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88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包括挡土墙和第一预应力锚索,挡土墙包括底板、设在底板上的墙面板和设在底板和墙面板之间且间隔设置的若干扶壁;扶壁的一端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预留孔,且相邻两扶壁上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预留孔为一组预留孔组;墙面板内设有与预留孔组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连通通道,连通通道位于对应预留孔组的两个预留孔之间,且分别与对应预留孔组的两个预留孔连通形成锚索通道;第一预应力锚索与锚索通道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预应力锚索一端通过第一锁紧件锁紧,第一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锚索通道后通过第二锁紧件锁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挡土墙满足大体积填土的支护功能及自身的稳定性要求。身的稳定性要求。身的稳定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挡土墙
,尤其涉及一种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挡土墙是一种轻型支挡构筑物,其支挡结构的抗滑、抗倾覆主要取决于墙身自重和墙底板以上填筑土体(包括荷载)的重力效应。目前挡土墙主要有重力式、锚杆式、悬臂式、扶壁式、空箱式和板桩式等形式,由于挡土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其结构厚度减小,自重减轻,钢筋混凝土底板刚度的提高,使得挡土墙立臂高度较高且提高了在地基承载力较低条件下的适应性。但是目前的挡土墙适用于高度较低的边坡,不能用于高填方边坡,不能在符合经济性的条件下满足其安全技术指标。大体积填土采用单一的锚固措施(如第一预应力锚索、格构锚索等)处理时,由于填土与锚固体间的粘结强度较低,达到设计安全标准常需大直径的长第一预应力锚索,施工成本高、施工工艺复杂,且当填土碎块石含量较高时,成孔难度大、预应力易损失。并且若需要堆积大体积的土体,挡土墙的墙体需要加长加高,这样的情况会使得墙体自重较大且开裂失稳会造成较严重的工程事故,墙体容易在水平向或纵向的中部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能使挡土墙满足大体积填土的支护功能及自身的稳定性要求。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包括挡土墙和第一预应力锚索,挡土墙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墙面板和设置于底板和墙面板之间的若干扶壁,若干扶壁间隔设置;<br/>[0006]扶壁远离墙面板的一端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预留孔,且相邻两扶壁上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预留孔为一组预留孔组;
[0007]墙面板内设有若干连通通道,连通通道与预留孔组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通通道位于对应预留孔组的两个预留孔之间,且连通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预留孔组的两个预留孔连通形成锚索通道;
[0008]第一预应力锚索与锚索通道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预应力锚索一端通过第一锁紧件锁紧,第一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锚索通道后通过第二锁紧件锁紧。
[0009]进一步地,若干扶壁中位于最外侧的两扶壁为端扶壁,两端扶壁分别与墙面板的两端平齐,且分别与底板的两端平齐,底板的一端和墙面板的一端之间以及底板的另一端和墙面板的另一端之间分别设有用于将端扶壁所受的土压力卸载的应力传导装置。
[0010]进一步地,应力传导装置包括第二预应力锚索、固定滑轮组件、若干竖直滑轮组件和若干水平滑轮组件,固定滑轮组件位于墙面板的下方并设置在底板上,若干竖直滑轮组件位于固定滑轮组件的上方且设置在墙面板上,若干竖直滑轮组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水平滑轮组件位于固定滑轮组件的一侧且设置在底板上,若干水平滑轮组件沿水平方
向间隔设;
[0011]第二预应力锚索与竖直滑轮组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二预应力锚索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滑轮组件上,第二预应力锚索的第二端依次绕过对应的竖直滑轮组件、若干水平滑轮组件和固定滑轮组件后固定设置,第二预应力锚索与端扶壁接触。
[0012]进一步地,固定滑轮组件、竖直滑轮组件和水平滑轮组件均包括用于安装在墙面板或底板上的钢板和设置在钢板上的滑轮。
[0013]进一步地,锚索通道内设有PVC管,第一预应力锚索穿过对应锚索通道内的PVC管。
[0014]进一步地,扶壁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位于上部部分的预留孔为第一预留孔,位于下部部分的预留孔为第二预留孔,在扶壁上相邻两第二预留孔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两第一预留孔的距离。
[0015]进一步地,第一预应力锚索和第二预应力锚索的外侧涂有防腐涂层。
[0016]进一步地,扶壁呈直角梯形,扶壁的下底边与底板连接,其高边与墙面板连接。
[0017]进一步地,竖直滑轮组件的数量与一扶壁上的预留孔的数量相同。
[0018]进一步地,第二预应力锚索的第二端锚固在动力夹具、地基或支护桩上。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1)在挡土墙内加入了若干第一预应力锚索,使得挡土墙可获得较大的刚度,在填土堆积后,第一预应力锚索可以抵扣大部分土压力,使得原有刚度的挡土墙可容纳的填土体积增加,且可在保持挡土墙的墙体较小厚度的基础上加高加长挡土墙;
[0021](2)在填土的过程中遇到挡土墙的墙体部分位置变形过大的情况时,可迅速对第一预应力锚索的张拉力进行调整,控制挡土墙墙体受到的应力和变形,减少挡土墙墙体开裂破坏或倒塌的风险,能以较低经济成本和空间成本对挡土墙进行加固和挡土墙所受土压力的卸载,延长挡土墙的使用寿命,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
[0022](3)本专利技术力学性能好,安全可靠可应用面较为广泛。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中局部透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中第二预应力锚索固定在动力夹具上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中第二预应力锚索固定在地基上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中第二预应力锚索固定在支护桩上的示意图。
[0028]图中,1

挡土墙,11

底板,12

墙面板,13

扶壁,2

第一预应力锚索,3

锚索通道,31

预留孔,32

连通通道,4

端扶壁,5

应力传导装置,51

第二预应力锚索,52

固定滑轮组件,53

竖直滑轮组件,54

水平滑轮组件,55

钢板,56

滑轮,6

PVC管,7

动力夹具,8

地基,9

支护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和第一预应力锚索,所述挡土墙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墙面板和设置于底板和墙面板之间的若干扶壁,若干所述扶壁间隔设置;所述扶壁远离所述墙面板的一端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预留孔,且相邻两所述扶壁上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预留孔为一组预留孔组;所述墙面板内设有若干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与预留孔组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连通通道位于对应预留孔组的两个预留孔之间,且所述连通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预留孔组的两个预留孔连通形成锚索通道;所述第一预应力锚索与锚索通道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预应力锚索一端通过第一锁紧件锁紧,所述第一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锚索通道后通过第二锁紧件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扶壁中位于最外侧的两所述扶壁为端扶壁,两所述端扶壁分别与所述墙面板的两端平齐,且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两端平齐,所述底板的一端和所述墙面板的一端之间以及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和所述墙面板的另一端之间分别设有用于将所述端扶壁所受的土压力卸载的应力传导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填土用挡土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传导装置包括第二预应力锚索、固定滑轮组件、若干竖直滑轮组件和若干水平滑轮组件,所述固定滑轮组件位于所述墙面板的下方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若干所述竖直滑轮组件位于所述固定滑轮组件的上方且设置在所述墙面板上,若干所述竖直滑轮组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水平滑轮组件位于所述固定滑轮组件的一侧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若干所述水平滑轮组件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羽心梁仕华冯德銮侯振坤肖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