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侧取式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20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速侧取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上下移动机构、中转连接体、引拔机构、手臂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连接在基座上,所述中转连接体连接在上下移动机构,所述引拔机构连接在中转连接体上,所述手臂机构设置在引拔机构上。本机械手整体设计改变传统设计模式,在基座上先设置上下移动机构,再在上下移动机构上设置引拔机构,再将前后运动的手臂机构设置于引拔机构上。这样的设计,使得机械手结构的稳定性更好,而且速度快负载也较大,实现手臂双截式倍速前后运动,更进一步优化了机械的结构,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侧取式机械手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手
,具体涉及一种高速侧取式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侧取式机械手存在要么速度较快但负载较小,要么负载较大但速度较慢,而且大部分机型结构都是在基座上先设置左右运动的引拔部,再从引拔上设置上下运动的部分,再将前后运动的手臂部置于上下运动部上。现有技术文献,公告号CN109732561A,公开了一种侧取式机械手,该机械手公开了横臂和升降臂,升降臂在横臂上设置的。另一现有技术文献,公告号CN103273630B,公开了该机械手气动式注塑机机械手,包括前后移动机构、左右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机构,机械抓手翻转机构4和夹取塑胶件的机械抓手5是设置在上下移动机构上的。上述技术文献公开的机械手能够满足作业,但是,其技术方案还不够完善。
[0003]针对上述,需要一种全新合理的高速侧取式机械手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实现高速,又负载较重,运行稳定精度高高速侧取式机械手。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高速侧取式机械手,包括基座、上下移动机构、中转连接体、引拔机构、手臂机构;上下移动机构连接在基座上,中转连接体连接在上下移动机构,引拔机构连接在中转连接体上,手臂机构设置在引拔机构上。
[0007]进一步的,高速侧取式机械手还包括上下平衡气缸,上下平衡气缸连接在基座上。
[0008]上下移动机构包括结构梁和上下移动板,结构梁上设置有线轨Ⅰ,上下移动板上设置有滑块Ⅰ,上下移动板通过滑块Ⅰ连接在线轨Ⅰ上。
[0009]中转连接体设置有连接板Ⅰ和连接板Ⅱ,中转连接体通过连接板Ⅰ连接上下移动机构上的上下移动板,中转连接体通过连接板Ⅱ连接引拔机构上的引拔结构梁。
[0010]引拔机构包括引拔结构梁和左右移动板,引拔结构梁上设置线轨Ⅱ,左右移动板上设置有滑块Ⅱ,左右移动板通过滑块Ⅱ连接在线轨Ⅱ上。
[0011]手臂机构包括手臂结构梁,手臂结构梁前、后梁面均设置有线轨Ⅲ,手臂结构梁前梁面设置有手臂固定板,手臂固定板上设置有滑块Ⅲ,手臂固定板通过滑块Ⅲ连接在前梁面线轨上,手臂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体,连接体一侧连接手臂固定板,另一侧连接引拔机构上的左右移动板。
[0012]上下移动机构、引拔机构、手臂机构均独立设置有伺服马达减速机和与伺服马达减速机配合连接的倍速皮带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高速侧取式机械手,包括基座、上下移动机构、中转连接体、引拔机构、
手臂机构;上下移动机构连接在基座上,中转连接体连接在上下移动机构,引拔机构连接在中转连接体上,手臂机构设置在引拔机构上。本机械手整体设计改变传统设计模式,在基座上先设置上下移动机构,再在上下移动机构上设置引拔机构,再将前后运动的手臂机构设置于引拔机构上。这样的设计,使得机械手结构的稳定性更好,而且速度快负载也较大,实现手臂双截式倍速前后运动,更进一步优化了机械的结构,适用范围更广。
[00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所示为本技术高速侧取式机械手的立体图;
[0017]图2所示为本技术上下移动机构2、引拔机构4的立体图;
[0018]图3所示为本技术上下移动机构2、引拔机构4的立体图;
[0019]图4所示为本技术手臂机构5的立体图;
[0020]图5所示为本技术手臂机构5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阅附图1

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速侧取式机械手,包括基座1、上下移动机构2、中转连接体3、引拔机构4、手臂机构5;上下移动机构2连接在基座1上,中转连接体3连接在上下移动机构2,引拔机构3连接在中转连接体3上,手臂机构5设置在引拔机构4上;上下移动机构2、引拔机构4、手臂机构5均独立设置有伺服马达减速机和与伺服马达减速机配合连接的倍速皮带轮。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上下平衡气缸6,上下平衡气缸6连接在基座1上。
[0024]上下移动机构2包括结构梁20和上下移动板21,结构梁20上设置有线轨Ⅰ22,上下移动板21上设置有滑块Ⅰ23,上下移动板21通过滑块Ⅰ23连接在线轨Ⅰ22上。
[0025]中转连接体3设置有连接板Ⅰ30和连接板Ⅱ31,中转连接体3通过连接板Ⅰ30连接上下移动机构2上的上下移动板21,中转连接体3通过连接板Ⅱ31连接引拔机构4上的引拔结构梁40。
[0026]引拔机构4包括引拔结构梁40和左右移动板41,引拔结构梁40上设置线轨Ⅱ42,左右移动板41上设置有滑块Ⅱ43,左右移动板41通过滑块Ⅱ43连接在线轨Ⅱ42上。
[0027]手臂机构5包括手臂结构梁50,手臂结构梁50前、后梁面均设置有线轨Ⅲ51,手臂结构梁50前梁面设置有手臂固定板52,手臂固定板52上设置有滑块Ⅲ53,手臂固定板52通过滑块Ⅲ53连接在前梁面线轨上,手臂固定板52上设置有连接体54,连接体54一侧连接手臂固定板53,另一侧连接引拔机构4上的左右移动板41。手臂结构梁51后梁面设置有手臂滑板55,手臂滑板55上设置有侧姿组56。
[0028]本机械手整体设计改变传统设计模式,在基座1上先设置上下移动机构2,再在上
下移动机构2上设置引拔机构4,再将前后运动的手臂机构5设置于引拔机构4上。这样的设计,使得机械手结构的稳定性更好,而且速度快负载也较大,实现手臂双截式倍速前后运动,更进一步优化了机械的结构,适用范围更广。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侧取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上下移动机构、中转连接体、引拔机构、手臂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连接在基座上,所述中转连接体连接在上下移动机构,所述引拔机构连接在中转连接体上,所述手臂机构设置在引拔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侧取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下平衡气缸,所述上下平衡气缸连接在基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侧取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结构梁和上下移动板,所述结构梁上设置有线轨Ⅰ,所述上下移动板上设置有滑块Ⅰ,所述上下移动板通过滑块Ⅰ连接在线轨Ⅰ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侧取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连接体设置有连接板Ⅰ和连接板Ⅱ,所述中转连接体通过连接板Ⅰ连接上下移动机构上的上下移动板,所述中转连接体通过连接板Ⅱ连接引拔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允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艾尔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