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770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8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包括一个表面和分别连接到所述一个表面的多个侧表面;线圈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以及引出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连接到所述线圈部。所述主体包括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多个侧表面中的两个相邻侧表面彼此接触的角部中。所述凹槽部的宽度比所述主体的宽度窄,并且所述凹槽部从所述引出部的一部分延伸。从所述引出部的一部分延伸。从所述引出部的一部分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0月29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

2021

014644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于此。


[0002]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3]电感器(一种线圈组件)是在电子装置中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使用的典型的无源电子组件。
[0004]随着电子装置实现高性能并且具有更小的尺寸,电子装置中使用的电子组件可具有增加的数量和更小的尺寸。
[0005]近年来,主要用作电感器的是底部电极型产品,其中除了底部电极的区域之外线圈组件的所有五个表面都是绝缘的,这导致新的底部电极型产品的不断发展。
[0006]为了制造其中电极仅在一个方向上形成的底部电极型产品,继续研究以解决由于产品结构中出现的奇点而频繁出现缺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包括可安装在板上的微电路图案的线圈组件。
[0008]本公开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包括一个表面和分别连接到所述一个表面的多个侧表面;线圈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以及引出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连接到所述线圈部,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多个侧表面中的两个相邻侧表面彼此接触的角部中,所述凹槽部的宽度比所述主体的宽度窄,并且所述凹槽部从所述引出部的一部分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凹槽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中,所述第二区域在厚度方向上距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具有最大距离,并且所述凹槽部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大于所述凹槽部的所述第二区域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凹槽部在远离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的方向上具有锥形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凹槽部具有截头圆锥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镀层,所述镀层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凹槽部的表面中的每者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与所述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外电极,所述外电极与所述镀层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并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设置在所述凹槽部中并与所述镀层的至少一部分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绝缘材料延伸到所述主体的所述多个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的所述多个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并且所述凹槽部包括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和所述第二凹槽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侧表面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端部中,同时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延伸到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二侧表面相邻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三侧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的所述多个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所述凹槽部包括延伸到所述主体的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的第三凹槽部以及延伸到所述主体的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三侧表面和所述第四侧表面的第四凹槽部,并且所述第三凹槽部和所述第四凹槽部彼此间隔开。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基于厚度方向,所述凹槽部的长度比所述主体的长度短。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覆盖所述线圈部的绝缘层,其中,所述绝缘层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所述凹槽部。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圭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