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型进料石墨导轨滚轮组件,其特征包括:导轨主体,所述导轨主体分为左侧部、右侧部和中间部;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均匀分布于左侧部及右侧部,排列成两排,所述放置槽设置有多个;芯杆,所述芯杆尺寸和所述放置槽匹配;滚轮,所述滚轮内设置有和所述芯杆匹配安装腔;螺孔,所述螺孔位于中间部;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孔位于中间部。通过设置有芯杆配合滚轮,将芯杆设置在空腔内的放置槽上,使得滚轮能够在芯杆上进行转动,同时在中间部设置有螺孔与定位销孔,通过石墨螺栓与定位销将石墨导轨稳定的固定在石墨盒内部,从而使得整个装置能够稳定工作。定工作。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型进料石墨导轨滚轮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硬质合金烧结
,尤其是一种超薄型进料石墨导轨滚轮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硬质合金烧结普遍采用压力烧结炉烧结。压力烧结炉一般采用卧式设计,在钢制有水套的压力炉壳中,装入碳纤维CFC材质编织的保温桶隔热,再依次装入石墨电阻棒框架、方形石墨盒。生产中,石墨电阻棒框架通电加热,通过热辐射将热量传导至炉子中部的石墨盒上,石墨盒再通过热辐射将热量传导至其中的产品上。由于以上述的压力烧结炉结构限制,石墨盒的内空尺寸仅为宽520mm*高520mm*长2090mm,同时放置产品时不能接触石墨盒,需要在四周空出5mm以上空间,以利于热辐射的传导多次反射均匀化,故温度能达到均匀的有效区域为宽500mm*高500mm*长1800mm,把产品放在此有效温区内方能保证产品得到均匀的加热烧结。
[0003]待烧结硬质合金制品放在石墨舟皿内,按要求码放在一定高度的料架或半自动、自动堆垛车上,通过人工或电机推动的方式进炉。烧结完成后经人工推拉或电动拉出的方式出炉。硬质合金比重大,装炉量一般在500千克左右,特殊大制品装炉量可超过1吨。
[0004]常见的烧结炉进炉导轨有一体式滚轮导轨、带圆柱滚子轴承的滚轮的导轨,均铺设两列在石墨盒底部,员工的将码垛好的产品放在导轨上推入烧结炉石墨盒内。此类导轨高度达到60mm以上,高度方向的有效温区被导轨侵占,实际使用的有效温区仅为宽500mm*高460mm*长1800mm,有8%的有效温区被浪费,无法放置产品。这两类导轨为确保较大的承重能力纷纷设计了较大的体型结构,牺牲了高度方面的温均性空间,浪费了一部分有效温区,同时进出炉时的阻力也较大,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导轨体型结构大、占用高度方面的温均性空间、装炉量减少、进出炉阻力大、耗费人力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型进料石墨导轨滚轮组件。
[0006]本技术提供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超薄型进料石墨导轨滚轮组件,包括:
[0008]导轨主体,所述导轨主体分为左侧部、右侧部和中间部;
[0009]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均匀分布于左侧部及右侧部,排列成两排,所述放置槽设置有多个;
[0010]芯杆,所述芯杆尺寸和所述放置槽匹配;
[0011]滚轮,所述滚轮内设置有和所述芯杆匹配安装腔;
[0012]螺孔,所述螺孔位于中间部;
[0013]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孔位于中间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主体高度为12mm,配合安装滚轮后,导轨滚轮组件整体高度为
19mm。
[0015]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主体的左侧部和右侧部等高,可并排放置2排石墨滚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主体的两侧设有斜边,所述斜边和水平面的夹角为45
°
。
[0017]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设置于导轨主体上,所述放置槽与所述芯杆、滚轮之间形成“凸”形截面。
[0018]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主体在所述放置槽处设置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放置芯杆。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超薄型导轨,使得组件的高度方向的占用空间有效减少,从60mm缩减到19mm,从而将石墨盒内的可利用有效温区从宽500mm*高460mm*长1800mm增大到宽500mm*高500mm*长1800mm,提升了8%,可进料量从500kg到1t提升到540kg到1.08t。
[0020]同时导轨主体放置槽排列成两列,均匀分布在左右两侧,结构合理、制作简便,双排滚轮有效增大了承重,芯杆采用高强度等静压石墨制作,热膨胀系数低,可承受硬质合金烧结真空或惰性气氛下最高的1600℃温度,同时表面光滑,与同为高强度等静压石墨制作的滚轮配合使用,能较好了利用石墨的自润滑作用,在满足高负荷承载力的同时具有较小的进炉阻力,单人即可省力轻便的把540kg到1.08t的产品推进或推出石墨盒中,同时芯杆是放置在放置槽内部的,也就是说芯杆和石墨滚轮是容易进行更换的。解决了压力烧结炉特别是硬质合金烧结用压力炉进出炉难度的大问题,其结构合理、制作简便、成本低、承重大、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图1是本技术在石墨盒底部的铺设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俯视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A处放大图;
[0025]图4是本技术B处放大图;
[0026]图5是本技术C处放大图;
[0027]图6是本技术D处放大图;
[0028]图7是本技术E处放大图。
[0029]图中标号:1、导轨主体;2、放置槽;21、芯杆;22、滚轮;23、安装腔;3、螺孔;4、斜边;5、定位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
型。
[0031]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在石墨盒底部的铺设图,每个石墨盒底部如铺设钢轨般铺设有两列该超薄型进料石墨导轮,员工可方便的将码垛好的产品推入或推出烧结炉石墨盒内。
[0032]参考图1
‑
图2,本技术提供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型进料石墨导轨滚轮组件,包括导轨主体1,导轨主体1可为长条状并设置在石墨盒体内表面,导轨主体1的高度可为12mm,在导轨主体1末端设置有两斜边,斜边和水平面的夹角为45
°
。其中,导轨分为左侧部、中间部和右侧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形状相同,高度一致。放置槽2在左侧部和右侧部对称均匀排列,放置槽2内均放置有小直径滚轮22,通过数量较多的小直径石墨滚轮22能提供较大的支持力。安装完滚轮22后,导轨滚轮组件整体高度可为19mm,远低于常见的烧结炉进炉导轨60mm以上的高度,可减少导轨滚轮组件高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提升了石墨盒内的可利用有效温区,加大了可进料量。
[0033]参考图3
‑
图7,在放置槽2内设置有芯杆21,芯杆21可为高强度等静压石墨制作,高强度等静压石墨结构精细致密,均匀性好,耐化学腐蚀性强,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良好,具有优异的机械加工性能,能够很好地保证装置的强度;芯杆21的直径可为7.2mm,芯杆21可为圆柱状,芯杆21放置在放置槽2的承载面上,承载面即为放置槽2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型进料石墨导轨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主体,所述导轨主体分为左侧部、右侧部和中间部;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均匀分布于左侧部及右侧部,排列成两排,所述放置槽设置有多个;芯杆,所述芯杆尺寸和所述放置槽匹配;滚轮,所述滚轮内设置有和所述芯杆匹配安装腔;螺孔,所述螺孔位于中间部;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孔位于中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进料石墨导轨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主体高度为12mm,配合安装滚轮后,导轨滚轮组件整体高度为19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进料石墨导轨滚轮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锡民,袁超波,方巍然,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