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71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散热器,装设在发热组件上,其结构是主要包括一散热体、一风扇组、一底座与一顶座,其中所述的散热体是呈球型,并由复数散热片所组成,且所述的散热体内具有一封罩在其内部的容置空间,用来容置所述的风扇组,又,所述的底座与顶座是设在散热体的上下两端,另外,所述的风扇底部具有一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是与底座相连结,以固定所述的风扇的位置,最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导热块,与发热组件相贴附,如此将发热组件的作用热传导至散热体,且均匀散逸到各散热片上,再通过风扇的吹送,以达到散热需求。(*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球状外观且风扇位于内部的散热器结构。
技术介绍
在追求体积小型化与轻颖化的趋势下,其热量的大幅增加是在所难免,而为了不让热源所产生的温升环境影响电子组件的运作,相对之下散热的需要也与日俱增,因此直接将散热装置组装在发热组件上成了目前最常被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以提高对于发热组件的散热效能。而现有技术最常见的便是风扇,凭借扇叶转动使发热组件周遭的空气产生快速流动,将发热组件所产生的作用热迅速被带离,以达到其散热效果,然而其散热效果却因散热面积仅限于发热组件与风扇的接触面上而导致其散热不佳,使得风扇的散热效能大打折扣。虽然后续的技术手段针对上述的发热组件的散热面积不足加以弥补,是利用复数的散热鳍片或铝挤等具有高导热性质的材质,直接用来贴附在所述的发光组件上,如此以扩充所述的发热组件的散热面积,并有效提升其散热效率,最后再搭配所述的风扇的气冷作用,以完成所述的发热组件的散热作用。然而在上述的技术手段中,虽然利用具有高导热的导热材质来作为扩大散热面积的介质,而有效提升所述的散热效率的需求,但由于受发热组件所设置的空间影响,搭配风扇的散热器结构为了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是包括:    一散热体,是由复数环形散热片所组成,所述的散热体内具有一封罩式容置空间;    一底座,是设在所述的散热体的底部,与散热体相结合,且底座的底部与发热组件相贴附;    一风扇组,是设在所述的散热体的封罩式容置空间内,另所述的风扇组的底部具有一连接座,是与底座相连结并固定所述的风扇组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奕和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