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隔墙法施工用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46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隔墙法施工用支护结构,包括有底架腔和拱钢架,所述底架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拱钢架,底架腔外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拱钢架与底架腔之间通过第一螺栓相连接,拱钢架之间通过连接架相连接,拱钢架顶部布置有顶板,顶板外侧壁开设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拱钢架远离底架腔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与顶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多个螺栓进行连接,便于对采用中隔墙法的施工场地进行支撑防护的防护结构进行拆卸组装,同时采用阻尼弹簧减震器结构,便于对易塌陷的顶部进行减震防护。便于对易塌陷的顶部进行减震防护。便于对易塌陷的顶部进行减震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隔墙法施工用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隔墙法施工用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中隔墙法也称CD工法,主要适用于地层较差和不稳定岩体,且地面沉降要求严格的地下工程施工。中隔墙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地下工程修建的增多,尤其是非掘进机方法运用于软弱、松散地层中浅埋暗挖的隧道工程后,在原正台阶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工法,它更有效地解决了将大、中跨的洞室开挖转变为中小跨的洞室开挖的问题。
[0003]现有的中隔墙法的支护结构安装不便,并且隧道顶部容易发生坍塌,支护结构顶部受到的压力也是最大的,缺乏对顶部的减震减压防护装置,同时缺乏警报装置提醒人员在意外发生时撤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中隔墙法施工用支护结构,包括有底架腔和拱钢架,所述底架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拱钢架,底架腔外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拱钢架与底架腔之间通过第一螺栓相连接,拱钢架之间通过连接架相连接,拱钢架顶部布置有顶板,顶板外侧壁开设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拱钢架远离底架腔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与顶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05]顶板底部安装有阻尼弹簧减震器,阻尼弹簧减震器底部安装有放置板。
[0006]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外侧壁沿其周向方向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与拱钢架内侧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底架腔底部安装有插杆。
[0008]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面嵌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端面安装有组尼弹簧减震器,阻尼弹簧减震器右方布置有报警器,报警器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螺栓外侧壁开设有插孔,插孔内安装有插销。
[0010]优选的:所述插销为磁性结构,拱钢架内侧端安装有第一磁铁。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中多个螺栓进行连接,便于对采用中隔墙法的施工场地进行支撑防护的防护结构进行拆卸组装,同时采用阻尼弹簧减震器结构,便于对易塌陷的顶部进行减震防护。
[0013]2、本技术中采用压压力传感器结构,压力传感器超过一定限度后,控制报警器报警,从而及时提醒坑内工作人员及时撤离,减小意外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隔墙法施工用支护结构主视图;
[001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隔墙法施工用支护结构的剖视俯视图;
[0016]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隔墙法施工用支护结构的剖视仰视图;
[0017]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隔墙法施工用支护结构的局部剖视俯视图;
[0018]图中:1、底架腔;2、拱钢架;11、第一螺栓;12、连接架;13、顶板;14、第二螺栓;15、组尼弹簧减震器;16、放置板;17、第三螺栓;18、插杆;19、压力传感器;21、第一螺纹孔;22、报警器;23、插销;24;第一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中隔墙法施工用支护结构,包括有底架腔1和拱钢架2,所述底架腔1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拱钢架2,底架腔1外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1,拱钢架2与底架腔1之间通过第一螺栓11相连接,拱钢架2之间通过连接架12相连接,拱钢架2顶部布置有顶板13,顶板13外侧壁开设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拱钢架2远离底架腔1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栓14,第二螺栓14与顶板1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工作时,将顶板13与拱钢架2之间通过第二螺栓14相连接,随后将底架腔1放置在地上,将拱钢架2放进底架腔1内,通过第一螺栓11对其进行固定,从而对采用中隔墙法的施工场地进行支撑防护,便于拆卸组装。
[0021]顶板13底部安装有阻尼弹簧减震器15,阻尼弹簧减震器15底部安装有放置板16,工作时,采用阻尼弹簧减震器15结构,便于对易塌陷的顶部进行减震防护。
[0022]所述放置板16外侧壁沿其周向方向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三螺栓17,第三螺栓17与拱钢架2内侧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对放置板16与拱钢架2之间进行固定。
[0023]所述底架腔1底部安装有插杆18,工作时,将插杆18插在地上,从而对底架腔1进行固定。
[0024]所述底板上端面嵌设有压力传感器19,压力传感器19上端面安装有组尼弹簧减震器15,阻尼弹簧减震器15右方布置有报警器22,报警器22与压力传感器19电性连接,工作时,当顶部发生坍塌时,顶板13下压挤压阻尼弹簧减震器15,阻尼弹簧减震器15挤压压力传感器19,压力传感器19超过一定限度后,控制报警器22报警,从而及时提醒坑内工作人员及时撤离,减小意外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可能性。
[0025]所述第三螺栓17外侧壁开设有插孔,插孔内安装有插销23,采用插销23结构,从而对第三螺栓17进行固定,防止第三螺栓17松动脱落造成放置板16坠落砸伤作业人员。
[0026]所述插销23为磁性结构,拱钢架2内侧端安装有第一磁铁24,通过第一磁铁24对插销23进行吸引固定。
[0027]具体工作时,将顶板13与拱钢架2之间通过第二螺栓14相连接,随后将底架腔1放置在地上,将拱钢架2放进底架腔1内,通过第一螺栓11对其进行固定,从而对采用中隔墙法的施工场地进行支撑防护,便于拆卸组装,将插杆18插在地上,从而对底架腔1进行固定。
[0028]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隔墙法施工用支护结构,包括有底架腔(1)和拱钢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腔(1)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拱钢架(2),底架腔(1)外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1),拱钢架(2)与底架腔(1)之间通过第一螺栓(11)相连接,拱钢架(2)之间通过连接架(12)相连接,拱钢架(2)顶部布置有顶板(13),顶板(13)外侧壁开设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拱钢架(2)远离底架腔(1)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栓(14),第二螺栓(14)与顶板(1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顶板(13)底部安装有阻尼弹簧减震器(15),阻尼弹簧减震器(15)底部安装有放置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隔墙法施工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16)外侧壁沿其周向方向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鑫洋李诚斌韩春光吴润富熊亮范连凯黄勇黄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