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90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地线层GND1、耦合单元层、Z字形交叉耦合线和地线层GND2,解决了高可靠性并且体积小,滤波器中心频率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采用LTCC技术,极大的缩小了体积,适用于射频电路,滤波效果好,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超宽带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对具有很陡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冲激脉冲进行直接调制,使信号具有GHz量级的带宽。
[0003]随着超宽带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使用具有超宽带信号处理能力的超宽带滤波器来提高整个系统的信道容量。超宽带滤波器具有较高的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解决了高可靠性并且体积小,滤波器中心频率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地线层GND1、耦合单元层、Z字形交叉耦合线和地线层GND2,耦合单元层包括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第一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1和电容C1,电感L1通过微带线连接输入端INPUT,第二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2和电容C2,第三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3和电容C3,第四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4和电容C4,第五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5和电容C5,第六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6和电容C6,电感L6通过微带线连接输出端OUTPUT。
[0007]优选的,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均设置在同一个平面内,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平行设置,Z字形交叉耦合线位于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和第五耦合单元的下方。
[0008]优选的,Z字形交叉耦合线为微带线。
[0009]优选的,输入端INPUT设于电感L1的左边,输出端OUTPUT设于电感L6的右边。
[0010]优选的,电感L1伸入电容C1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2伸入电容C2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3伸入电容C3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4伸入电容C4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5伸入电容C5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6伸入电容C6上下两层之间。
[0011]优选的,电感L1的后端、电感L2的后端、电感L3的后端、电感L4的后端、电感L5的后端和电感L6的后端均与地线层GND1后端齐平,电感L2的前端、电感L3的前端、电感L4的前端和电感L5的前端齐平,电感L1的前端和电感L6的前端齐平,电感L1的前端位于电感L2前端的前侧;
[0012]电容C1的前端、电容C2的前端、电容C3的前端、电容C4的前端、电容C5的前端和电容C6的前端均与地线层GND1的前端齐平,电容C2的后端、电容C3的后端、电容C4的后端和电容C5的后端齐平,电容C1和电容C6的后端齐平,电容C1的后端位于点C2的后端的后侧。
[0013]优选的,输入端INPUT通过微带线连接电感L1前端,输出端OUTPUT通过微带线连接电感L6的前端。
[0014]优选的,Z字形交叉耦合线的前端与地线层GND1的前端齐平,Z字形交叉耦合线的后端与地线层GND1的后端齐平。
[001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解决了高可靠性并且体积小,滤波器中心频率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LTCC技术,极大的缩小了体积,适用于射频电路,滤波效果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实际滤波效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由图1

3所示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地线层GND1、耦合单元层、Z字形交叉耦合线和地线层GND2,耦合单元层包括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第一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1和电容C1,电感L1通过微带线连接输入端INPUT,第二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2和电容C2,第三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3和电容C3,第四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4和电容C4,第五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5和电容C5,第六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6和电容C6,电感L6通过微带线连接输出端OUTPUT。
[0020]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均设置在同一个平面内,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平行设置,Z字形交叉耦合线位于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和第五耦合单元的下方。
[0021]电感L1伸入电容C1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2伸入电容C2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3伸入电容C3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4伸入电容C4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5伸入电容C5上下两层之间,电感L6伸入电容C6上下两层之间。
[0022]输入端INPUT设于电感L1的左边,输出端OUTPUT设于电感L6的右边。
[0023]输入端INPUT通过微带线连接电感L1前端,输出端OUTPUT通过微带线连接电感L6的前端。
[0024]电感L1的后端、电感L2的后端、电感L3的后端、电感L4的后端、电感L5的后端和电感L6的后端均与地线层GND1后端齐平,电感L2的前端、电感L3的前端、电感L4的前端和电感L5的前端齐平,电感L1的前端和电感L6的前端齐平,电感L1的前端位于电感L2前端的前侧;
[0025]电容C1的前端、电容C2的前端、电容C3的前端、电容C4的前端、电容C5的前端和电容C6的前端均与地线层GND1的前端齐平,电容C2的后端、电容C3的后端、电容C4的后端和电容C5的后端齐平,电容C1和电容C6的后端齐平,电容C1的后端位于点C2的后端的后侧。
[0026]Z字形交叉耦合线为微带线。
[0027]Z字形交叉耦合线的前端与地线层GND1的前端齐平,Z字形交叉耦合线的后端与地
线层GND1的后端齐平。
[0028]输入端INPUT用于输入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的滤波后从输出端OUTPUT输出,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第六耦合单元分别由电感L1和电容C1、电感L2和电容C2、电感L3和电容C3、电感L4和电容C4、电感L5和电容C5、电感L6和电容C6构成,Z字形交叉耦合线对射频信号进行交叉耦合,本实施例中滤波器中心频率19GHz,带宽4GHz,尺寸为3.2
×
1.6
×
1.0m。
[002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解决了高可靠性并且体积小,滤波器中心频率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采用LTCC技术,极大的缩小了体积,适用于射频电路,滤波效果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地线层GND1、耦合单元层、Z字形交叉耦合线和地线层GND2,耦合单元层包括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第一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1和电容C1,电感L1通过微带线连接输入端INPUT,第二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2和电容C2,第三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3和电容C3,第四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4和电容C4,第五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5和电容C5,第六耦合单元包括电感L6和电容C6,电感L6通过微带线连接输出端OUTPUT。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均设置在同一个平面内,第一耦合单元、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第五耦合单元和第六耦合单元平行设置,Z字形交叉耦合线位于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第四耦合单元和第五耦合单元的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Z字形交叉耦合线为微带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抑制LTC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输入端INPUT设于电感L1的左边,输出端OUTPUT设于电感L6的右边。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宽带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悦王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波而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