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密封三通阀门阀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51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密封三通阀门阀芯结构,涉及三通阀改进技术领域,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左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一流入管,所述阀体于第一流入管对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二流入管,所述阀体前侧面固定连通有流出管,所述阀体顶部四角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阀体内腔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两侧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封闭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封闭弹簧另一端设置有自密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统的三通阀体内通过设置的自密封组件替代传统的阀芯,两组自密封组件均塞入到第一流入管、第二流入管内,在管道要求频繁切换流通介质的工况下,无需反复转动把手,进行介质的切换,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密封三通阀门阀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三通阀改进
,尤其涉及一种自密封三通阀门阀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三通阀门是各种管道内广泛运用的一种阀门,三通阀门连接在管路中,能对管路中介质的方向进行转换,三通阀按流体作用方式分为合流阀和分流阀,合流阀有两个入口,合流后从一个出口流出。传统的三通阀门主体结构包括阀体、球形阀芯、连杆、把手,球形阀芯上制有通孔,操作通过转动把手来调节球形阀芯上通孔的位置,以达到切换流通介质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中许多管道在工作时需要频繁切换流通介质,传统的三通阀门需要频繁而反复地转动把手来切换流通介质,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把手长时间负荷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许多管道在工作时需要频繁切换流通介质,传统的三通阀门需要频繁而反复地转动把手来切换流通介质,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把手长时间负荷容易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自密封三通阀门阀芯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密封三通阀门阀芯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左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一流入管,所述阀体于第一流入管对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二流入管,所述阀体前侧面固定连通有流出管,所述阀体顶部四角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阀体内腔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两侧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封闭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封闭弹簧另一端设置有自密封组件。
[0007]可选地,所述阀体顶部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四角螺纹旋入有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底部螺纹旋入到安装孔内。
[0008]可选地,所述自密封组件包括对接管、限位盘,所述对接管直径与第一流入管、第二流入管内腔直径相同。
[0009]可选地,所述对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直径大于对接管直径,所述对接管侧面开设有对接孔。
[0010]可选地,所述限位盘侧壁开设有弧形槽,所述阀体内腔于第一流入管、第二流入管一端位置均开设有密封槽。
[0011]可选地,所述密封槽与弧形槽直径相同,所述密封槽内活动套设有密封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0013]1、本技术在传统的三通阀体内通过设置的自密封组件替代传统的阀芯,两组自密封组件均塞入到第一流入管、第二流入管内,在管道要求频繁切换流通介质的工况下,无需反复转动把手,进行介质的切换,省时省力。
[0014]2、本技术在自密封组件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可在自密封组件未动作时封闭
第一流入管或者第二流入管,大大提高自密封性组件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半爆炸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自密封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第一流入管;2、阀盖;21、锁定螺栓;3、第二流入管;4、阀体;41、安装孔;42、密封槽;5、流出管;6、中间板;61、容纳槽;7、封闭弹簧;8、密封圈;9、对接管;91、对接孔;92、限位盘;920、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参照图1

3,一种自密封三通阀门阀芯结构,包括阀体4,阀体4外观为矩形箱,阀体4顶部设置有阀盖2,阀盖2四角螺纹旋入有锁定螺栓21,阀体4顶部四角开设有安装孔41,锁定螺栓21底部螺纹旋入到安装孔41内,阀盖2用于封闭阀体4内腔顶部,便于往阀盖2内安装阀芯。
[0022]阀体4左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一流入管1,阀体4于第一流入管1对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二流入管3,阀体4前侧面固定连通有流出管5,第一流入管1与第二流入管3内腔直径相同,且流出管5轴线与第一流入管1、第二流入管3轴线均相互垂直。
[0023]阀体4内腔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中间板6,中间板6两侧面开设有容纳槽61,容纳槽61与封闭弹簧7一端固定连接,封闭弹簧7另一端设置有自密封组件,封闭弹簧7在常态下,处于受压缩状态。
[0024]使得两组自密封组件抵持到第一流入管1、第二流入管3一端,封闭第一流入管1、第二流入管3,中间板6的宽度设置大大小于阀体4内腔宽度,避免影响阀体4一侧的流出管5流出介质流量。
[0025]自密封组件包括对接管9、限位盘92,对接管9直径与第一流入管1、第二流入管3内腔直径相同,对接管9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92,限位盘92直径大于对接管9直径。
[0026]对接管9侧面开设有对接孔91,限位盘92侧壁开设有弧形槽920,密封槽42内活动套设有密封圈8,阀体4内腔于第一流入管1、第二流入管3一端位置均开设有密封槽42,密封槽42与弧形槽920直径相同,从而可将密封圈8套设到密封槽42内,密封槽42、弧形槽920、密封圈8可有效地提高限位盘92与阀体4侧壁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出现介质意外从阀体4非流出管5位置流出的现象。
[0027]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28]初始状态在,两组封闭弹簧7均处于受压缩状态,将两组限位盘92抵持到第一流入管1、第二流入管3一端,此时两组对接管9侧面的对接孔91被第一流入管1、第二流入管3内腔封闭,此时第一流入管1、第二流入管3与流出管5阻断。
[0029]当介质通过第一流入管1或者第二流入管3流入阀体4内时,会首先克服封闭弹簧7推动对接管9向中间板6靠近,直至对接孔91从第一流入管1、第二流入管3内腔露出,从第一流入管1流入的介质或者从第二流入管3的介质从流出管5流出。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密封三通阀门阀芯结构,包括阀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左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一流入管(1),所述阀体(4)于第一流入管(1)对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二流入管(3),所述阀体(4)前侧面固定连通有流出管(5),所述阀体(4)顶部四角开设有安装孔(41),所述阀体(4)内腔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中间板(6),所述中间板(6)两侧面开设有容纳槽(61),所述容纳槽(61)与封闭弹簧(7)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封闭弹簧(7)另一端设置有自密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封三通阀门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顶部设置有阀盖(2),所述阀盖(2)四角螺纹旋入有锁定螺栓(21),所述锁定螺栓(21)底部螺纹旋入到安装孔(4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密封三通阀门阀芯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
申请(专利权)人:蓝帕控制阀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