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装置及成像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装置及成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内窥镜,用于伸入人体中以便于医生查找病患位置,从而可以对病患位置准确实施治疗,由此,内窥镜上除了设置有前方图像探测镜头,还会设置有周向图像探测镜头以用于获取周向上的图像,但是,由于周向图像探测镜头的探测范围具有局限性,一般只能获取周向上某一方位的图像,若想获取周向上全方位的图像,现今的内窥镜的做法是周向图像探测镜头转动设置在内窥镜的壳体上,需要获取不同方位时,通过机械传动结构驱使周向图像探测镜头相对于内窥镜的壳体转动,但是,以往的机械传动结构会使得内窥镜整体体积较大,不易伸入人体中,同时,当周向图像探测镜头相对于内窥镜的壳体转动,存在对人体造成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内窥镜装置及成像控制方法,减小体积,易于操作,降低对人体造成损伤的风险。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周向图像探测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周向图像探测模组包括基壳、第一光电转换件以及反光镜,所述基壳包括球形的第一透镜以及与所述第一透镜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透镜凸出于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第一透镜内设置有球形的活动腔,所述第一透镜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腔连通的出光口,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横截面呈圆形的出光通道,所述出光通道与所述出光口连通,所述第一光电转换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光电转换件位于所述出光通道中并且所述第一光电转换件朝向所述出光口,所述反光镜位于所述活动腔中,所述反光镜的首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内侧壁并且位于所述出光通道的中心轴线T上,所述第一透镜在内侧壁上绕所述出光口设置有环形的滑槽,所述反光镜的尾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磁吸模组,包括有多个磁吸件,其中,所述磁吸件得电则产生磁力并且失电则失去磁力,多个所述磁吸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内并且多个所述磁吸件沿所述滑槽均匀分布;磁配合件,设置在所述反光镜的尾端,并且所述磁配合件能够被产生磁力的所述磁吸件吸附,所述磁配合件被不同的所述磁吸件吸附能够驱使所述反光镜绕中心轴线T转动;传输线组,所述传输线组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传输线组内设置有控制线单元以及第一传输线单元,所述控制线单元与各个所述磁吸件电连接以能够分别为各个所述磁吸件供电,所述第一传输线单元与所述第一光电转换件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设置有第一遮光部以限定出环形的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绕所述中心轴线T的周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于所述出光通道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从所述出光口延伸至所述第一光电转换件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呈圆形,并且所述反光镜的圆心位置处设置有标识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方图像探测模组,所述前方图像探测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容腔以及与所述容腔连通的入光口,所述入光口与所述出光口的朝向一致,所述前方图像探测模组包括第二光电转换件以及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设置在所述壳体并且所述第二透镜盖设于所述入光口,所述第二光电转换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且所述第二光电转换件位于所述容腔中,所述传输线组内设置有第二传输线单元,所述第二传输线单元与所述第二光电转换件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穿设有至少一根光纤线,所述光纤线的出光端能够朝向所述壳体的外周发出光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健,潘远强,潘建鹏,潘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千寻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