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纤维表面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197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P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无水乙醇将PP纤维浸泡,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PP纤维;步骤2,将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硅烷偶联剂进行超声波混合,配制硅烷偶联剂溶液;步骤3,称取所述干燥后的PP纤维,放入配制好的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浸泡;取出PP纤维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并干燥,冷却至室温,然后将PP纤维干燥至恒重;步骤4,配制纳米碳酸钙分散溶液;步骤5,称取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PP纤维放入配制好的纳米碳酸钙溶液中,将反应后的PP纤维捞出并用无水乙醇洗涤,过滤与干燥即得最终的改性PP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改善PP纤维表面粗糙程度、提高亲水性、增加分子链上活性基团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pp纤维表面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因其原材料来源广泛、易浇筑成型和抗压强度高等优点成为是现代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但是由于其抗拉强度低、脆性大、韧性差等缺点在工程应用中受到较多的局限。pp纤维因其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好,并且制作工艺简单和价格低廉,因此近些年常在混凝土中掺入pp纤维能有效防止和抑制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pp纤维同样存在一些缺点,如pp纤维表面光滑、亲水性差且分子链上缺少活性官能团,纤维在砂浆中不易分散,纤维与水泥基基体的粘结性差等。

2、目前对pp纤维的改性方法较多,主要有低温等离子体法、化学氧化法、表面接枝法和硅烷偶联剂改性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如低温等离子体法改性所使用的设备较昂贵并且作用时稳定性差;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程度难以控制,并且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对环境危害较大;辐射接枝法处理设备投资高,改性纤维最佳工艺条件不好掌握,实现工业化生产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P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浸泡12h±0.5h;无水乙醇的纯度≥9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硅烷偶联剂溶液的质量比为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硅烷偶联剂按质量比为1:9:X(X=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纤维用短切纤维,长度为10~19mm,长径比为200,抗拉强度为≥50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p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浸泡12h±0.5h;无水乙醇的纯度≥9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硅烷偶联剂溶液的质量比为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硅烷偶联剂按质量比为1:9:x(x=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纤维用短切纤维,长度为10~19mm,长径比为200,抗拉强度为≥50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延燕杨梦洁马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