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35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包括:电晕仓、开设于所述电晕仓第一侧壁中下部的进料口、开设于所述电晕仓第二侧壁中下部的出料口、沿水平方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内部的换向辊、沿水平方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电晕仓中部的电晕辊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晕仓顶部的滑动机构;其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电晕辊的方向开设于所述电晕仓内顶壁的滑槽、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下部的滑块、沿平行于所述电晕辊方向贯穿于所述滑块的丝杆;通过设置有丝杆与滑块,可以实现对物料薄膜表面电晕位置的调节,对薄膜进行局部电晕,从而局部提高薄膜的表面张力,解决烫金及喷码附着不牢的问题。决烫金及喷码附着不牢的问题。决烫金及喷码附着不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表面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烯烃薄膜(LDPE、HDPE、LLDPE、PP)等属非极性聚合物,其表面自由能小,表面张力较低,普通的油墨或胶黏剂无法附着牢固,必须对其表面处理。常用处理方法为电晕处理,它使材料表面的分子结构重新排列,产生更多极性位置,从而提升材料表面的附着力。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包装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湿巾、棉柔巾、卫生巾等的包装产品,年轻人往往会追求图案精美、有视觉冲击力,因此出现了表面烫金或喷码处理。而电晕处理在一段时间后效果会下降,因此需对烫金或喷码部位的局部进行二次电晕处理。
[0004]但目前的薄膜电晕处理装置都是对薄膜或片材整体电晕或双面电晕,无法对薄膜进行局部电晕。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可以对薄膜进行局部电晕,从而局部提高薄膜的表面张力,解决烫金及喷码附着不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包括:电晕仓、开设于所述电晕仓第一侧壁中下部的进料口、开设于所述电晕仓第二侧壁中下部的出料口、沿水平方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内部的换向辊、沿水平方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电晕仓中部的电晕辊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晕仓顶部的滑动机构;其中
[0008]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电晕辊的方向开设于所述电晕仓内顶壁的滑槽、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下部的滑块、沿平行于所述电晕辊方向贯穿于所述滑块的丝杆、固定地设置于所述丝杆第一端的电机以及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滑块底部的电晕机构;
[0009]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晕机构包括:均匀排列于所述电晕辊顶部的若干电晕片、固定地贯穿于若干所述电晕片中部的电晕杆以及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电晕片顶部的发射架;其中,
[0011]所述发射架的顶部与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晕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电晕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晕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位于所述电晕辊的正上方。
[0014]进一步地,所述换向辊底部和所述电晕辊顶部之间连接有物料薄膜,所述物料薄膜的表面设置有电晕区及非电晕区。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的外部设置有收料机构,所述物料薄膜的输入端与所述收料机构连接,所述电晕机构的外部电连接有电量冲击机及变压器。
[0016]进一步地,所述电晕仓的底部固定地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固定地设置有支撑杆。
[0017]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的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通过设置有丝杆与滑块,可以实现对物料薄膜表面电晕位置的调节,对薄膜进行局部电晕,从而局部提高薄膜的表面张力,解决烫金及喷码附着不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为本技术的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电晕仓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为本技术的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电晕仓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包括:
[0023]支撑杆1;底座2;电晕仓3;进料口4;换向辊5;电机6;物料薄膜7;出料口8;电晕辊9;滑块10;发射架11;电晕片12;电晕杆13;丝杆14;电晕区15;非电晕区16;滑槽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7]实施例1
[0028]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包括:电晕仓3、开设于所述电晕仓3第一侧壁中下部的进料口4、开设于所述电晕仓3第二侧壁中下部的出料口8、沿水平方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进料口4和所述出料口8内部的换向辊5、沿水平方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电晕仓3中部的电晕辊9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晕仓3顶部的滑动机构;其中,
[0029]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电晕辊9的方向开设于所述电晕仓3内顶壁的滑槽17、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17下部的滑块10、沿平行于所述电晕辊9方向贯穿于所述滑块10的丝杆14、固定地设置于所述丝杆14第一端的电机6以及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滑块10底部的电晕机构;
[0030]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0031]请参阅图2

3,所述电晕机构包括:均匀排列于所述电晕辊9顶部的若干电晕片12、固定地贯穿于若干所述电晕片12中部的电晕杆13以及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电晕片12顶部的发射架11;其中,所述发射架11的顶部与所述滑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4的第二端
与所述电晕仓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4与所述滑块10螺纹连接,所述丝杆1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电晕仓3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电晕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位于所述电晕辊9的正上方;所述换向辊5底部和所述电晕辊9顶部之间连接有物料薄膜7,所述物料薄膜7的表面设置有电晕区15及非电晕区16;所述出料口8的外部设置有收料机构,所述物料薄膜7的输入端与所述收料机构连接,所述电晕机构的外部电连接有电量冲击机及变压器;所述电晕仓3的底部固定地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底部四角固定地设置有支撑杆1。
[0032]使用时,操作员手持物料薄膜7的输入端,使得其沿进料口4进入电晕仓3,并经过进料口4内部的换向辊5的底部后改变方向,拉动其向上运动至电晕辊9的顶部,使得其穿过电晕片12与电晕辊9之间的空隙,然后再次改变方向,拉动其向下运动至出料口8内部的换向辊5底部,最后将其与外部的收料机构相连接;此时通过收料机构带动物料薄膜7在电晕仓3内部运动,并启动电量冲击机和变压器使得电流通过发射架11底部的电晕片12对薄膜进行电晕;然后根据物料薄膜7表面电晕区15的位置调节电晕片12的位置,调节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晕仓(3)、开设于所述电晕仓(3)第一侧壁中下部的进料口(4)、开设于所述电晕仓(3)第二侧壁中下部的出料口(8)、沿水平方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进料口(4)和所述出料口(8)内部的换向辊(5)、沿水平方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电晕仓(3)中部的电晕辊(9)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晕仓(3)顶部的滑动机构;其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电晕辊(9)的方向开设于所述电晕仓(3)内顶壁的滑槽(17)、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17)下部的滑块(10)、沿平行于所述电晕辊(9)方向贯穿于所述滑块(10)的丝杆(14)、固定地设置于所述丝杆(14)第一端的电机(6)以及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滑块(10)底部的电晕机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聚烯烃膜局部电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机构包括:均匀排列于所述电晕辊(9)顶部的若干电晕片(12)、固定地贯穿于若干所述电晕片(12)中部的电晕杆(13)以及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电晕片(12)顶部的发射架(11);其中,所述发射架(11)的顶部与所述滑块(10)的底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源伍凤云朱连祥孙亚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携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