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自复位SMA耗能器的混凝土梁柱节点盒式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带自复位SMA耗能器的混凝土梁柱节点盒式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梁柱节点核心区是保证框架承载力和抗倒塌能力的关键部位,其失效可能引起结构的连续破坏甚至引起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对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性能是装配式框架结构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
[0003]传统的梁柱节点主要采用湿作业连接方式,其由于受作业空间、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制约,全面应用于装配式梁柱节点中将面临种种困难,且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发展理念。
[0004]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梁柱节点逐渐产生了各类干式连接技术,如套筒灌浆连接、浆锚连接和后浇带连接等方式,其中,套筒灌浆连接由于加工工艺复杂及产品的专用性,应用于工程中成本明显增加,且质量难以检测,从而制约了其应用与发展;浆锚连接由于其偏心传力机制,对其力学性能,尤其是用于抗震结构梁柱节点核心区的安全性难以保证;后浇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SMA耗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半圆形外筒(101)、一个自复位装置和一个耗能装置;两个所述外筒(101)固定连接;所述自复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外筒(101)内部,所述耗能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外筒(101)的外部,且与所述外筒(101)紧密接触;其中,所述自复位装置包括两个限位装置(102)、两个活动挡板(103)、内杆(104)以及若干SMA棒(105);两个所述限位装置(102)分别设置在所述外筒(101)的上下两端;两个所述活动挡板(103)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装置(102)的外侧,并与所述限位装置(102)活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活动挡板(103)上均设有一可供所述内杆(104)穿过的第一通孔;在所述内杆(104)上与所述活动挡板(103)相接处的内侧还设有一凸块(106)以当所述内杆(104)受力时推拉所述活动挡板(103)进行移动;每个所述活动挡板(103)的外缘还设有若干第二通孔,若干所述SMA棒(105)对应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活动挡板(10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SMA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102)包括两个限位卡(107)和一个限位挡板(108);两个所述限位卡(107)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外筒(101)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挡板(108)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卡(107)之间;其中,所述限位挡板(108)为一圆环形挡板,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以供所述SMA棒(105)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SMA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MA棒(105)的两端通过锚具与所述活动挡板(10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SMA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装置包括一非石棉摩擦片(109)和摩擦板(110);所述非石棉摩擦片(109)和所述摩擦板(110)由内向外设置在两个所述外筒(101)端头,并利用连接两个所述外筒(101)的螺栓(111)固定在所述外筒(10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SMA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SMA耗能器还包括底筒(112),所述底筒(112)通过螺纹与所述外筒(101)连接。6.一种带自复位SMA耗能器的混凝土梁柱节点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自复位SMA耗能器(1)、预制钢筋混凝土上柱(2)、预制钢筋混凝土梁(3)、预制钢筋混凝土下柱(4)、柱端连接件(5)以及钢盒(6);其中,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下柱(4)和预制钢筋混凝土上柱(2)通过所述柱端连接件(5)固定连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3)和预制钢筋混凝土下柱(4)通过所述钢盒(6)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自复位SMA耗能器(1)对称设置在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3)和预制钢筋混凝土下柱(4)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炜,张皓,毛路,安永健男,苗欣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