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定位方式确定方法、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侧链Sidelink的定位包括绝对定位、相对定位以及测距。其中,对于测距,通常仅涉及两个终端设备,即在两个终端设备间进行测距,然而,对于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可能涉及多个定位方式,多个定位方式例如可以包括Uu口定位方式,SL定位方式,Uu口定位和SL定位联合定位方式。因此,当无法确定具体的定位方式时,会出现定位信息无法获取,导致定位失败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提出的一种定位方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在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的定位流程时,可以提供定位方式确定机制,减少定位方式确定不准确导致定位方式与定位信息不匹配,或者导致定位信息无法获取的情况,减少无法进行定位的情况,可以确定与定位方式对应的定位信息,可以提高定位信息确定的准确性。
[0004]本公开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定位方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由第一终端设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定位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的定位流程,执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项:确定与所述定位流程对应的定位方式;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与定位流程对应的定位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起的定位流程,确定是否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定位请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定位请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外,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侧链SL定位方式时,不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定位请求;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内,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Uu口定位方式时,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定位请求;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内,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所述SL定位方式时,响应于所述定位请求所请求的定位信息属于第一预设定位信息,不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定位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定位信息包括距离信息、角度信息和相对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内时,响应于所述定位请求所请求的定位信息为绝对位置信息,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所述Uu口定位方式,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定位请求;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内时,根据配置策略,确定是否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定位请求,其中,所述配置策略包括网络配置策略和预配置策略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内,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支持所述SL定位方式时,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定位请求;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SL中继Relay处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内,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所述SL定位方式时,不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定位请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定位请求,确定所述定位方式;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定位请求,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针对所述定位请求发送的定位方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定位流程对应的定位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当前处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外,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SL定位方式时,确定与所述定位流程对应的定位方式为所述SL定位方式;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当前处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内,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Uu口定位方式时,确定与所述定位流程对应的定位方式为所述Uu口定位方式;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SL Relay处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内,且所述第一
终端设备支持所述SL定位方式时,确定与所述定位流程对应的定位方式为所述SL定位方式;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请求的定位信息属于第二预设定位信息,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所述SL定位方式时,确定与所述定位流程对应的定位方式为所述SL定位方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定位信息包括距离信息、角度信息和相对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仅支持所述Uu口定位方式时,确定与所述定位流程对应的定位方式为所述Uu口定位方式;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仅支持所述SL定位方式时,确定与所述定位流程对应的定位方式为所述SL定位方式;在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定位请求的服务质量QoS条件满足门限条件,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SL定位方式和所述Uu口定位方式时,确定与所述定位流程对应的定位方式为所述SL定位方式和所述Uu口定位方式的联合定位方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与所述定位流程对应的定位方式之后,还包括:响应于所述定位流程对应的定位方式为SL定位方式,确定具体SL定位方式;根据所述具体SL定位方式,发起SL定位流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具体SL定位方式,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定位协议层确定所述具体SL定位方式,其中,所述定位协议层包括侧链定位协议SLPP层、测距侧链定位协议RSPP层和长期演进技术定位协议LPP层中至少一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层upper layer发送定位请求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定位协议层,其中,所述upper layer的层级高于所述定位协议层的层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定位请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定位类型;定位精度。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层upper layer发送定位请求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定位协议层时,所述upper layer发送近邻终端设备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定位协议层。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邻终端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近邻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所述近邻终端设备的SL链路的信号质量信息;所述近邻终端设备支持的角色信息;所述近邻终端设备支持的定位方式信息;所述近邻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近邻终端设备信息的获取时间点信息;所述近邻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位置计算;所述近邻终端设备是否具备确定定位方式的能力。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PC5
‑
数据链路层PC5
‑
D层、接近服务ProSe层和V2X层V2X layer中任一层发送近邻终端设备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定位协议层。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具体SL定位方式,包括:触发发现流程;根据所述发现流程对应的发现结果,确定所述具体SL定位方式。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发现流程,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定位协议层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upper layer发送的定位请求,触发所述发现流程。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流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roSe发现流程;V2X发现流程。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流程的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pper layer未提供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近邻终端设备信息;所述upper layer提供的所述近邻终端设备信息不满足信息要求;所述upper layer提供的所述近邻终端设备信息已过期;所述定位协议层无可用的所述近邻终端设备信息,其中,所述定位协议层包括SLPP层、RSPP层和LPP层中至少一项;所述upper layer的定位请求所请求的定位类型为相对位置类型;所述upper layer的定位请求所请求的定位类型为绝对位置类型;所请求的定位类型为所述相对定位类型和/或所述绝对定位类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当前处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外。17.根据权利要求8、10、14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upper layer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应用层;非接入层NAS层;PC5
‑
信令传输层PC5
‑
S;位置服务LCS层。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发现流程,包括:触发发现流程时,指定发现特定类型的终端设备。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特定类型的终端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L定位锚点终端设备anchor UE;具有位置信息的SL定位anchor UE;支持的SL定位anchor UE,其中,所述具体SL定位方式包括SL
‑
到达时间差TDOA、SL
‑
到达角度测距AOA和SL
‑
往返时间RTT中的至少一项;SL定位位置服务器终端设备location server UE;SL定位辅助终端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具体SL定位方式,包括:响应于定位请求所请求的定位信息属于第三预设定位信息,确定所述具体SL定位方式为SL
‑
RTT定位方式,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定位信息包括距离信息和角度信息中至少一项。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具体SL定位方式,包括:响应于定位请求对应的定位精度满足精度条件,确定所述具体SL定位方式为SL
‑
TDOA定位方式和/或SL
‑
AOA定位方式。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小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