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城市密集区的地铁隧道中间风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71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的地铁隧道中间风井结构,包括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1)、活塞风道和风机;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通过双圆刃脚节及沉井主体结构施工在地铁隧道层(4)与地面间,活塞风道包括上行活塞风道(201)和下行活塞风道(202)并施工在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内,上行活塞风道连通地铁隧道层的上行线路(401)与地面,下行活塞风道连通地铁隧道层的下行线路(402)与地面;风机包括上行风机(301)和下行风机(302),上行风机设在上行活塞风道内,下行风机设在下行活塞风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明挖施工工期长、费用高且占用施工面积大以及沉井法对周边环境扰动大且风井局限于圆形结构的问题。圆形结构的问题。圆形结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城市密集区的地铁隧道中间风井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井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的地铁隧道中间风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人口密度的急剧增加,城市土地资源愈加稀缺。而地铁隧道施工又往往处于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密集区,因此选择盾构法进行地铁隧道施工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地铁隧道一般间隔一段距离就需要建造一个中间风井与地面建立空间联系以满足通风、排线、检修等要求。
[0003]由于城市密集区可供施工的空间狭小,采用明挖法施工地铁隧道中间风井占用施工面积大,无法满足空间要求,且明挖法工期长,费用高;而采用传统沉井法施工地铁隧道中间风井对周边环境的扰动较大;采用VSM工法施工地铁隧道中间风井,中间风井局限于圆形结构,对于需要两侧穿越的风井结构空间利用率较低且不经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的地铁隧道中间风井结构,以解决明挖施工工期长、费用高且占用施工面积大以及沉井法对周边环境扰动大且风井局限于圆形结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的地铁隧道中间风井结构,能解决明挖施工工期长、费用高且占用施工面积大以及沉井法对周边环境扰动大且风井局限于圆形结构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的地铁隧道中间风井结构,包括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活塞风道和风机;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通过双圆刃脚节及沉井主体结构施工在地铁隧道层与地面之间,活塞风道包括上行活塞风道和下行活塞风道,上行活塞风道和下行活塞风道分别施工在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内,且上行活塞风道连通地铁隧道层的上行线路与地面,下行活塞风道连通地铁隧道层的下行线路与地面;风机包括上行风机和下行风机,上行风机设置在上行活塞风道内,下行风机设置在下行活塞风道内。
[0007]所述的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为第一双圆沉井结构,第一双圆沉井结构由两个相交连通的圆形沉井构成;第一双圆沉井结构呈若干层施工在地铁隧道层与地面之间,上行活塞风道和下行活塞风道分别通过各层的风孔布置在第一双圆沉井结构内,且上行风机和下行风机分别设置在第一双圆沉井结构的其中两层内,使上行活塞风道与下行活塞风道交错设置。
[0008]所述的第一双圆沉井结构的顶部两侧均施工有第一活塞风井,使交错设置的上行活塞风道和下行活塞风道的上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活塞风井连通;上行线路远离下行线路的一侧形成有第一活塞风孔,下行线路远离上行线路的一侧形成有第二活塞风孔,使交错设置的上行活塞风道和下行活塞风道的下端分别与第一活塞风孔和第二活塞风孔连通。
[0009]所述的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为第二双圆沉井结构+浅层外挂结构,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由两个相交连通的圆形沉井构成,浅层外挂结构明挖施工在双圆沉井结构的一侧;第二双圆沉井结构呈若干层施工在地铁隧道层与地面之间,浅层外挂结构与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连通;上行活塞风道和下行活塞风道分别通过各层的风孔布置在第二双圆沉井结构内,且上行风机和下行风机分别设置在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其中两层内,使上行活塞风道与下行活塞风道错开设置;
[0010]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两个圆形沉井的中心分别与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的中心对齐。
[0011]所述的浅层外挂结构内施工有第二活塞风井和第三活塞风井;第二活塞风井与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地下一层连通,下行风机设置在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地下一层内,下行线路远离上行线路的一侧形成有第三活塞风孔,下行活塞风道的下端通过第三活塞风孔与下行线路连通,下行活塞风道的上端与第二活塞风井连通;第三活塞风井与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地下二层连通,上行风机设置在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地下二层内,上行线路靠近下行线路的一侧形成有第四活塞风孔,上行活塞风道的下端通过第四活塞风孔与上行线路连通,上行活塞风道的上端与第三活塞风井连通。
[0012]所述的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为第三双圆沉井结构,第三双圆沉井结构由两个相交连通的圆形沉井构成;第三双圆沉井结构呈若干层施工在地铁隧道层与地面之间,上行活塞风道和下行活塞风道分别通过各层的风孔竖向布置在第三双圆沉井结构内,且上行风机和下行风机分别竖向设置在上行活塞风道和下行活塞风道内,使上行活塞风道与下行活塞风道平行设置;
[0013]第三双圆沉井结构的两个圆形沉井的中心分别与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的中心对齐。
[0014]所述的第三双圆沉井结构的顶部两侧分别形成有第四活塞风井和第五活塞风井,下行线路远离上行线路的一侧形成有第五活塞风孔,上行线路远离下行线路的一侧形成有第六活塞风孔,使上行活塞风道竖向位于第三双圆沉井结构的一侧,上行活塞风道的下端通过第六活塞风孔连通上行线路,上行活塞风道的上端通过第四活塞风井连通地面,下行活塞风道竖向位于第三双圆沉井结构的另一侧,下行活塞风道的下端通过第五活塞风孔连通下行线路,下行活塞风道的上端通过第五活塞风井连通地面。
[0015]所述的第四活塞风井和第五活塞风井分别位于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的正上方;或第四活塞风井和第五活塞风井分别通过浅层明挖施工在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的上方外侧。
[0016]所述的双圆刃脚节及沉井主体结构包括第一刃脚节及沉井主体、第二刃脚节及沉井主体、压入设备、挖土设备、十字梁、海鸥块和内部支撑;第一刃脚节及沉井主体和第二刃脚节及沉井主体均为开口圆环形结构,第一刃脚节及沉井主体和第二刃脚节及沉井主体的开口端两侧分别通过海鸥块对称拼接,形成与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相适配的双圆形结构;两块海鸥块之间通过内部支撑支撑连接,若干个压入设备分别间隔布置在双圆形结构的外侧;两个十字梁分别设置在第一刃脚节及沉井主体和第二刃脚节及沉井主体内,两个挖土设备分别设置在两个十字梁的中心。
[0017]所述的两个十字梁的中心分别与第一刃脚节及沉井主体的中心和第二刃脚节及沉井主体的中心对齐,两个十字梁以及第一刃脚节及沉井主体和第二刃脚节及沉井主体均
关于内部支撑对称分布;两个十字梁和内部支撑将双圆形结构内部分隔成八个开挖区域。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通过第一刃脚节及沉井主体和第二刃脚节及沉井主体预制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打破了VSM工法施工风井局限于圆形结构的问题,同时通过十字梁和内部支撑在双圆形结构内形成八个开挖区域,进行分区开挖,最大程度的降低对周边建筑结构和土体的扰动,解决了传统沉井施工对周边环境扰动大的问题,提高施工安全性。
[0020]2、本专利技术由于结合了双圆沉井结构和浅层外挂结构,能极大的减少明挖施工对地面空间的占用,空间利用率高,降低了施工成本,有利于缩短工期,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中间风井能根据不同的隧道结构形式选择双圆沉井结构、以及双圆沉井结构和浅层外挂结构相结合的形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不受施工场地、施工条件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的地铁隧道中间风井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1)、活塞风道和风机;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1)通过双圆刃脚节及沉井主体结构施工在地铁隧道层(4)与地面之间,活塞风道包括上行活塞风道(201)和下行活塞风道(202),上行活塞风道(201)和下行活塞风道(202)分别施工在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1)内,且上行活塞风道(201)连通地铁隧道层(4)的上行线路(401)与地面,下行活塞风道(202)连通地铁隧道层(4)的下行线路(402)与地面;风机包括上行风机(301)和下行风机(302),上行风机(301)设置在上行活塞风道(201)内,下行风机(302)设置在下行活塞风道(2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密集区的地铁隧道中间风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1)为第一双圆沉井结构,第一双圆沉井结构由两个相交连通的圆形沉井构成;第一双圆沉井结构呈若干层施工在地铁隧道层(4)与地面之间,上行活塞风道(201)和下行活塞风道(202)分别通过各层的风孔布置在第一双圆沉井结构内,且上行风机(301)和下行风机(302)分别设置在第一双圆沉井结构的其中两层内,使上行活塞风道(201)与下行活塞风道(202)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密集区的地铁隧道中间风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双圆沉井结构的顶部两侧均施工有第一活塞风井(101),使交错设置的上行活塞风道(201)和下行活塞风道(202)的上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活塞风井(101)连通;上行线路(401)远离下行线路(402)的一侧形成有第一活塞风孔(403),下行线路(402)远离上行线路(40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活塞风孔(404),使交错设置的上行活塞风道(201)和下行活塞风道(202)的下端分别与第一活塞风孔(403)和第二活塞风孔(404)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密集区的地铁隧道中间风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双圆沉井式中间风井(1)为第二双圆沉井结构+浅层外挂结构(102),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由两个相交连通的圆形沉井构成,浅层外挂结构(102)明挖施工在双圆沉井结构的一侧;第二双圆沉井结构呈若干层施工在地铁隧道层(4)与地面之间,浅层外挂结构(102)与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连通;上行活塞风道(201)和下行活塞风道(202)分别通过各层的风孔布置在第二双圆沉井结构内,且上行风机(301)和下行风机(302)分别设置在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其中两层内,使上行活塞风道(201)与下行活塞风道(202)错开设置;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两个圆形沉井的中心分别与上行线路(401)和下行线路(402)的中心对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密集区的地铁隧道中间风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浅层外挂结构(102)内施工有第二活塞风井(103)和第三活塞风井(104);第二活塞风井(103)与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地下一层连通,下行风机(302)设置在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地下一层内,下行线路(402)远离上行线路(401)的一侧形成有第三活塞风孔(405),下行活塞风道(202)的下端通过第三活塞风孔(405)与下行线路(402)连通,下行活塞风道(202)的上端与第二活塞风井(103)连通;第三活塞风井(104)与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地下二层连通,上行风机(301)设置在第二双圆沉井结构的地下二层内,上行线路(401)靠近下行线路(402)的一侧形成有第四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永茂朱雁飞潘伟强赵玉同诸颖张文俊郭彦胡滢之王彦杰熊胜万敏石明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