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和串口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87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6
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串口管理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串口;其中:所述串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接收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命令,并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命令包括鉴权请求和串口开启命令;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确定所述鉴权请求通过后接收所述串口开启命令,并根据所述串口开启命令开启串口输出功能,以使所述控制器能够将设备信息输出至所述串口。所述电子设备采用了多项安全措施,在通过鉴权请求后还需要专门的串口开启命令才能开启串口输出功能,使用更加安全,并且,不使用CPLD,无需对串口进行编码和解码算法,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和串口管理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串口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设备常用到串口、网口等调试接口,方便用于各种研发调试或测试维护。其中,串口存在于大多数的CPU或MCU等主控制器上,通过串口可输出重要的设备信息,外部设备接入电子设备的串口后可进行较高权限的设备信息查询及控制。
[0003]现有具有串口的电子设备,容易通过串口对电子设备进行破解攻击,导致安全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串口管理方法,电子设备采用多项安全措施组合,在通过鉴权请求后还需要专门的串口开启命令才能开启串口输出功能,使用更加安全,并且,不使用CPLD,无需对串口进行编码和解码算法,有利于降低成本。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串口;其中:所述串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接收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命令,并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命令包括鉴权请求和串口开启命令;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确定所述鉴权请求通过后接收所述串口开启命令,并根据所述串口开启命令开启串口输出功能,以使所述控制器能够将设备信息输出至所述串口。
[0006]由于控制器在确定鉴权请求通过后才可接收串口开启命令,并根据串口开启命令开启串口输出功能,以便将设备信息输出至所述串口,即通过鉴权请求后还需需要专门的串口开启命令开启串口输出功能,这样采用了多项安全措施组合,使用更加安全,并且,不使用CPLD,无需对串口进行编码和解码算法,有利于降低成本。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命令还包括串口关闭命令,在所述串口输出功能开启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串口关闭命令,并根据所述串口关闭命令使所述串口输出功能关闭,以禁止所述控制器将所述设备信息输出至所述串口。这样通过串口关闭命令可关闭串口输出功能,用户可自定义串口关闭命令以降低破解风险,从而增强了串口的安全性能。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输出信号线,所述控制器包括芯片,所述芯片包括接收引脚、发送引脚、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所述接收引脚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发送引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入引脚连接;其中:所述芯片能够根据所述串口开启命令使所述输入引脚和所述输出引脚连接,实现开启所述串口输出功能,以使所述设备信息依次通过所述发送引脚、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线、所述输入引脚和所述输出引脚输出至所述串口;和/或,所述芯片能够根据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串口关闭命令使所述输入引脚和所述输出引脚断开连接,实现关闭所述串口输出功能,以禁止所述设备信息通过所述输出引脚输出至所述串口。这样可在控制器如CPU内部通
过软件定义IO1与IO2之间存在软件开关,并且,软件开关默认不连接,仅在满足条件情况下进行闭合连接或断开连接,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可避免对串口进行编码和解码算法,有利于降低成本。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转换装置,与所述串口和所述控制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控制命令转换为第一信号后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转换装置还用于将所述设备信息转换为第二信号后发送给所述串口。由于电子设备内部传输数据时采用的电平信号较低,而通过串口输出或输入的信息的电平信号较高,故可通过转换装置对表征数据的高低电平信号进行转换,以便使串口和控制器能够正常进行通信。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输入信号线,所述第一输入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串口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换装置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信号线,所述第二输入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转换装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接收引脚连接;和/或,第二输出信号线,所述第二输出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信号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换装置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三输出信号线,所述第三输出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转换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串口的输入端连接。这样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采用不同的通道进行通信,不会产生干涉。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控制器、所述转换装置和所述串口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且,所述第一输入信号线、所述第二输入信号线、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线、所述第二输出信号线和所述第三输出信号线中的至少一者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内层。这样外部接口信号走PCB内层信号线,即使对电子设备的外壳进行拆解,也无法简单分析出信号的定义及信号与内部功能器件如主控制、转换装置、串口等的连接关系。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串口包括RS232接口、RJ45连接器、音频连接器中的至少一种。
[001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串口管理方法,应用于具有串口的电子设备,所述串口管理方法包括:通过所述串口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鉴权请求;在确定所述鉴权请求通过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串口接收串口开启命令;根据所述串口开启命令开启串口输出功能,以便将设备信息输出至所述串口。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串口管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串口输出功能开启时,通过所述串口接收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串口关闭命令;根据所述串口关闭命令使所述串口输出功能关闭,以禁止将所述设备信息输出至所述串口。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串口管理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所述鉴权请求未通过的情形下,保持所述串口输出功能关闭。
[0016]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串口管理设备,所述串口管理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串口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鉴权请求;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所述鉴权请求通过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串口接收串口开启命令;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串口开启命令开启串口输出功能,以便将设备信息输出至所述串口。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串口输出功能开启时,通过所述串口接收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串口关闭命令;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串口
关闭命令使所述串口输出功能关闭,以禁止将所述设备信息输出至所述串口。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所述鉴权请求未通过的情形下,保持所述串口输出功能关闭。
[0019]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在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0020]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0021]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0022]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和与所述控制器(1)连接的串口(2);其中:所述串口(2),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接收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命令,并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控制器(1),所述控制命令包括鉴权请求和串口开启命令;所述控制器(1),用于在确定所述鉴权请求通过后接收所述串口开启命令,并根据所述串口开启命令开启串口输出功能,以使所述控制器(1)能够将设备信息输出至所述串口(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命令还包括串口关闭命令,在所述串口输出功能开启时,所述控制器(1)还用于接收所述串口关闭命令,并根据所述串口关闭命令使所述串口输出功能关闭,以禁止所述控制器(1)将所述设备信息输出至所述串口(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输出信号线(L1),所述控制器(1)包括芯片,所述芯片包括接收引脚(RX)、发送引脚(TX)、输入引脚(IO1)和输出引脚(IO2);所述接收引脚(RX)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线(L1)的一端与所述发送引脚(TX)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入引脚(IO1)连接;其中:所述芯片能够根据所述串口开启命令使所述输入引脚(IO1)和所述输出引脚(IO2)连接,实现开启所述串口输出功能,以使所述设备信息依次通过所述发送引脚(TX)、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线(L1)、所述输入引脚(IO1)和所述输出引脚(IO2)输出至所述串口(2);和/或,所述芯片能够根据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串口关闭命令使所述输入引脚(IO1)和所述输出引脚(IO2)断开连接,实现关闭所述串口输出功能,以禁止所述设备信息通过所述输出引脚(IO2)输出至所述串口(2)。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转换装置(3),与所述串口(2)和所述控制器(1)分别通信连接;所述转换装置(3)用于将所述控制命令转换为第一信号后发送给所述控制器(1);所述转换装置(3)还用于将所述设备信息转换为第二信号后发送给所述串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凯平
申请(专利权)人: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