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全自动测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708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巷道全自动测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电控柜、多传感融合计算盒、深度相机、伺服驱动一体化电机、上位机、电磁阀、远程控制模块和气动马达;伺服驱动一体化电机通过CAN总线接入电控柜中的运动控制器;深度相机由GIGE接入多传感融合计算盒;多传感融合计算盒中的边缘计算模块将获取图像通过TCP传给上位机;多传感融合计算盒将图像识别的数据信息通过TCP或RS485传给电控柜中的运动控制器;电磁阀通过IO接口接入电控柜中的IO扩展板;电控柜中的运动控制板通过蓝牙控制远程控制模块。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准确性高、结构更为优化、无需使用电缆、适用性更强的优点。适用性更强的优点。适用性更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巷道全自动测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通风系统的
,尤其是一种巷道全自动测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矿采掘智能化的发展,通风系统的智能化突显了其重要性,井下巷道的风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因此井下巷道的风量测定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矿井小型巷道以人工测量为主,大断面巷道则采用自动化装置进行测风。
[0003]传统人工测量线路法需要测风员沿着固定路线匀速移动风表,直至走完整条路线,方能获得较为准确的巷道平均风速;这种方法对测风员的要求比较高,实际测风时,由于测风员手持风表移动的速度、风表移动的路线在多次测量时难以保持一致,且风表进风截面与风向也不易保证完全垂直,因而容易导致测风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此外,人工测风需要测风员到达井下各个指定测风点进行测量,效率较低,且工作强度大。
[0004]行业内相关自动化产品为多点移动测风装置和六线式测风装置。多点移动测风装置有两种结构形式,能分别适应矩形和拱形断面巷道的风速测量,但由于只测9个点求平均风速,测风准确性欠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全自动测风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电控柜(1)、多传感融合计算盒(2)、深度相机(3)、伺服驱动一体化电机(4)、上位机(5)、电磁阀(6)、远程控制模块(7)和气动马达(8);所述伺服驱动一体化电机(4)通过CAN总线接入电控柜(1)中的运动控制器;所述深度相机(3)由千兆以太网通信协议GIGE接入所述多传感融合计算盒(2);所述多传感融合计算盒(2)中的边缘计算模块将获取图像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传给上位机(5);所述多传感融合计算盒(2)将图像识别的数据信息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或通信接口RS485传给电控柜(1)中的运动控制器;所述电磁阀(6)通过IO接口接入所述电控柜(1)中的IO扩展板;所述电控柜(1)中的运动控制板通过蓝牙控制所述远程控制模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全自动测风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伺服驱动一体化电机(4)有两个,它们分别为直线电机和旋转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用于控制风表(9)做直线运动,所述旋转电机用于控制风表(9)做旋转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全自动测风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风表(9)为机械式风表。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全自动测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电控柜(1)中的运控控制器给出IO接口信号控制电磁阀(6)打开供气开关,气动马达(8)控制巷道全自动测风装置旋转到测风位置;第二步骤:巷道全自动测风装置旋转到测风位置后深度相机(3)采集风表(9)的初始位置读数,且确保开始移动前风表(9)的读数为零;第三步骤:判断风表(9)的读数是否复位为零:当风表(9)的读数没有复位为零时,则执行风表(9)的读数复位到零并重复第二步骤;当风表(9)的读数复位为零时,则执行下一步骤;第四步骤:启动风表(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俊陈晓晶蒋伟韩朝晖贾文琪单成伟程刘胜季亮徐志飞何敏姚超修卜滕滕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