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及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05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体、第二模体、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和驱动模块,第一模体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模体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沿第一导向孔的一端往第一导向孔的另一端的方向,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之间的距离减小;设置有第一填充部的第一顶杆滑动穿设于第一导向孔;设置有第二填充部的第二顶杆滑动穿设于第二导向孔;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均与驱动模块连接,当驱动模块驱动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朝靠近第一模体的方向运动即可将产品腔内的成品顶起,并且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逐渐与成品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需将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朝第一模体运动即可将成品顶起并使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与成品分离,从而实现脱模操作。实现脱模操作。实现脱模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及注塑机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及注塑机。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大部分的塑胶件一般都是通过模具制造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体、第二模体和顶杆,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共同形成产品腔,顶杆用于在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分离后将塑胶件顶起,以使塑胶件和模具分离。当塑胶件的侧壁面需要开设凹槽时,模具则需要设置与凹槽的形状相同的填充件,并且塑胶件在脱离模具之前,先使填充件完全离开凹槽后,再通过顶杆将塑胶件顶起以使塑胶件和模具分离,从而完成塑胶件的脱模。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上述方式,需要至少在模具中设置两个驱动机构,其中一个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填充件离开凹槽,另一个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顶杆将塑胶件顶起,使得模具的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及注塑机,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体、第二模体、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和驱动模块,所述第一模体,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模体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当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合模时,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共同形成产品腔,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导向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沿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一端往第一导向孔的另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所述第一顶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填充部,所述第一填充部收容于所述产品腔;所述第二顶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顶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填充部,所述第二填充部收容于所述产品腔;所述第一顶杆的另一端和第二顶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当所述驱动模块驱动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朝靠近所述第一模体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共同将产品腔内的成品顶起,并且所述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逐渐与所述成品分离。
[0006]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板、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板,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卡台,所述第一顶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台,所述第一卡台插接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卡台插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并且所述第一顶杆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杆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以使所述第一驱动杆带动所述第一顶杆
沿所述第一导向孔滑动时,所述第一顶杆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内壁之间不会产生干涉。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顶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插接于所述第三滑槽,并且所述第一卡接部可沿所述第三滑槽滑动,以使所述第二驱动杆带动所述第二顶杆沿所述第二导向孔滑动时,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内壁之间不会产生干涉。
[0009]可选地,所述模具还包括底座,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二模体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底座相固定,所述驱动板设置有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杆插接于所述第三导向孔。
[0010]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安装于所述第三导向孔,所述导向块套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杆。
[0011]可选地,所述驱动板设置有多个第三导向孔,所述多个第三导向孔呈矩形分布于所述驱动板,所述第一导向杆和导向块的数量为多个,一所述导向块安装于一所述第三导向孔,并且一所述导向块套接于一所述第一导向杆。
[0012]可选地,所述底座背离所述第二模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孔,所述驱动板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孔朝向所述第二模体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孔用于供其它设备穿过,以使其它设备可以推动所述驱动板沿所述第一导向杆运动。
[0013]可选地,所述模具还包括填充组件和驱动杆,所述填充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填充组件设置有第二驱动孔,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模体相固定,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驱动孔,所述填充组件用于成型成品的空腔,所述第二驱动孔倾斜设置,以使当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分离时,在所述驱动杆和第二驱动孔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填充组件和所述成品的空腔分离。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注塑机,包括上述的模具。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模体设置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第一导向孔的一端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导向孔的一端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分别位于第二腔体的两侧,并且沿第一导向孔的一端往第一导向孔的另一端的方向,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将第一顶杆滑动穿设于第一导向孔,并且第一顶杆的第一填充部收容于产品腔,将第二顶杆滑动穿设于第二导向孔,第二顶杆的第二填充部收容于产品腔,从而使得成品的两侧形成凹槽,再通过驱动模块驱动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朝靠近第二模体的方向运动时,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共同将成品顶起,并且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与成品分离,因此,无需分别设置独立的驱动机构来分别驱动填充件和顶杆运动来完成成品的脱模操作,有利于简化模具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7]图1是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生产的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爆炸状态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爆炸状态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模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模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驱动模块、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图7中E部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驱动板、第一导向杆和导向块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当没有腔体成型模块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与成品脱离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图10中A部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0028]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爆炸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腔体成型模块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0030]图14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体,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模体,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当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合模时,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共同形成产品腔,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导向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沿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一端往第一导向孔的另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第一顶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填充部,所述第一填充部收容于所述产品腔;第二顶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顶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填充部,所述第二填充部收容于所述产品腔;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顶杆的另一端和第二顶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当所述驱动模块驱动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朝靠近所述第一模体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共同将产品腔内的成品顶起,并且所述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逐渐与所述成品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板、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板,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卡台,所述第一顶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台,所述第一卡台插接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卡台插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并且所述第一顶杆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杆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以使所述第一驱动杆带动所述第一顶杆沿所述第一导向孔滑动时,所述第一顶杆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内壁之间不会产生干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利丰陈碧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