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行车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38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7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的行车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采集当前车辆前方的路面点云数据、目标车辆数据和目标行人数据,分别判断前方路面是否满足预设的平整条件、当前车辆和目标车辆的第一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距离以及当前车辆与目标行人的第二距离是否小于第二预设距离,若前方路面不满足预设的平整条件,或者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或者第二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则降低当前车辆的车速至目标车速。由此,解决了在夜间行驶或灯光明亮程度较低时,由于对周边的车辆、路段平整度以及行人视线不清晰而造成交通事故等问题,通过检测路面点云、目标车辆和目标行人数据,改变车辆灯光和车速,从而保障了夜间行驶的舒适和安全。夜间行驶的舒适和安全。夜间行驶的舒适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行车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驾驶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行车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占有量逐年上升,因此行车安全问题也成为了社会的焦点。人们在夜间出行或者观光旅游时,由于夜间部分路段灯光昏暗,容易导致驾驶员无法对周边道路突然出现的行人或者车辆做出应急反应,从而易导致交通事故产生。
[0003]相关技术中,驾驶员在夜间行驶时,通常由车机系统利用车辆前置摄像头识别当前车辆前方的目标车辆并感知外界光线,同时提醒驾驶员在前方没有车辆时开启远光灯,在前方存在车辆时开启近光灯。
[0004]然而,针对复杂多变的道路,上述方法只考虑到了夜间行驶时灯光的变换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在夜间行驶时突然出现行人或车辆时的紧急避让方法以及在灯光明亮程度较低,视线不清晰等路况时的解决方法,从而降低用户的驾乘体验,增大行车事故的风险,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行车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在夜间行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行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当前车辆前方的路面点云数据、目标车辆数据和目标行人数据;根据所述路面点云数据判断前方路面是否满足预设的平整条件,并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数据判断所述当前车辆和目标车辆的第一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距离,且根据所述目标行人数据判断所述当前车辆与目标行人的第二距离是否小于第二预设距离;以及若所述前方路面不满足所述预设的平整条件,或者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或者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则降低所述当前车辆的车速至目标车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路面点云数据判断前方路面是否满足预设的平整条件,包括:获取所述前方路面的基准线信息;基于所述基准线信息和所述路面点云数据计算所述前方路面的平整度,并判断所述前方路面的平整度是否小于预设平整度阈值;若所述前方路面的平整度小于所述预设平整度阈值,则判定所述前方路面满足所述预设的平整条件,否则,判定所述前方路面不满足所述预设的平整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前方路面不满足所述预设的平整条件之后,还包括:生成路面不平整预警指令,并基于所述路面不平整预警指令进行预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或者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当前车辆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判断所述光照强度是否小于预设光照强度,并判断所述当前车辆的灯光模式是否为远光灯模式;若所述光照强度小于所述预设光照强度,且所述灯光模式为所述远光灯模式,则将所述灯光模式切换为近光灯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前方路面满足所述预设的平整条件,则控制所述当前车辆的维持当前行驶状态;或者,若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梦钰杨剑锋胡雪雪孙羽李紫微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