电容C1位于输入端INPUT的前方,金属柱X1的下端电连接电容C1、上端通过一根穿透外壳K1的微带线与输入端INPUT电连接;
[0007]电感L1的上方设有金属柱X2,电感L2的上方设有金属柱X3;
[0008]电感L1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微带线连接金属柱X1的上端;
[0009]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连接金属柱X2的下端,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连接金属柱X3的下端,金属柱X2的下端还通过一根穿透外壳K1的微带线连接第一输出端OUTPUT1,金属柱X3的下端还通过一根穿透外壳K1的微带线连接第一输出端OUTPUT2;
[0010]电容C2为平行电容,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极板和下极板;
[0011]金属柱X2的上端通过微带线连接电容C2的下极板,金属柱X3的上端通过微带线连接电容C2的上极板。
[0012]优选的,所述一种对称分布式LTCC功分器由LTCC工艺制成。
[0013]优选的,电感L1和电感L2位于电容C1的上方且左右间隔设置。
[0014]优选的,金属柱X2位于第一输出端OUTPUT1的后面,金属柱X3位于第二输出端OUTPUT2的后面。
[0015]优选的,金属柱X2和金属柱X3之间间隔设有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2位于电感L1和电感L2的上面。
[0016]优选的,输入端INPUT位于外壳K1的后侧表面的中部,外壳K1的前侧表面左右间隔设有第一输出端OUTPUT1和第二输出端OUTPUT2。
[001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对称分布式LTCC功分器,解决了提供一种采用LTCC技术具
有优异的输入功率特性静电放电不敏感的功分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高隔离度,低插入损耗,拥有优异的幅度不平衡和相位不平衡特性,作为功分器,有杰出的输入功率特性静电放电不敏感,本技术采用温度稳定的LTCC技术缠绕式终端,可焊性极佳,适用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输出端插入损耗的曲线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输出端幅度不平衡度的曲线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输出端相位不平衡度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由图1

5所示的一种对称分布式LTCC功分器,包括外壳K1、金属柱X1、金属柱X2、金属柱X3、输入端INPUT、平行电容C1、电感L1、电感L2、第一输出端OUTPUT1、第二输出端OUTPUT2、接地电容C2和地线层GND,输入端INPUT、第一输出端OUTPUT1和第二输出端OUTPUT2均设于外壳K1的外表面,输入端INPUT位于外壳K1的后侧表面的中部,外壳K1的前侧表面左右间隔设有第一输出端OUTPUT1和第二输出端OUTPUT2。
[0024]外壳K1的内部设有地线层GND,地线层GND的上面设有电容C1,电容C1位于输入端INPUT的前方,金属柱X1的下端电连接电容C1、上端通过一根穿透外壳K1的微带线与输入端INPUT电连接;
[0025]电感L1和电感L2位于电容C1的上方且左右间隔设置。
[0026]电感L1的上方设有金属柱X2,电感L2的上方设有金属柱X3;金属柱X2位于第一输出端OUTPUT1的后面,金属柱X3位于第二输出端OUTPUT2的后面。
[0027]电感L1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微带线连接金属柱X1的上端;
[0028]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连接金属柱X2的下端,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连接金属柱X3的下端,金属柱X2的下端还通过一根穿透外壳K1的微带线连接第一输出端OUTPUT1,金属柱X3的下端还通过一根穿透外壳K1的微带线连接第一输出端OUTPUT2;
[0029]金属柱X2和金属柱X3之间间隔设有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2位于电感L1和电感L2的上面。
[0030]电容C2为平行电容,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极板和下极板;
[0031]金属柱X2的上端通过微带线连接电容C2的下极板,金属柱X3的上端通过微带线连接电容C2的上极板。
[0032]本技术所述一种对称分布式LTCC功分器由LTCC工艺制成。
[0033]本实施例中,原始信号由输入端INPUT输入,经过电感L1和电感L2构成的两路信号通路后被一分为二,并分别由第一输出端OUTPUT1和第二输出端OUTPUT2输出,输入端的接地电容为电容C1,电容C1为一个平行于地线层GND的电容极板,而电容C2为平行电容,设于第一输出端OUTPUT1和第二输出端OUTPUT2之间,保证输出特性,应用过程中,第一输出端OUTPUT1和第二输出端OUTPUT2之间存在外接隔离电阻R。
[0034]本技术的频率范围1850

2200MHz,尺寸可以做到3.2*1.6*1.0mm。
[003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对称分布式LTCC功分器,解决了提供一种采用LTCC技术具有优异的输入功率特性静电放电不敏感的功分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高隔离度,低插入损耗,拥有优异的幅度不平衡和相位不平衡特性,作为功分器,有杰出的输入功率特性静电放电不敏感,本技术采用温度稳定的LTCC技术缠绕式终端,可焊性极佳,适用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等领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称分布式LTCC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K1、金属柱X1、金属柱X2、金属柱X3、输入端INPUT、平行电容C1、电感L1、电感L2、第一输出端OUTPUT1、第二输出端OUTPUT2、接地电容C2和地线层GND,输入端INPUT、第一输出端OUTPUT1和第二输出端OUTPUT2均设于外壳K1的外表面,外壳K1的内部设有地线层GND,地线层GND的上面设有电容C1,电容C1位于输入端INPUT的前方,金属柱X1的下端电连接电容C1、上端通过一根穿透外壳K1的微带线与输入端INPUT电连接;电感L1的上方设有金属柱X2,电感L2的上方设有金属柱X3;电感L1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微带线连接金属柱X1的上端;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连接金属柱X2的下端,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连接金属柱X3的下端,金属柱X2的下端还通过一根穿透外壳K1的微带线连接第一输出端OUTPUT1,金属柱X3的下端还通过一根穿透外壳K1的微带线连接第一输出端OUTPUT2;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悦王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波而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