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496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包括: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叠合梁,预制混凝土梁在靠近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一侧梁底开设凹槽,凹槽处预埋钢盒A,钢盒A下固定有钢盒B,钢盒B的侧面与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接触,顶面与钢盒A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具有装配简单,应用面广,有良好抗震性能,充分利用配筋强度,约束效应高,施工步骤简单等优点。施工步骤简单等优点。施工步骤简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生产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生产模式减少了施工现场湿工作的工作量,为项目节约了工期和建筑材料,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预制梁柱和柱

柱的节点连接是关键技术之一。
[0003]目前,现有的关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与柱

柱连接提出的干式节点连接构造形式主要有螺栓连接、焊接连接、钢吊架连接和牛腿连接四种,这四种连接方式均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缺陷:

螺栓连接节点塑性发展较快,残余变形较大,难以实现自复位,节点损伤破坏后拆卸更换困难,难以实现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

焊接连接由于其未设置塑性铰,抗震性能差;

钢吊架连接构件多,结构复杂,安装精度要求高;

牛腿连接作为一种更常用的式节点连接方式,分为明牛腿连接和暗牛腿连接,明牛腿连接由于外露的牛腿占据的空间较大,且不美观,而暗牛腿连接由于考虑美观性必然会影响构件的力学性能,同时梁端和牛腿的配筋较为复杂。
[0004]综上所述,研究并开发出一种装配简单,应用面广,有良好抗震性能,简化施工步骤的连接方式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包括: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其中,
[0007]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上端,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下端;
[0008]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中间位置横向设置有第一横向插筋和第二横向插筋,且所述第一横向插筋和第二横向插筋的长度宽于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宽度;
[0009]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在靠近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一侧梁底开设凹槽,凹槽处预埋钢盒A,所述钢盒A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并列连接在一起的双“口”形,其底部不封闭,接触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侧面开设有两个开口向下的U型开口,相对的侧面固定有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开口向上的U型槽;
[0010]所述钢盒A下固定有钢盒B,所述钢盒B的侧面与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接触,顶面与所述钢盒A接触;
[0011]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下部预应力纵筋伸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U型槽内,所述第一横向插筋插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U型开口内,所述第二横向插筋插入所述钢盒B的侧面,实现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与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垂直固定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设置有上柱纵筋,轴心处预制有上部中心孔洞;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设置有下柱纵筋,轴心处预制有下部中心孔洞;
[0013]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四角预制有预留孔洞,轴心处设置有预埋钢管,且所述预埋钢管的两端伸出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混凝土的上下端面;
[0014]所述上柱纵筋和所述下柱纵筋插入所述预留孔洞内,所述预埋钢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上部中心孔洞和所述下部中心孔洞,实现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和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固定连接。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柱纵筋设置在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四角处,且位于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下端的部分向内弯折的并纵向伸出于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下底面;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内的上柱纵筋外周横向设置有多组上柱箍筋。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柱纵筋设置在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四角处,且位于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上端的部分向内弯折的并纵向伸出于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上表面;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内的下柱纵筋外周横向设置有多组下柱箍筋。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四角还设置有纵向加固钢筋,且所述纵向加固钢筋设置于所述预留孔洞的外侧;所述纵向加固钢筋外固定有中柱箍筋。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混凝土梁设置有上部预应力纵筋A、上部预应力纵筋B、下部预应力纵筋,所述上部预应力纵筋A和所述上部预应力纵筋B水平设置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上端,且所述上部预应力纵筋A和所述上部预应力纵筋B之间通过钢筋套筒连接;所述上部预应力纵筋A插入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内。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混凝土的上端面向两侧开设有预留开口,所述上部预应力纵筋A插入所述预留开口内,并通过浇筑混凝土固定。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部预应力纵筋B和所述下部预应力纵筋之间通过中柱箍筋固定,所述上部预应力纵筋A和所述下部预应力纵筋之间通过开口箍筋固定,所述开口箍筋的上端有开口,两个端口向下弯曲以固定所述上部预应力纵筋A。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混凝土梁还设置有弯起筋,所述弯起筋设置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下部且对应于所述上部预应力纵筋A的下部位置;所述弯起筋的一部分部分设置于所述钢盒A上的开口箍筋上,另一部分深入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底部并固定在所述下部预应力纵筋处的开口箍筋下。
[0022]一种上面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
括步骤:
[0023](1)预制所需的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和混凝土叠合梁;
[0024](2)将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吊装在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上方,使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伸出的下柱纵筋穿过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预留孔洞,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预埋钢管插入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下部空心孔洞;
[0025](3)将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部预应力纵筋A通过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预留开口,分别插入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远侧一端的预留孔洞中,以便和插入该预留孔洞的上柱纵筋绑扎,之后在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第二横向插筋处安装钢盒B;
[0026](4)将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吊装至对应位置处,使所述第一横向插筋穿过预埋在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的钢盒A一侧的U型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其中,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上端,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下端;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中间位置横向设置有第一横向插筋和第二横向插筋,且所述第一横向插筋和第二横向插筋的长度宽于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宽度;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在靠近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一侧梁底开设凹槽,凹槽处预埋钢盒A,所述钢盒A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并列连接在一起的双“口”形,其底部不封闭,接触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侧面开设有两个开口向下的U型开口,相对的侧面固定有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开口向上的U型槽;所述钢盒A下固定有钢盒B,所述钢盒B的侧面与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接触,顶面与所述钢盒A接触;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下部预应力纵筋伸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U型槽内,所述第一横向插筋插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U型开口内,所述第二横向插筋插入所述钢盒B的侧面,实现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与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垂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设置有上柱纵筋,轴心处预制有上部中心孔洞;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设置有下柱纵筋,轴心处预制有下部中心孔洞;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四角预制有预留孔洞,轴心处设置有预埋钢管,且所述预埋钢管的两端伸出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混凝土的上下端面;所述上柱纵筋和所述下柱纵筋插入所述预留孔洞内,所述预埋钢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上部中心孔洞和所述下部中心孔洞,实现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和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柱纵筋设置在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四角处,且位于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下端的部分向内弯折的并纵向伸出于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下底面;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内的上柱纵筋外周横向设置有多组上柱箍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柱纵筋设置在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四角处,且位于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上端的部分向内弯折的并纵向伸出于所述上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上表面;所述下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内的下柱纵筋外周横向设置有多组下柱箍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柱与叠合梁钢盒下挂式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预制装配式空心混凝土柱的四角还设置有纵向加固钢筋,且所述纵向加固钢筋设置于所述预留孔洞的外侧;所述纵向加固钢筋外固定有中柱箍筋。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炜高璐张皓安永健男权文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