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模态汽车四驱传动系统减震器匹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四驱传动系统减震器匹配领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模态汽车四驱传动系统减震器匹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四轮驱动车辆,由于驱动力大,并且传动系统较长,通常会产生扭振以及传动轴共振引起的整车振动和噪声问题,影响驾乘感受。为应对此问题,车辆通常要在后段传动轴和RDU(后桥驱动单元)之间搭载一个减震器用于克服传动系统扭振;同时需要额外在后段传动轴上搭载一个减震器用来克服传动轴弯曲模态。
[0003]现有技术中,缺少对汽车四驱传动系统减震器进行双模态匹配设计的相同或相似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模态汽车四驱传动系统减震器匹配方法,目的是实现单一减震器的模态匹配,避免汽车四驱传动系统的扭振和传动轴弯曲引起振动和噪声。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模态汽车四驱传动系统减震器匹配方法,包括步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模态汽车四驱传动系统减震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识别整车传动系统扭振频率及振动量级;S2、识别后段传动轴弯曲模态频率;S3、识别减震器的平动刚体模态;S4、识别减震器的转动模态;S5、模态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态汽车四驱传动系统减震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使减震器径向平动模态与传动轴弯曲模态一致,使减震器转动模态与传动系统扭振频率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态汽车四驱传动系统减震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用力锤法通过阵型进行确定,测点大于5个,激励力保持在扭振振动峰值水平,拾取1阶弯曲模态对应阵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双模态汽车四驱传动系统减震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整车坐标系下,识别减震器的水平和竖直方向刚体模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模态汽车四驱传动系统减震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减震器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娟,于柱春,杨晋,魏保平,刘焕广,战勇刚,姚黎蛟,强亚芳,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