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箱梁芯模防上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575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芯模防上浮装置,包括伸缩支顶装置、压杠、固定销轴、并需在侧模板背肋上打孔承插销轴,所述伸缩支顶装置由精轧螺纹钢、螺母、压杠构成,螺母固定在压杠上,通过旋转精轧螺纹钢以达到伸缩的目的;压杠两端沿上下方向切割方形孔,方孔套住侧模背肋,通过销轴固定。使用时先固定好压杠,再旋紧伸缩支顶装置,牢固固定芯模,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芯模上浮。本装置可以有效防止预制小箱梁芯模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上浮,保证了构件截面尺寸,操作简便,牢固稳定,避免倾斜,伸缩支顶能适应芯模因长期使用导致的变形,减少芯模变形对构件截面尺寸造成的不良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箱梁芯模防上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桥梁施工
,特别是一种预制箱梁芯模防上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桥梁建设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桥梁上部结构预制的质量和速度对桥梁整体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形成了制约。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预制环节的速度,成为桥梁建设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在桥梁用预制箱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模板,如底模、侧模、端模、芯模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类模板的设计和使用得到持续优化,而芯模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易上浮的问题逐渐凸显, 在专利CN201620635407.6一种桥梁预制箱梁钢模板中提到的防芯模上浮压杠采用高度固定的支顶,通过两端的花篮螺栓和钢丝绳调整压杠高度,应用时不稳定、易侧翻,另外芯模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不可避免会出现变形,高度固定的支顶对发生变形的芯模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压杠上的方孔套住侧模背肋并用销轴固定,刚性连接保证了压杠的稳定性;通过可伸缩的支顶提高了该装置对芯模变形后的适应性。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箱梁芯模防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支顶装置和压杠装置,所述伸缩支顶装置包括精轧螺纹钢支顶、螺母,所述精轧螺纹钢支顶为两组,每组由1根立杆和1根横杆焊接成T型,所述螺母的尺寸与精轧螺纹钢支顶相适应,螺母正对焊接在方钢压杠的孔眼上,所述精轧螺纹钢支顶立杆从螺母与方钢压杠孔眼中穿过,下端连接芯模顶面,通过旋转调整支顶的伸出长度;所述压杠装置包括方钢压杠、侧模背肋,所述侧模背肋为侧模本身支撑体系的一部分,所述方钢压杠3两端切割用于侧模背肋穿过的方孔,方孔的大小略大于侧模背肋的截面尺寸,销轴穿过方钢压杠和侧模背肋将两者固定,为防止芯模上浮提供反力。
[0006]所述螺母焊接在方钢压杠上方纵向中轴线上,横向位置对应芯模顶面边缘。
[0007]所述方钢压杠的孔眼大小与精轧螺纹钢支顶直径一致。
[0008]所述方钢压杠两端方孔尺寸比侧模背肋的截面长度大10mm、宽度大5mm。
[0009]所述方钢压杠和侧模背肋侧面打孔用于穿过销轴,孔为椭圆形。
[0010]所述销轴为圆形钢棒,一端缩径便于穿入,另一端钝粗防止脱落。
[0011]本技术通过压杠上的方孔套住侧模背肋并用销轴固定,实现压杠与背肋刚性连接,保证了浇筑混凝土时压杠的稳定性,当芯模产生上浮力时压杠不歪斜;利用可伸缩的支顶提高了该装置对芯模变形后的适应性,当芯模因长期使用而变形时,只需随着变形程度调整精轧螺纹钢的外伸长度,使之顶紧芯模,即可保证芯模在浇筑混凝土时牢固稳定,保
证箱梁顶板、底板的混凝土厚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伸缩支顶位置剖面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与侧模背肋连接的剖面图。
[0015]图中:1、精轧螺纹钢支顶;2、螺母;3、方钢压杠;4、侧模背肋;5、销轴;6、芯模。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预制箱梁芯模防上浮装置,包括伸缩支顶装置和压杠装置,所述伸缩支顶装置包括精轧螺纹钢支顶1、螺母2,所述精轧螺纹钢支顶1为两组,每组由1根立杆和1根横杆焊接成T型,所述螺母2的尺寸与精轧螺纹钢支顶1相适应,螺母2正对焊接在方钢压杠3的孔眼上,所述精轧螺纹钢支顶1立杆从螺母2与方钢压杠3孔眼中穿过,下端连接芯模6顶面,通过旋转调整支顶的伸出长度;所述压杠装置包括方钢压杠3、侧模背肋4,所述侧模背肋4为侧模本身支撑体系的一部分,所述方钢压杠3两端切割用于侧模背肋4穿过的方孔,方孔的大小略大于侧模背肋4的截面尺寸,销轴5穿过方钢压杠3和侧模背肋4将两者固定,为防止芯模上浮提供反力。
[0017]所述螺母2焊接在方钢压杠3上方纵向中轴线上,横向位置对应芯模6顶面边缘。
[0018]所述方钢压杠3的孔眼大小与精轧螺纹钢支顶1直径一致。
[0019]所述方钢压杠3两端方孔尺寸比侧模背肋4的截面长度大10mm、宽度大5mm。
[0020]所述方钢压杠3和侧模背肋4侧面打孔用于穿过销轴5,孔为椭圆形。
[0021]所述销轴5为圆形钢棒,一端缩径便于穿入,另一端钝粗防止脱落。
[0022]本技术使用方法如下:
[0023]预制箱梁芯模、侧模拼装完成、钢筋绑扎完成后,沿箱梁纵向方向每2m左右安装一个防上浮装置,首先将方钢压杠两侧的方形孔套住背肋,插入销轴固定压杠,作业人员握住伸缩支顶上方的横把,旋转支顶使之向下伸长,直至支顶底端与芯模接触。再按此方法安装下一个,如相距2m的位置处在两相邻侧模背肋之间,则调整压杠位置,将其安装在最近的侧模背肋上,保证每节芯模上不少于两个防上浮装置,所有防上浮装置安装完毕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在混凝土初凝前拆除防上浮装置,不得等到混凝土终凝之后再拆除,拆除后留下的孔洞使用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封堵。防上浮装置拆除后清理残留的混凝土,摆放整齐等待下次使用。
[0024]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
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技术的原理,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箱梁芯模防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支顶装置和压杠装置,所述伸缩支顶装置包括精轧螺纹钢支顶(1)、螺母(2),所述精轧螺纹钢支顶(1)为两组,每组由1根立杆和1根横杆焊接成T型,所述螺母(2)的尺寸与精轧螺纹钢支顶(1)相适应,螺母(2)正对焊接在方钢压杠(3)的孔眼上,所述精轧螺纹钢支顶(1)立杆从螺母(2)与方钢压杠(3)孔眼中穿过,下端连接芯模(6)顶面,通过旋转调整支顶的伸出长度;所述压杠装置包括方钢压杠(3)、侧模背肋(4),所述侧模背肋(4)为侧模本身支撑体系的一部分,所述方钢压杠(3)两端切割用于侧模背肋(4)穿过的方孔,方孔的大小略大于侧模背肋(4)的截面尺寸,销轴(5)穿过方钢压杠(3)和侧模背肋(4)将两者固定,为防止芯模上浮提供反力。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薛孝维张军红郭洪亮刘彦金马珂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