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扰动装配式挡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02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扰动装配式挡土结构,包括双排桩、刚架梁以及挡板,双排桩的顶部通过刚架梁连接构成整体框架,挡板的厚度与双排桩之间的间隙相匹配,挡板设置在双排桩之间且位于刚架梁的下方,挡板沿挡土面的延伸方向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双排桩结合预制挡板形式,双排桩刚度大,抗变形能力强,作为预制挡板的支承,结构体系传力路径清晰,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经济性;2)双排桩可设置于施工空间受限区域的外侧,采用静压装置在空间受限区域施工挡板,在诸如桥下等多种复杂环境中具有适用性;3)可部分使用预制构件,可实现在工厂生产、现场安装施工的模式,达到快速、大规模施工,节省工期和造价。节省工期和造价。节省工期和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扰动装配式挡土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挡土结构
,尤其是一种微扰动装配式挡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挡土结构,是用来支撑、加固填土或边坡土体、防止坍滑以保持其稳定的一种构筑物。随着城市发展与建设,紧靠既有建筑物或用地紧张的支挡结构日益增多,传统的悬臂或扶壁式挡土墙等因施工临时占地面积大、开挖回填工程量大,有效支挡高度较低等原因使其适用性受限;桩板式挡土墙的支挡高度有所提高,但因桩基施工对施工机具、施工空间要求更高,施工工期长、工程造价高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适用性。
[0003]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框架式双排板桩挡土结构,包括多排板桩结构和连系梁,其中,连系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以使得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能够互相支撑多排板桩结构包括沿河岸宽度方向交替设置的连排板桩结构和间隔板桩结构连排板桩结构包括连排板桩和第一冠梁,其中,沿河岸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连排板桩,第一冠梁固定所有连排板桩的桩头间隔板桩结构包括间隔板桩和第二冠梁,其中,沿河岸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间隔板桩,第二冠梁固定所有间隔板桩的桩头。
[0004]然而,上述结构在施工空间受限的条件下,难以实施,同时需进行大范围的挖填土,环境影响大,而且结构是以现浇结构为主,施工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扰动装配式挡土结构,通过双排桩结合预制挡板的装配式结构,可采用静压方式进行施工,具有微扰动、施工快捷和节省施工空间的特点。<br/>[0006]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0007]一种微扰动装配式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排桩、刚架梁以及挡板,所述双排桩的顶部通过所述刚架梁连接构成整体框架,所述挡板的厚度与所述双排桩之间的间隙相匹配,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双排桩之间且位于所述刚架梁的下方,所述挡板沿所述挡土面的延伸方向布置。
[0008]沿所述挡板的板体延伸方向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所述双排桩,各组双排桩之间间隔布置,所述挡板被限位于各组双排桩之间。
[0009]所述双排桩之间设置有沿深度方向叠置的多个挡板。
[0010]位于底部的挡板的底部呈楔形角或锥尖型。
[0011]位于底部的所述挡板的底部焊接有钢刃脚。
[0012]所述双排桩和所述刚架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挡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0013]沿挡土面的延伸方向布置连续的所述挡板,各所述挡板均设置在对应的双排桩之
间。
[0014]所述挡板上预留有贯通的泄水孔。
[0015]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6]1)采用双排桩结合预制挡板形式,双排桩刚度大,抗变形能力强,作为预制挡板的支承,结构体系传力路径清晰,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0017]2)双排桩可设置于施工空间受限区域的外侧,采用静压装置在空间受限区域施工挡板,在诸如桥下等多种复杂环境中具有适用性;
[0018]3)可部分使用预制构件,可实现在工厂生产、现场安装施工的模式,达到快速、大规模施工,节省工期和造价;
[0019]4)施工现场主要进行桩基施工和挡板静压作业,不涉及大量土方开挖回填,对环境影响小,具有微扰动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轴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底部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25]如图1

4 所示,图中标记1

6分别表示为:刚架梁1、千斤顶2、双排桩3、挡板4、挡板5、钢刃脚6。
[0026]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微扰动装配式挡土结构由刚架梁1、双排桩3和挡板4(挡板5)组成。其中,双排桩3沿挡土方向间隔布置有两组,每排桩体之间预留间隙作为后期挡板安装预留竖向槽。双排桩3的顶部通过刚架梁1固结联系,形成稳定框架。
[0027]在双排桩3的预留竖向槽内设置有横向布置的挡板,其中挡板5为底部的第一块挡板,其下方设置楔形角,以便于静压入土中,不同的楔形方向均可使用,也可使用锥尖型;若地层较硬,则可在楔形角底部焊接钢刃脚6,辅助挡板更顺利地静压入土,如图4所示。位于挡板5上方的各其余挡板均为普通矩形的挡板4。挡板5与多块挡板4依次向下静压嵌入土中,形成以两端双排桩3为支承的完整挡土板,实现其支挡功能。
[0028]在本实施例中,挡板4和挡板5的静压施工是通过在刚架梁1的底部设置千斤顶2实现的。具体而言,千斤顶2倒置在挡板安装预留竖向槽的正上方,其可利用双排桩3和刚架梁1作为反力装置,向下静压挡板4(挡板5)。
[0029]本实施例在施工时,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0030]1) 平整场地,明确双排桩3的定位,桩间应预留竖向槽的距离,施工桩基。
[0031]2) 架设模板,施做桩顶刚架梁1,使双排桩3顶部固结形成整体框架。
[0032]3)现场桩基施工和刚架梁施工的同时,可在工厂预制挡板,并养护至设计强度。
[0033]4)双排桩3之间的竖向槽内、刚架梁1底部设倒置千斤顶,竖向槽内先放置设有钢
刃脚6的挡板5,通过千斤顶2的施力将其向下静压进入土层中。在静压过程中,通过对两侧的千斤顶2的顶进行程进行同一控制,确保挡板保持水平静压,同时在一块挡板静压施工完成后,对其顶面进行清理,避免挡板与挡板之间的接触面上存在渣土残留。
[0034]5) 千斤顶2回程后,在挡板5上方放置挡板4,千斤顶2向下直接静压挡板4,使挡板4和挡板5继续向下进入土层中;
[0035]6)千斤顶2回程后,再在挡板4上放置另一块挡板4,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挡板4从下至上布满整个竖向槽,形成两端支承于双排桩3上的完整而连续的挡土板。
[0036]在施工阶段中,双排桩3及刚架梁1在千斤顶2作用下,会承受上拔力,该上拔力可由双排桩3承担,结构设计时需对双排桩3的抗拔承载力进行验算,满足要求即可,保证挡土结构的整体结构稳定。
[0037]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刚架梁1和双排桩3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挡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0038]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沿挡板的板体延伸方向(挡土面的延伸方向)设置有两组双排桩3,但在实际施工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挡土结构的性能,也可设置两组以上的双排桩3,各双排桩3之间均匀间隔布置,使挡板可被限位于各组双排桩之间,提高其支挡效果。
[0039]同样地,本实施例在刚架梁1的下方设置有一台千斤顶2,但当挡板的板体厚度较大时,也可采用沿挡板板体厚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台千斤顶2对挡板进行静压,从而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扰动装配式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排桩、刚架梁以及挡板,所述双排桩的顶部通过所述刚架梁连接构成整体框架,所述挡板的厚度与所述双排桩之间的间隙相匹配,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双排桩之间且位于所述刚架梁的下方,所述挡板沿挡土面的延伸方向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扰动装配式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挡板的板体延伸方向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所述双排桩,各组双排桩之间间隔布置,所述挡板被限位于各组双排桩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扰动装配式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桩之间设置有沿深度方向叠置的多个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生王洪江刘振兴王晓彬唐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