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座杆升降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自行车
,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座杆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早期因移动速度较缓慢,且要民众自行踩踏才能前进,故不少民众觉得耗时又耗力,导致早期自行车不会是民众移动往来交通工具之首选。但是,近年来随着节能减碳、健身运动之概念兴起后,配合当地政府建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后,自行车已逐渐获得民众之喜爱,尤其是搭乘公共运输的民众欲从车站前往其他邻近地点,大都会选择骑乘自行车。
[0003]然而,目前市面上自行车的升降座杆,基本上都是线控或机械式以手拨的方式来进行座杆的升降调整,此类操作不仅繁杂不便捷,线路的走线配置亦占据了一定空间,常会导致非预期的干涉或拉扯。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之自行车座杆升降系统,以解决上述之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自行车座杆升降系统,透过角度感应组件可以精准地控制电动马达之实际转动角度,而能确实地带动凸轮座精准地转动至不同节点处控制伸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座杆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组件,包含有一外管及一座杆,该外管围构有一内部空间,该座杆可移动地插接于该内部空间;一电动马达,包含有一转动轴及一本体,该转动轴可转动地凸设于该本体,该本体定位于该内部空间;一角度感应组件,包含有一第二控制板及一传感器,该第二控制板分别电性连接该传感器及该电动马达,该传感器包含有一感测部,该感测部套接于该转动轴而成同转动关系;一伸缩总成,包含有一伸缩主体、一控制单元、一凸轮座、一连动机构及一调节阀门,该伸缩主体设于该座杆,该控制单元可伸缩地凸设于该伸缩主体,该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伸缩主体作动,该凸轮座同转动地连接该转动轴,该连动机构设于该凸轮座及该调节阀门之间,该调节阀门可沿该外管之轴向移动地夹设于该凸轮座及该控制单元之间,当该凸轮座转动至一第一位置时,该调节阀门朝向远离该凸轮座之方向移动,以压抵该控制单元朝向缩入该伸缩主体之方向移动,当该凸轮座转动至一第二位置时,该该调节阀门朝向靠近该凸轮座之方向移动,该控制单元朝向凸伸出该伸缩主体之方向移动;及一第一控制板,电性连接该第二控制板;其中,该第一控制板接收控制讯号后发送驱动讯号予该第二控制板,该第二控制板致动该电动马达之转动轴转动,该传感器将该感测部侦测到该转动轴之实际转动角度反馈予该第二控制板,以准确控制该凸轮座转动至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杆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包含有至少一第一顶部、至少一第一底部、至少一第二顶部及至少一第二底部,该至少一第一顶部及该至少一第一底部设于该凸轮座面向该调节阀门之一侧,该至少一第一顶部较该至少一第一底部靠近该调节阀门,该至少一第二顶部及该至少一第二底部设于该调节阀门面向该凸轮座之一侧,该至少一第二顶部较该至少一第二底部靠近该凸轮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座杆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第一顶部之数量为复数个,该至少一第一底部之数量为复数个,复数该第一顶部及复数该第一底部沿该外管之周向呈交替配置;其中,该凸轮座另包含有一板体,该复数第一顶部呈柱状地凸设于该板体,该复数该第一底部定义为该板体之板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座杆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座另包含有复数第一滚体,该复数第一滚体定位于该复数第一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座杆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第二顶部之数量为复数个,该至少一第二底部之数量为复数个,复数该第二顶部及复数该第二底部沿该外管之周向呈交替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家,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法斯特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