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伺服控制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17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伺服控制驱动器,属于伺服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驱动器本体、底板和保护壳,驱动器本体固定于底板的上侧,保护壳罩设于驱动器本体的正上方,保护壳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驱动器本体接口对应设置的槽口,保护壳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保护壳外侧的U形壳,U形壳的横直端上侧插设并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杆,且转杆的一端延伸至U形壳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升降调节机构可带动保护壳下移与底板抵紧,对驱动器本体形成外界保护,提高防撞性,延长使用寿命,且操作简单,便于驱动器本体的检修。便于驱动器本体的检修。便于驱动器本体的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伺服控制驱动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伺服控制
,具体是一种三通伺服控制驱动器。

技术介绍

[0002]伺服驱动器本体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随着磁性材料、电力电子器件和数字处理器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电机与现代控制技术相结合,使机电伺服技术迅速崛起,机电伺服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对其的集成度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在中国专利一种三通道伺服控制驱动器本体(专利号为:CN104410334A)中,该装置包括通讯板和三个驱动控制单元,所述通讯板通过RS

232总线与计算机连接,还分别通过CAN总线与三个驱动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实现计算机和所述驱动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通信,各驱动控制单元还通过RS

422总线与控制系统连接,输出端还与待驱动的伺服机构连接,用于将位置、速度、电流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输出,驱动器本体将一个伺服控制器和三个伺服驱动器本体集成在一起,实现三通道机电伺服系统的驱动控制,提高了系统集成度,安装空间小,系统重量轻,节约生产成本,但是,该装置其外部没有设置防撞保护机构,自身保护效果差,影响使用其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三通伺服控制驱动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伺服控制驱动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通伺服控制驱动器,包括驱动器本体、底板和保护壳,驱动器本体固定于底板的上侧,保护壳罩设于驱动器本体的正上方,保护壳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驱动器本体接口对应设置的槽口,保护壳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调节机构;
[0006]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保护壳外侧的U形壳,U形壳的横直端上侧插设并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杆,且转杆的一端延伸至U形壳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U形壳的横直端两端内壁均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杆,且两个转杆相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两个转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反向设置的第三锥齿轮,U形壳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均通过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丝杆,且两个丝杆上均固定连接有与两个第三锥齿轮一一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两个丝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U形壳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口,两个螺纹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块,且两个连块分别穿过两个滑口设置,底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连块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U形壳的横直端上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通过轴承件与转杆转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位于U形壳外侧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螺纹块、连块、固定板和固定架每相邻两者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保护壳的外侧壁开设有均匀密布的散热孔。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底板的底部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一种三通伺服控制驱动器,通过设置底板和保护壳,将驱动器本体罩设在保护壳中,可形成外部保护,提高对驱动器本体的防撞保护作用,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4]2、该一种三通伺服控制驱动器,通过设置升降调节机构,转动转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锥齿轮啮合,进而带动两个转杆同时转动,由于两个第三锥齿轮分别与两个第四锥齿轮啮合,进而带动两个丝杆同步转动,由于螺纹块的轴向转动跟随连块受到固定板上的固定架的限制,此时,两个丝杆在螺纹块中旋转并强制位移,进而带动保护壳从底板上往上位移,将驱动器本体露出,操作简单,便于驱动器本体的检修。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保护壳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0021]1、驱动器本体;2、底板;3、保护壳;4、槽口;5、U形壳;6、转杆;7、第一锥齿轮;8、转杆;9、第二锥齿轮;10、第三锥齿轮;11、丝杆;12、第四锥齿轮;13、螺纹块;14、滑口;15、连块;16、固定板;17、固定架;18、手轮;19、散热孔;20、减震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3]请参阅图1

图4,本实用实施例中,一种三通伺服控制驱动器,包括驱动器本体1、
底板2和保护壳3,驱动器本体1固定于底板2的上侧,保护壳3罩设于驱动器本体1的正上方,保护壳3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驱动器本体1接口对应设置的槽口4,保护壳3与底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调节机构,将驱动器本体1罩设在保护壳3中,可形成外部保护,提高对驱动器本体1的防撞保护作用。
[0024]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保护壳3外侧的U形壳5,U形壳5的横直端上侧插设并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杆6,且转杆6的一端延伸至U形壳5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U形壳5的横直端两端内壁均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杆8,且两个转杆8相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9,两个转杆8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反向设置的第三锥齿轮10,U形壳5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均通过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丝杆11,且两个丝杆11上均固定连接有与两个第三锥齿轮10一一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12,两个丝杆11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3。
[0025]U形壳5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口14,两个螺纹块1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块15,且两个连块15分别穿过两个滑口14设置,底板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且两个固定板16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7,两个固定架17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连块15固定连接,转动转杆6,带动第一锥齿轮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伺服控制驱动器,包括驱动器本体(1)、底板(2)和保护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本体(1)固定于底板(2)的上侧,所述保护壳(3)罩设于驱动器本体(1)的正上方,所述保护壳(3)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驱动器本体(1)接口对应设置的槽口(4),所述保护壳(3)与底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保护壳(3)外侧的U形壳(5),所述U形壳(5)的横直端上侧插设并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杆(6),且转杆(6)的一端延伸至U形壳(5)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所述U形壳(5)的横直端两端内壁均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杆(8),且两个转杆(8)相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9),两个所述转杆(8)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反向设置的第三锥齿轮(10),所述U形壳(5)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均通过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丝杆(11),且两个丝杆(11)上均固定连接有与两个第三锥齿轮(10)一一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12),两个所述丝杆(11)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3),所述U形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文俊张森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汇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