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333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供用于一组尼器,该组尼器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外管、一活塞杆及一调整杆,该活塞杆可滑动地插设于该外管,该活塞杆的一端设有一活塞部,该活塞部之内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连通于该活塞部之两侧,该调整杆可移动地设于该活塞杆内,该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另包括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一马达及一连接件,该连接件连接于该调整杆与该马达之间,当马达转动时会带动该调整杆相对该活塞杆移动,以使该调整杆相对该通孔移动以改变该通孔之截面积。调整杆相对该通孔移动以改变该通孔之截面积。调整杆相对该通孔移动以改变该通孔之截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阻尼器
,具体设计一种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避震器为车体所必备之重要装置之一,其主要系用来吸收车体于行进间随着路面颠簸而不断上下震动之冲力,进而使得骑乘者有较舒适之乘坐感。其中,避震器主要系透过内部流体流经活塞之阻尼孔时所产生的阻力,来将冲力转换成热能消耗掉,进而达到缓冲、吸震之目的。然而,现今市面上的避震器其阻尼大小都系固定的,骑乘者并无法随自身喜好习惯立即改变调整阻尼大小,需停下车来藉由手工具转动避震器之调整组件来改变阻尼大小,或是需进维修厂以进行调整,如此使用上非常不便,无法在骑乘中随时根据路况而改变阻尼大小,存在亟待改善之缺弊。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之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以解决上述之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使用者可随时透过电动调整之方式改变阻尼大小,因此无需使用手工具或是进维修厂调整,使用上相当地便利且快速。r/>[000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组尼器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外管、一活塞杆及一调整杆,该活塞杆可滑动地插设于该外管,该活塞杆的一端设有一活塞部,该活塞部之内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连通于该活塞部之两侧,该调整杆可移动地设于该活塞杆内,该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另包括:一驱动装置,包括一马达及一连接件,该连接件连接于该调整杆与该马达之间,当该马达转动时会带动该调整杆相对该活塞杆移动,以使该调整杆相对该通孔移动以改变该通孔之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包括一连接线,该连接线供电性连接于一车体之控制计算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另包括一壳体,该马达设于该壳体内,该壳体之外壁设有一穿孔,该连接线穿设于该穿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一隔板,该马达之外壁面凸设有二翼片,该马达穿设于该隔板且该二翼片组接于该隔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转动套及设于马达的驱动齿轮,该转动套与该驱动齿轮相啮合,该转动套另不可相转动地套接于该连接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非圆形杆体,该转动套设有对应于该连接件之形状的一非圆形孔,该非圆形孔套接于该连接件,该连接件另不可相转动地插设于该调整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用电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家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法斯特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