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以及供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724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以及供水方法,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包括一次均流罐和二次均流罐,一次均流罐上沿轴向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一次均流罐和二次均流罐通过多根均流管连接,多根均流管沿一次均流罐的轴向间隔设置。二次均流罐上设置有多根上分供水管和下分供水管,多根上分供水管和多根下分供水管均沿二次均流罐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均流管、上分供水管及下分供水管上均设有流量调节阀。装置具备二级缓冲、阻尼均流、立式梯度分流供水、梯度/均流供水模式切换、按冷却路径控制供水等功能,实现了金属板带材冷却效率、冷却均匀性和板形平直度的提升,并实现了金属板带材的低残余应力冷却。低残余应力冷却。低残余应力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以及供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板带材热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以及供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板带材制备过程中需要对板带材进行冷却,例如连铸二冷冷却、轧后超快冷及层流冷却、淬火等,利用不同的冷却制度调控金属板带材温度、相变,提升性能和质量。金属板带材冷却设备有一个共同点,所有冷却喷嘴均需沿生产线依次布置,形成较长的冷却区,板带材以一定的速度(或加速度)进入冷却区,依次经过各喷嘴,按照某一工艺路径完成冷却过程,实现连续生产。
[0003]金属板带材制备流程中,冷却过程主要控制以下参数:开冷和终冷温度、冷却速度、冷却路径。绝大部分金属板带材制备过程中,均在冷却阶段完成相变和大部分热交换,该阶段对改善板带材冷后温度、微观组织、最终性能和板形至关重要。板带材冷却前内部温度已分布不均,冷却期间存在温度场

相场

应力场多场耦合作用,如何通过控制冷却路径、设计并实现符合板带材优异性能对应的复杂冷却工艺,并保证冷后板形、表观质量等外在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包括一次均流罐(1)和二次均流罐(2),所述一次均流罐(1)和所述二次均流罐(2)均竖直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一次均流罐(1)上沿轴向设置有第一进水管(4)和第二进水管(5),所述第一进水管(4)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管(5)的正上方;所述一次均流罐(1)和所述二次均流罐(2)通过多根均流管连接,多根所述均流管沿所述一次均流罐(1)的轴向间隔设置;冷却水由第一进水管(4)或第二进水管(5)进入所述一次均流罐(1),经所述一次均流罐(1)均流后由多根所述均流管输送至所述二次均流罐(2)中;所述二次均流罐(2)上设置有多根上分供水管(12)和多根下分供水管(13),多根所述上分供水管(12)和多根所述下分供水管(13)均沿所述二次均流罐(2)的轴向间隔设置;经所述二次均流罐(2)均流后的冷却水由所述上分供水管(12)和所述下分供水管(13)输送至板带材冷却设备的喷嘴;所述第一进水管(4)、所述第二进水管(5)、所述均流管、所述上分供水管(12)以及所述下分供水管(13)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均流罐(1)包括第一罐体(14)和第一阻尼筒(15);所述第一罐体(14)和所述第一阻尼筒(15)均为两端封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第一阻尼筒(15)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14)内,所述第一阻尼筒(15)与所述第一罐体(14)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阻尼筒(15)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进水管(4)和所述第二进水管(5)均与所述第一阻尼筒(15)连通;所述均流管的数量均为6,6根所述均流管均与所述第一罐体(14)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管、所述第一进水管(4)以及所述第二进水管(5)均水平设置;所述均流管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进水管(4)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所述第一进水管(4)的中轴线与所述一次均流罐(1)的中心点的标高一致,所述第二进水管(5)的中轴线与位于最下方的两根均流管的中轴线的垂直连线的中点的标高一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4)和所述第二进水管(5)的直径均为DN800~DN1200,所述均流管的直径均为DN300~DN400,所述一次均流罐(1)的直径为DN1000~DN1400。5.如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均流罐(2)包括第二罐体(16)和第二阻尼筒(17);所述第二罐体(16)和所述第二阻尼筒(17)均为两端封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第二阻尼筒(17)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16)内,所述第二阻尼筒(17)与所述第二罐体(16)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阻尼筒(17)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根所述均流管均与所述第二阻尼筒(17)连通;所述上分供水管(12)和所述下分供水管(13)的数量均为10,10根所述上分供水管(12)和10根所述下分供水管(13)均与所述第二罐体(16)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供水管(12)和所述下分供水管(13)均水平设置;
所述上分供水管(12)的中轴线与所述下分供水管(13)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上分供水管(12)的中轴线与所述均流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5)度,所述下分供水管(13)的中轴线与所述均流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5)度。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供水管(12)与所述下分供水管(13)的直径均为DN125~DN250,所述二次均流罐(2)的直径为DN1000~DN1400。8.如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均流罐(1)和所述二次均流罐(2)均包括罐体和阻尼筒;所述罐体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天亮崔巍曳彦奇邓想涛郭泽宇刘光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