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履一体式双工作装置多用途工程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71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履一体式双工作装置多用途工程车,其具有履带走行和轮式走行双模式,可以适应山地、公路、铁路等不同的施工环境;通过控制回转平台总成的角度,满足狭小空间或者限位工况的安全施工;斗杆采用独立的二回转机构,通过调整二回转油缸的行程,实现斗杆独立回转角度的控制,回转连接架上装有接近开关,用于控制斗杆的回转角度,避免与其它工作装置干涉;设有主、副双工作装置,不同工作装置实现不同功能,并通过控制程序实现共同作业和互锁,操控性更好,安全性更高;通过主、副工作装置各类机具的切换,实现多种用途的快速转换,减少工程车数量,降低施工成本,提供作业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履一体式双工作装置多用途工程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履一体式双工作装置多用途工程车。

技术介绍

[0002]工程车属于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施工领域,主要有挖掘机、起重机、旋挖钻机、装载机、压路机、摊铺机等产品型式,标准的工程车作业功能比较单一,仅能适应挖掘、起吊、装载等单一施工工况。现有的定制化工程车基本都是在常规产品的基本上简单地增加其它作业功能,如在起重机臂头安装钻杆,装载机后端增加挖斗等。针对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1)虽然增加了功能,但不能满足复杂工况的施工需求;(2)简单的功能叠加,可操控性差;(3)功能叠加造成工作装置之间存在干涉,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履一体式双工作装置多用途工程车,其具有轮履走行、挖掘、夯实、打桩、起重、钻孔、换枕、捣固、清筛等功能,可以满足工程开挖、河道打桩、国网电杆组立、有砟铁路养护等不同施工需求。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履一体式双工作装置多用途工程车,包括两侧设有履带行走总成的底盘车架,所述底盘车架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轮履转换支架连接有轮式行走总成,所述轮履转换支架用于控制履带行走总成接触或脱离地面;所述底盘车架通过回转机构连接回转平台总成,所述回转平台总成上安装有主工作装置和副工作装置;
[0006]所述主工作装置包括铰接在回转平台总成上的动臂、与动臂铰接的回转连接架、用于控制回转连接架旋转幅度的动臂油缸、转动连接在回转连接架上的二回转臂、用于控制二回转臂旋转角度的二回转油缸、铰接在二回转臂端部的斗杆、用于控制斗杆旋转幅度的斗杆油缸、铰接在斗杆端部的液压快换以及用于控制液压快换旋转角度的快换调整油缸;
[0007]所述副工作装置包括设在回转平台总成上的立柱、铰接在立柱端部的臂架总成、用于控制臂架总成变幅角度的变幅油缸、设在臂架总成臂头上部的连杆机构和用于控制连杆机构工作幅度的机具调整油缸;臂架总成臂头内侧安装有起升机构,臂架总成臂头侧面设有长度角度传感器和可视系统。
[0008]优选地,所述轮履转换支架包括若干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铰接底盘车架和轮式行走总成,所述底盘车架与连接臂之间还铰接有用于控制连接臂旋转角度的液压油缸。
[0009]优选地,所述液压快换根据施工作业需求能够快速安装或者更换为挖斗、铲斗、螺旋钻杆、液压夯实机、液压打桩机、液压破碎锤、轨枕更换机、捣固机、清筛机或扒砟链。
[0010]优选地,所述臂架总成根据施工作业需求能够快速安装或者更换为电杆抓具、圆木抓具、液压剪或螺旋钻杆。
[0011]优选地,所述轮式行走总成能够采用轮胎用于公路走行或采用钢轮用于铁路走行。
[0012]优选地,回转连接架上装有接近开关,用于控制斗杆的回转角度,避免与其它工作装置干涉。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轮式行走总成,具有履带走行和轮式走行双模式,可以适应山地、公路、铁路等不同的施工环境;回转平台总成的能够旋转,通过控制旋转角度满足狭小空间或者限位工况的安全施工。
[0015]2、斗杆采用独立的二回转臂,通过调整二回转油缸的行程,实现斗杆独立回转角度的控制,回转连接架上装有接近开关,用于控制斗杆的回转角度,避免与其它工作装置干涉。
[0016]3、设有主、副双工作装置,不同工作装置实现不同功能,并能够实现共同作业和互锁,操控性更好,安全性更高;通过主、副工作装置各类机具的切换,实现多种用途的快速转换,减少工程车数量,降低施工成本,提供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履一体式双工作装置多用途工程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履一体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工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副工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轮履一体底盘,11、底盘车架,12、履带走行总成,13、轮履转换支架,14、轮式行走总成,2、回转机构,21、回转支承,22、回转减速机总成,23、回转编码器,3、回转平台总成,4、主工作装置,41、动臂,42、动臂油缸,43、回转连接架,44、二回转臂,45、二回转油缸,46、斗杆油缸,47、斗杆,48、快换调整油缸,49、液压快换,5、副工作装置,51、立柱,52、变幅油缸,53、臂架总成,54、起升机构,55、机具调整油缸,56、连杆机构,57、长度角度传感器,58、可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轮履一体式双工作装置多用途工程车,包括轮履一体底盘1、回转机构2、回转平台总成3、主工作装置4、副工作装置5。轮履一体底盘1用于承载工程车上装,并实现工程车的走行。回转机构2分别与轮履一体底盘1、回转平台总成3连接,实现回转平台总成3、主工作装置4、副工作装置5的回转。回转平台总成3上装有驾驶室、动力装置等,为其它机构提供动力,并用于安装主工作装置4、副工作装置5。主工作装置4通过销轴与回转平台总成3转动连接,实现挖机、夯实等多种作业。副工作装置5通过螺栓与回转平台总成3连接,实现起吊、抓取等多种作业。
[0027]如图1、图2所示,所述轮履一体底盘1包括底盘车架11、履带走行总成12、轮履转换支架13和轮式行走总成14;所述履带行走总成安装在底盘车架11两侧,所述轮履转换支架13安装在底盘车架11前后两端,所述轮式行走总成14安装在轮履转换支架13上;所述轮履转换支架13包括若干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铰接底盘车架11和轮式行走总成14,所述底盘车架11与连接臂之间还铰接有用于控制连接臂旋转角度的起重缸,通过调整起重缸行程,可实现履带走行和轮式走行的转换;所述轮式行走总成14可以采用轮胎用于公路走行,也可以采用钢轮用于铁路走行,可以适应山地、公路、铁路等不同的施工环境。
[0028]如图1、图3所示,所述回转机构2包括回转支承21、回转减速机总成22、回转编码器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履一体式双工作装置多用途工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设有履带行走总成(12)的底盘车架(11),所述底盘车架(11)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轮履转换支架(13)连接有轮式行走总成(14),所述轮履转换支架(13)用于控制履带行走总成(12)接触或脱离地面;所述底盘车架(11)通过回转机构(2)连接回转平台总成(3),所述回转平台总成(3)上安装有主工作装置(4)和副工作装置(5);所述主工作装置(4)包括铰接在回转平台总成(3)上的动臂(41)、与动臂(41)铰接的回转连接架(43)、用于控制回转连接架(43)旋转幅度的动臂油缸(42)、转动连接在回转连接架(43)上的二回转臂(44)、用于控制二回转臂(44)旋转角度的二回转油缸(45)、铰接在二回转臂(44)端部的斗杆(47)、用于控制斗杆(47)旋转幅度的斗杆油缸(46)、铰接在斗杆(47)端部的液压快换(49)以及用于控制液压快换(49)旋转角度的快换调整油缸(48);所述副工作装置(5)包括设在回转平台总成(3)上的立柱(51)、铰接在立柱(51)端部的臂架总成(53)、用于控制臂架总成(53)变幅角度的变幅油缸(52)、设在臂架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万里商晓恒任路遥肖彦峰蔡江哲李玉龙余旋刘振中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