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576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吸尘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吸尘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固定;吸尘机构包括:吸尘器、第一传动机构和吸尘罩体;所述吸尘罩体与所述吸尘器连通,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吸尘罩体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带;在所述吸尘罩体靠近所述传送带的情况下,所述吸尘罩体罩设于所述电池,所述吸尘罩体的内壁与所述电池的壳口存在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满足电池滚槽后的除尘要求。能够满足电池滚槽后的除尘要求。能够满足电池滚槽后的除尘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吸尘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和无记忆效应的特性,又具有安全、可靠且能快速充放电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众多个领域,如便携式电子产品、混合动力汽车和动力汽车等。
[0003]圆柱形钢壳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结构之一为钢壳,钢壳的制造方式一般为先冲裁再镀镍,因此,钢壳在生产过程中,钢壳的内外均会有一些镍粉残留。并且,在钢壳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对钢壳进行多次加工弯折,也会导致镀镍后的钢壳表面产生镍粉脱落,特别是滚槽和封口的工位,脱落后掉在钢壳内部的镍粉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增大,锂离子电池出现自放电会导致电池的存储性能下降、容量降低,自放电严重的会有短路起火的风险。
[0004]目前大多数生产钢壳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厂都会要求在钢壳滚槽后进行钢壳吸尘,清除滚槽后钢壳的内外表面附着的镍粉。
[0005]但由于吸尘装置距离钢壳的距离过远,或吸尘装置的气流路径设计不合理,镍粉清理的效果并不好,且无法全面清除钢壳的内、外壁附着的粉尘,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尘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钢壳滚槽后进行吸尘的吸尘装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缺陷。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尘装置,设置于电池的传送带的上方,包括:固定机构和吸尘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固定;吸尘机构包括:吸尘器、第一传动机构和吸尘罩体;所述吸尘罩体与所述吸尘器连通,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吸尘罩体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带;在所述吸尘罩体靠近所述传送带的情况下,所述吸尘罩体罩设于所述电池,所述吸尘罩体的内壁与所述电池的壳口存在间隙。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装置,所述电池的钢壳的上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吸尘罩体设置有:仿形内腔;在所述吸尘罩体罩设于所述电池的情况下,所述仿形内腔的部分侧壁与所述钢壳的外表面形成第一间隙,所述仿形内腔的另一部分侧壁与所述钢壳的内表面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及所述吸尘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气体通道。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装置,所述吸尘罩体还设置有: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吸尘器连通;在所述吸尘罩体罩设于所述电池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连通口与所述凹槽的槽口相对应。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装置,所述吸尘罩体还设置有:环形气道,所述环形气道绕所述吸尘罩体的中心轴延伸,所述环形气道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连通;在所述吸尘罩体罩设于所述电池的情况下,所述环形气道位于所述凹槽的外侧;所述环形气道的侧壁上
设置有多个所述连通口,多个所述连通口沿所述环形气道的延伸方向排布,所述环形气道通过多个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装置,所述仿形内腔的开口呈上口小、下口大的锥形,所述上口远离所述传送带,所述下口靠近所述传送带;所述锥形的上口的内径大于所述钢壳的外径。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装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及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夹板和/或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能够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对所述电池实现夹紧或放松。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装置,所述第一夹板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的侧壁设有第一仿形槽,所述第二夹板朝向所述第一夹板的侧壁设有第二仿形槽,所述第一仿形槽和所述第二仿形槽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对所述电池夹紧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仿形槽和所述第二仿形槽形成仿形夹爪,所述仿形夹爪与所述电池的外表面抵接。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装置,所述仿形夹爪包括多个,多个所述仿形夹爪沿所述传送带的长度方向排布。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装置,所述吸尘罩体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吸尘罩体与多个所述仿形夹爪一一对应设置。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吸尘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尘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吸尘机构,通过固定机构对传送带上的电池进行固定,通过吸尘机构的吸尘罩体将电池的壳口位置进行完全覆盖,通过吸尘机构的吸尘器的吸附作用,使吸尘罩体内形成负压,由于所述吸尘罩体的内壁与所述电池的壳口存在间隙,外界空气会从吸尘罩体的内壁与电池之间的缝隙吸入,在真空的带动下形成气流吹扫电池内、外的镍粉等粉尘残留,从而满足电池滚槽后的除尘要求。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吸尘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吸尘罩体的正视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吸尘罩体的侧视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10:固定机构;111:第一夹板;112:第二夹板;113:第二传动机构;121:第一传动机构;122:吸尘罩体;1221:第二气体通道;1222:环形气道;1223:连通口;1224:第一气体通
道;1225:仿形内腔;130:电池;131:钢壳;132:凹槽;140: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目前大多数生产钢壳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厂都会要求在钢壳滚槽后进行钢壳吸尘,清除滚槽后钢壳的内外表面附着的镍粉。
[0029]但由于吸尘装置距离钢壳的距离过远,或吸尘装置的气流路径设计不合理,镍粉清理的效果并不好,且无法全面清除钢壳的内、外壁附着的粉尘,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0030]对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尘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用以在电池滚槽后进行吸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钢壳滚槽后进行吸尘的吸尘装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缺陷。
[0031]下面结合图1

图6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吸尘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装置,设置于电池的传送带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固定;吸尘机构,包括:吸尘器、第一传动机构和吸尘罩体;所述吸尘罩体与所述吸尘器连通,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吸尘罩体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带;在所述吸尘罩体靠近所述传送带的情况下,所述吸尘罩体罩设于所述电池,所述吸尘罩体的内壁与所述电池的壳口存在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钢壳的上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吸尘罩体设置有仿形内腔;在所述吸尘罩体罩设于所述电池的情况下,所述仿形内腔的部分侧壁与所述钢壳的外表面形成第一间隙,所述仿形内腔的另一部分侧壁与所述钢壳的内表面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及所述吸尘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气体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罩体还设置有: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吸尘器连通;在所述吸尘罩体罩设于所述电池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连通口与所述凹槽的槽口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罩体还设置有:环形气道,所述环形气道绕所述吸尘罩体的中心轴延伸,所述环形气道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连通;在所述吸尘罩体罩设于所述电池的情况下,所述环形气道位于所述凹槽的外侧;所述环形气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恒高文王阳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