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机构及足式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16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3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机构及足式机器人。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机器人头部连接,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一侧,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连接架,用于与机器人身体连接,第二连接架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一连接架可相对第二连接架转动;首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机体和第一输出端,第一电机机体安装于第二连接部背离第一连接部的一侧,第一输出端设置于第一电机机体上,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连接架通过第一配合组件连接,首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架相对第二连接架转动;其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供机器人的线束走线。通孔用于供机器人的线束走线。通孔用于供机器人的线束走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机构及足式机器人


[0001]本申请涉及机器人的
,特别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及足式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仿生机器人可以包括机器人头部、躯干部和连接机构,连接机构连接于机器人头部和躯干部之间,连接机构可以驱动机器人头部运动,以实现机器人头部与躯干部的相对运动。
[0003]机器人内需要通过线束实现机器人头部与躯干部的通信连接,目前机器人头部与躯干部之间连接的线束设于连接机构外侧,即位于连接机构与罩设在连接机构上的机器人壳体之间。当连接机构发生转动时,易带动位于连接机构外侧的线束同步转动,造成对线束的拉扯。长期的拉扯易导致线束受损,从而影响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机器人工作时减少对线束的拉扯仍是机器人
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机构及足式机器人,通过在连接机构中部开设用于收容线束的空间,可以减少由于连接机构中部分部件的转动而导致的对线束拉扯的情况,提高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机器人的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机器人的机器人身体和机器人头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机器人头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连接架,用于与所述机器人身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架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架转动;首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机体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机体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输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机体上,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架通过第一配合组件连接,所述首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架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架转动;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机器人的线束走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配合组件,所述第一配合组件包括:第一配合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配合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配合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架之间,所述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第一配合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配合件中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第一同步带,绕设于所述第一配合件和所述第二配合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配合组件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侧;第三连接架,包括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连接部一侧,所述第五连接部中开设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用于供所述线束走线;中部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机体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机机体安装于所述第六连接部用于远离所述机器人头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输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机体上,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连接部通过第二配合组件连接,所述中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架相对所述第三连接架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二配合组件,所述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配合组件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配合组件包括:第三配合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配合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四配合件与所述第五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培高松丁云鹏陈相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鹏行智能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